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新華社記者
馬克思説,一切都取決於它所處的歷史環境。
2002-2012,在歷史的標尺上,中國發生了怎樣的國情演進?
這是一個巨變的十年--
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城鎮化率過半、覆蓋13億人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中國已站上一個新的歷史起點。
巨變的背後是未變的國情--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依舊在世界百名左右、城鄉鴻溝仍存、資源環境壓力猶在……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大與小、快與慢、強與弱、富與窮--仿佛一枚硬幣的兩面,這就是真實的中國。
十年很長,但也很短。經濟社會在變,中國的基本國情沒變;形勢環境在變,中國共産黨人肩負的使命沒變。
立足國情是肩負使命的前提,中國在實現快速崛起的同時,基本國情尚未改變
2009年4月的一個下午,在美國打拼了9年的湯曉東收拾好東西,離開了他在華爾街的辦公室。
那是金融海嘯肆虐的一年,全球經濟以負1.1%的增長黯然落幕,亟待重拾信心與希望。
也正是這一年,中國經濟以9.2%的增長領跑世界,中國像一個巨大磁場吸引著全球目光。
告別了華爾街,摯愛金融的湯曉東,將人生的下一站鎖定在--北京金融街。
在金融監管部門謀就新職的湯曉東,真切感受著這片富有活力的土壤:這裡已從十年前的1平方公里擴大了兩倍多,匯聚的金融機構從400多家增至1100多家,涌動著中國50%左右的金融資産……
金融街的蛻變,映射著十年來中國快速崛起的軌跡:
--經濟年均增速10.7%;
--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躍居第二;
--外匯儲備連續七年全球第一;
……
十年間,中國在悄然改變世界經濟版圖;十年間,中國共産黨人在奮力推進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歷史是多維的交錯,時代巨變中亦有未變。
“一個很大的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小數目;一個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成很大的問題。”這道簡單的乘除法,生動而真實地彰顯出中國國情的複雜。
儘管中國綜合實力有了很大提升,但仍是先進落後並存,新舊矛盾交織。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這是來自中國學者的聲音--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指出,十年來,中國發達的現象和範圍迅速擴大,不發達的現象與範圍也迅速擴大。
這是來自大洋彼岸的評價--
美國《紐約時報》曾説,中國雖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收入更接近阿爾及利亞、薩爾瓦多和阿爾巴尼亞等窮國。
國情既是經濟總量的波瀾壯闊,也是“家裏那點事”的細緻入微。
鍋爐工崔佔祥在北京打工十多年了,談起北京,這位略顯木訥的農民工只是憨憨地説:“哪哪兒都好!”
但誰曾想到,就在崔佔祥的老家--與北京市邊界僅一山之隔的河北省赤城縣艾河灘村--村民們仍在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中與“貧困”搏鬥、與命運抗爭。
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繁華的北京周邊,仍然環繞著河北省25個國家和省級扶貧縣,235.9萬農民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下。
我們同時不能忘記,整個中國,仍有2000多萬人等待脫貧,若按聯合國提出的人均每天1美元的標準,還有1億人沒有達標。
當人們用雙腳丈量中國的每一寸土地時會發現:
上海黃浦江有著璀璨迷人的夜景,但貴州的很多農村仍沒有路燈“點亮”黑夜;
青島膠州灣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但怒江兩岸還有孩子要通過溜索往返上學;
江蘇華西村擁有整齊明亮的別墅洋房,但“三西”地區仍隨處可見低矮的土坯房;
……
這就是中國,地球上發達與不發達的反差極大的兩極圖景在這片土地上同時可以看到。
這裡的地勢從海平面到海拔8000多米有著三大臺階的跨越,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中平原只佔1/3,其他的丘陵和山區溝壑縱橫、山勢陡峭,自古地質災害多發;
這裡的石油人均可採儲量僅為世界的7%;45種礦産資源人均佔有量不到世界的50%;淡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只有世界的1/4,是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
……
這裡的自然資源承載力僅能滿足9.5億人,如今生息于斯者達13億之眾。
如果説自然稟賦是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內外環境的改變又進一步影響著現實的國情。
步入21世紀,中國越發呈現出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等多種形態複雜共存相互交織的狀態;在向中等收入國家邁進中問題增多、困難增大;隨著與世界的深度融合,摩擦和矛盾也在加劇……
一個在城里長大的孩子結束了在農民工子弟學校的體驗後問:“這些同學的父母跑這麼遠來城裏幹嗎?他們為什麼不能和我們一起上學?”
