過去10年,中國與拉美關係邁入快速發展新時期
——訪中國駐巴西大使李金章
新華社巴西利亞10月14日電(記者 劉彤)“10年來,中國和世界都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歷史性變化在中拉關係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中國駐巴西大使李金章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10年來,世界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談及這些變化及其深遠影響,李金章説,“9·11”恐怖襲擊、國際金融危機、歐美債務危機、新興市場國家群體崛起、西亞北非局勢動蕩等重大事件頻發,對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形勢影響深遠。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國際關係和國際格局發生冷戰結束以來最重大的結構性變革。
與此同時,中國持續快速發展備受世人矚目。10年間,中國克服了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帶來的諸多挑戰,緊緊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輝煌成就;10年間,中國不斷書寫新的“中國奇跡”,國內生産總值和貿易額均躍居世界第二位,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10年間,中國同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互動日益深入,利益交融更加緊密。
李金章説,中國同世界關係的歷史性變化在中國同拉美關係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過去10年,中拉關係邁入快速發展新時期,呈現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發展的良好態勢。”
李金章説,中拉高層往來更加密切,政治互信日益鞏固。中國已同巴西、墨西哥等5個拉美國家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今年6月,中國和巴西還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作為重要新興力量,中拉雙方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中保持密切合作,就全球治理、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等重大議題開展了良好溝通和協調。
他表示,中拉在金融、資源能源、基礎設施、高科技、農業等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10年上了一個大臺階。2001年以來,中拉貿易額年均增長30%以上,2011年達到2415億美元,中國在拉美非金融類投資存量超過540億美元。中國成為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和主要投資來源國。中國已同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11年,中國同巴西的貿易額達842億美元,超過中國同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國的雙邊貿易額。
此外,中拉人文交流持續擴大、日益豐富,人員往來更加便利、不斷增多。21個拉美國家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拉美國家“中文熱”持續升溫,已經有12個國家共開設了25所孔子學院和10所孔子課堂。今年,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先後訪問拉美,提出了成立中拉合作論壇、未來5年雙方貿易額突破4000億美元等目標,為建設中拉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開啟了新的篇章。
事實證明,中國的發展進步,是世界各國的機遇,而不是挑戰,更不是威脅,將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李金章表示,展望未來,中國的改革與發展、中國同世界的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管國際形勢如何風雲變幻,中國都將同世界各國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開創世界共同發展、持久和平的新局面。
中國外交以人為本
——訪中國駐肯尼亞大使劉光源
新華社內羅畢10月15日電(記者 馬述昆 吳燕妮)“過去10年,在世界和中國都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中國對外交往也隨之經歷巨大變化,在領事保護、公共外交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駐肯尼亞大使劉光源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我國公民遍佈世界各地,維護海外機構和人員的安全與權益已成為新時期中國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談及領事保護,劉光源立刻回憶起中國員工在蘇丹被劫持事件,“事件的成功解決既彰顯了中國外交以人為本的宗旨,也反映出近年來中國外交的新變化”。
今年1月28日,中水電集團公司在蘇丹南科爾多凡州一個公路項目工地遭到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北方局)襲擊,29名中國工人被劫持。事件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要求全力解救被劫持人員。
中國駐肯尼亞使館作為前方緊急處理機制牽頭館,深度參與了接談、接運和接待三環節的行動,最終使中方人員安全獲救。“這是祖國考驗前線外交官的時候,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劉光源説,中國同世界日益緊密的聯絡不僅提升了領事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公共外交在中國外交整體佈局中所佔的位置也越來越重要。“肯尼亞是非洲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內羅畢號稱‘非洲媒體之都’,在肯開展公共外交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劉光源説,近年來,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通過演講、發表文章、接受採訪,舉辦展覽和大型文化活動,開展與智庫學者研討交流,推動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開展公益活動等多種方式宣介中國政策目標、發展狀況和文化傳統。“做好對肯公共外交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不斷努力”。
談及中肯關係,劉光源説,用孟子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形容中國與肯尼亞等非洲國家的關係恰如其分。長期以來,中國和肯尼亞就像親兄弟一樣友愛親近、互相幫助。
“在肯尼亞工作生活兩年,我深切感受到,在中非合作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中肯共同利益越來越廣泛,雙方友誼越來越深厚”。
去年9月,肯尼亞等非洲之角地區發生60年不遇的大旱。中國政府在旱情發生後一個月內兩次宣佈向災區提供緊急糧食和現匯援助,總額共計4.43億元人民幣。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對外提供的最大一筆糧食援助。
在肯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也積極行動,用善款購買了65噸玉米和大豆粉,動用18輛重型卡車和越野車,行程700多公里,運抵肯尼亞災區。“賑災行動不僅充分體現了患難見真情的中肯、中非友誼,更是一次頗具亮點的公共外交行動,展現了中國積極回饋當地社會的美德”。
劉光源説,中肯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中肯友好合作關係將不斷邁向新的更高水平!
