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珠海11月13日電(記者王攀 馮璐)在13日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即將於明年登陸月球的“嫦娥三號”以實物模型方式,向世界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據研發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介紹,“嫦娥三號”屬於探月工程中的二期成果,預計于2013年擇機發射。屆時,我國航天器將首次實現在地外天體的軟著陸和巡視。
現場看來,有著四條腿和六個輪子的“嫦娥三號”是一個巡視器和著陸器組成的合成體。據參展人員介紹,“嫦娥三號”本身帶有敏感探測功能,將自動避開月面障礙,通過懸停實現軟著陸,而我國此前的航天器則是通過硬框殼保護裝置,沒有緩衝設計,只能硬著陸。
據介紹,巡視器則位於著陸器頂端,在巡視器的桅桿上有兩對相機和一根定向天線,下面的白色機械臂則用於對月表成分進行探測。當著陸器在月面落地時,將放開自帶滑梯,巡視器由此釋放並行進,開始自行工作。
“探月工程可以簡單歸類為‘繞’‘落’‘回’三項內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副部長李東説,我國已經通過“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實現了對月球進行環繞探測,並形成月球的全像圖片,“嫦娥三號”探測器則將在月面行走和“生存”,還要把月面圖像及地質地貌情況,通過遙感器發回到地面。
有關專家表示,“嫦娥三號”是我國高科技領域一個共同協作的集成性工作成果,也是對我國深空探測網、火箭發射、地面應用系統等技術的綜合考驗,可以説是一個集智攻關。
據介紹,在“嫦娥三號”完成“落月”目標後,將是更加艱巨的探月三期工程。我國下一步將研製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軌道器,突破月面採樣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高速再入返回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實現我國航天器從地外天體採集樣品並返回地球。
“‘嫦娥三號’將是我國宇航領域向深空探測領域探索和積極發展的重要一步,具有深遠的意義。”李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