當父親的為之語塞,講了半天,孩子卻似懂非懂。
是的,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中國,很多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並不好回答。
從一定意義上説,國情就是一種命運,而改變這一命運,就成為執政者的使命。
國情決定方略,方略明確使命,中國步入科學發展的新空間
“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曾幾何時,這一質疑成為不少人心頭的巨大問號。
佔世界近1/5人口的中國,卻僅擁有世界不足10%的耕地。當很多發達國家已進入後工業、信息化時代,中國仍然離不開“農”字當頭,“民以食為天”始終不能放鬆。
金秋十月,玉米豐收時節。走在老家山東萊州的試驗田裏,“玉米大王”李登海喜上眉梢:如今畝産量達1402.86公斤,再創世界夏玉米産量最高紀錄。
“中國人的飯碗不能端在別人手裏。”十多年來,李登海不斷創新推廣“超級玉米”品種,讓每畝産量增産100多公斤。
2005年4月,加拿大“藍色夢想號”貨輪將4.3萬噸小麥運抵深圳赤灣港,世界糧食計劃署對中國長達26年的無償援助畫上句號。
十年來,中國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取消千年農業稅、增加農業補貼、推動科技創新……實現了糧食生産“九連增”。
這就是今天中國的答案。
但這絕非一次性回答,畢竟我們還遠非農業強國。
農業發展如此,經濟社會發展亦如此。聚精會神搞建設無疑是改變中國國情的重要途徑,一心一意謀發展無疑是時代賦予當今中國最重要的使命。
十年來,中國的發展方式正在顯著改變。
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遺址,至今仍在升騰煤矸石自燃的縷縷白煙,仿佛是一個歷史老人在無聲訴説著曾經的興衰--
十年前,開採近半個世紀的阜新煤礦進入枯竭期,整個城市也陷入了“恐慌”:2000年全市經濟增速僅為0.2%,37萬産業工人中下崗者就達13萬。
資源相對不足、環境容量有限,成為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的新特徵。阜新的遭遇折射出中國面臨的制約困境:
“地大物博”曾是古老中國的自豪宣言,但如今的中國,隨著人口增加,已經變成“地大物薄”,發展也是“左右為難”:一方面經濟高速發展,另一方面資源耗費巨大,沉重的環境代價如影隨形。
國情在變化,認識在深化。
基於對發展特徵和時代方位的科學判斷,2003年,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樹立和落實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從此,“科學”成為發展這面大旗上鮮明的注解。從“快字當頭”轉為“又好又快”,中國共産黨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治國方略發生了深刻變化。
十年後,阜新在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煥發出勃勃生機:第二産業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煤炭比重卻降低近17個百分點;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由144天增至337天,煤矸石堆積而成的山頭披上了綠裝……
治國方略的轉變,成為改變國情的歷史契機,也成為使命必達的不二選擇。
從“十一五”首設節能約束性指標到清理整頓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從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態工程到出臺1700億元節能減排計劃……2005年以來,中國單位GDP能耗下降2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
昔日的“黑色發展”之路正在遠去,中國正走上“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綠色發展”之路。“綠色發展”已經納入“十二五”規劃,一個整體的綠色生態輪廓正在形成。
治國方略的轉變,使傳統增長方式有了新轉變,拓展了發展的新空間。
像寧夏石嘴山眾多涉煤企業一樣,2003年才建廠的常能達焦化公司很快嘗到了“來錢容易”的甜頭。不過好日子沒幾年,國際金融危機又令煉焦行業陷入銷路困境。
困則思變。2010年,常能達公司開始敏銳地將目光鎖定開設片鹼、碳纖維環保材料生産線。“一年生産30萬噸焦炭,産值不過4億元;而生産500噸碳纖維,産值就達2億元,關鍵是銷路好,污染少。”公司總經理耿吉祥真切體會著轉型的好處。
治國方略的轉變,使民生得以優先,使百姓分享到更多發展的成果。
2011年的春天,湖北襄陽江垱村72歲的村民孫家英記憶猶新。因胃出血,她住了8天醫院,花費了3000多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但讓孫家英驚喜的是,憑藉一張小小的新農合醫療卡,就省去2400多元。
民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要義。
這是一個不斷破解世界性難題的十年:2008年,全面實行城鄉免費義務教育;2011年,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2012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
這是一個不斷推動國情演變的十年:從大幅提高扶貧標準到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從城鄉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到公民通過網絡和媒體表達利益訴求,從博物館、美術館免費開放到推動文化産業從小到大……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走向協調發展的軌道。
科學發展觀是把脈國情的治國方略,是順應國情變化的治國之策。
科學發展觀的樹立,讓肩負著一項項使命的中國有了一條寬闊的道路;
科學發展觀的指引,讓壓縮時空的十年為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情召喚使命,使命昭示未來,面向新的征程中國揚帆再起航