中美關係迅速發展的10年——訪駐美國大使張業遂
新華社華盛頓10月14日電 新華社記者 中國駐美國大使張業遂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10年裏,世界和中國都發生了深刻變化。10年來,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的群體性崛起成為影響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中國經濟總量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國共有2000多名維和人員在境外執行任務,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
與此同時,中國還在國際體系變革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中國積極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進程,與國際社會一道努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中國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份額和投票權增加。中國積極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氣候變化談判和全球治理改革等,在許多區域性組織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張業遂説,中美關係的發展變化是中國世界關係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美重新打開交往大門40年來,在中國幾代領導人和美國歷屆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總體保持了穩定發展勢頭。過去10年可以説是中美關係迅速發展的10年。現在,中美關係已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最富活力的雙邊關係之一。這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中美兩國的利益聯絡日益緊密。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達4466億美元,是兩國建交時的182倍。建交之初,中美之間人員往來每年約1萬人。現在,每天有近1萬人、每26分鐘有一架航班往來于兩國之間。目前,中國在美留學生超過16萬人,美國在華留學生已達2.4萬人。
二是中美高層往來和對話磋商頻繁、深入。2003年至今,中美兩國元首共舉行26次會晤。雙方新建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戰略安全對話、亞太事務磋商、中東事務磋商、省州長論壇等多個重要對話機制。雙方各部門、各層級之間的日常交流與溝通更是不計其數。通過這些交往,雙方就廣泛議題保持著深入、坦誠溝通,對加深了解、增進互信、深化合作、管控分歧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中美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著密切溝通與合作。兩國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對話,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進行建設性合作,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作出重要貢獻。兩國在朝核、伊朗核等地區熱點問題以及反恐、防擴散、氣候變化、能源、糧食安全、疾病防控等全球性問題上開展富有成效的協調與合作。
張業遂認為,由於中美社會制度、發展階段、歷史文化傳統不同,兩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關鍵是要正確看待和妥善處理。中美之間的矛盾和分歧,有些是因為政治偏見所致,有些由於相互缺乏了解造成,有些是兩國建交以來一直存在的老問題,有些是隨著兩國關係快速發展而出現的新問題。
張業遂説,確保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關鍵是要相互尊重、平等互諒,特別是尊重和照顧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雙方應堅持通過對話磋商,增進理解,積累共識,避免誤解和誤判。對於兩國的經貿摩擦,應本著開放精神和互利原則,通過平等協商妥善處理。
展望中美關係的發展前景,張業遂表示,胡錦濤主席去年初訪問美國期間,同奧巴馬總統就中美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達成重要共識,為中美關係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全球化時代,在中美兩國利益聯絡日益緊密的背景下,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需要新視角、新思維。中美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合作是中美關係的主流。中美關係不是、也不應該成為“零和遊戲”。
張業遂説:“我相信,只要雙方堅定致力於相互尊重、增進互信、拓展合作、妥處分歧,中美兩國完全可以打破歷史上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必然走向對抗的所謂‘定律’,走出一條和平相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之路。”
中國外交不斷充實發展完善 贏得世界的尊重與讚譽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新華社記者) 新世紀的最初十年尚未遠去,國際形勢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恐怖襲擊、金融風暴、區域動蕩、發展難題……構成了一個和平與動蕩並存,機遇與挑戰同在的世界。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
作為國力日益增強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奔走于熱點地區,活躍于多邊場合,謀合作、求發展、促改革,向世界展示了一個積極、建設性、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實踐證明,中國已成為國際體系的積極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
經濟實力的上升,對國際事務的參與日深,並沒有改變中國對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堅守。中國謀求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詳細閱讀
2012年的中國與世界(政治篇):直面挑戰 共同前行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新華社記者
2011年,面對複雜而動蕩的國際形勢,中國妥善應對,開拓進取,保持了國家穩定,實現了經濟較快發展,同時使自身的國際地位繼續提高。
2012年,國際形勢在過去一年的基礎上將如何演進?中國的發展將面臨哪些挑戰,又有什麼機遇?中國該如何與世界實現良性互動?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