美國西雅圖,波音公司的一間陳列室裏,一排排逼真的小飛機模型整齊擺放,包裝盒上用英文清晰地印著“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
這間陳列室一墻之外的露天平臺上,駐停著真正代表世界頂尖技術水平的“夢想飛機”--波音787……
“我們用一億個飛機模型,仍換不回來一架波音787。”中國商飛公司一位設計師的感觸沉重而深刻,“目前全球上空飛行的2萬多架噴氣式客機,還沒有一架是中國産品。”
成就巨大,差距同樣巨大--這就是全球視野下的真實中國。
“差距是國情,但差距也意味著潛力。中國國情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我們已在快速縮短著與一流發達國家的距離。”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如此評點。
清醒認識國情更能深刻領悟使命。
“中國現狀,在一定程度上與19世紀末的英國和20世紀初的美國情況類似,總體還處於經濟崛起過程中的較早階段,完全成為世界經濟強國還需要幾十年的奮鬥,這也與我們黨謀劃的使命藍圖相吻合。”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説。
通向未來的路線圖上,路標鮮明清晰:2015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會;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三大臺階,層層遞進,令人振奮;
全面小康,民族復興,夙願美好。
使命氣勢恢宏又不失精密有序。
“今後五至十年,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走戰略目標的承上啟下階段,關係到能否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關係到能否順利實現民族復興。”胡鞍鋼解析説。
了解中國,猶如讀一部“天書”。從歷史發展的長軸上看,中國“未富先大”,且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和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這在世界歷史上還沒有先例,其本質就是一個發展中大國所必須要解決的大國崛起的戰略問題。
國情召喚使命,使命引領未來。國情漸變的過程,正是踐行使命的階段。
對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這十年,經濟規模等總量指標可以説是提前完成,而服務業比重等結構性指標還有差距,縮小城鄉、區域差距等任務還很艱巨。
“國情質變,使命完成。雖然目前中國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但中國正經歷著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重大過程。這其中,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抓住契機,推動諸如民生等某些領域由漸變實現轉變,最終實現質變。”胡鞍鋼説。
十年奮鬥不尋常,而今邁步從頭越。未來五年、十年,乃至更長的一段時期,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
這是飽含機遇的新征程--
放眼全球,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沒有變,各國在積聚實力謀求新一輪發展;綜觀國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基礎雄厚,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將繼續提供強大動力……中國完全有條件再上新臺階。
經濟學家劉樹成詮釋:“工業化尚處中期、城鎮化剛剛過半、信息化正全面到來……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期,仍然是我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這是充滿挑戰的新征程--
後金融危機時代,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周邊亦存在不安定因素。環顧國內,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不少民生難題有待進一步破解……前行之途依然艱辛。
“以人口為例,相比十年前,中國80歲以上老人如今翻了一番,65歲以上老人突破1.2億,老齡化社會正加速到來,人口紅利在減少,中國將面臨更大考驗。”姚景源説。
歷史是跌宕起伏、蜿蜒曲折的漫長故事,變與不變中演繹著中國獨特國情。
使命是對未來的鄭重承諾,也是對歷史的尺牘描述。
立足國情,完成使命,需要堅持科學發展--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黨中央十年來治國理政所獲得的寶貴經驗與啟示。科學發展觀是否落到實處,不僅事關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也是檢驗我們黨執政能力的一塊“試金石”。
立足國情,完成使命,需要深化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令中國巨變的強大動力。如今,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打破利益壟斷,推進結構調整,破除束縛經濟活力的體制障礙需要以極大的勇氣攻堅克難。
立足國情,完成使命,需要繼續改善民生--
為百姓謀幸福,始終是中國共産黨人不變的使命。順應13億人的美好期待,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讓更多人分享改革和發展成果,這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的重中之重。
崢嶸頭角滄波裏,不得風雲志不休。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中國揚帆再起航!(記者 張宿堂、張旭東、何雨欣、何宗渝、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