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視點:白酒産能擴張超速 誰製造了“酒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22日 16時44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 房産商星河灣將出産白酒“星河灣老原酒”;高科技企業聯想集團4億元報價全資收購孔府家酒;全球酒業巨頭帝亞吉歐收購水井坊……

    資本“聞香而來”,“外行”造酒一擁而上。看似火熱的白酒市場背後,折射的卻是國內白酒産能急劇擴張隱藏的危機。

    提前四年實現“規劃” 産能擴張超速明顯

    按照《中國釀酒産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國白酒總産量將達到960萬千升,但僅2011年一年,白酒産量就已“達標”,還超出60多萬千升。

    就是在業內普遍認為受到“三公消費”限制等政策性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份全國白酒産量已達610.53萬千升,同比增長19.63%,增速遠超釀酒規劃提出的年均1.5%的水平。

    “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但很多酒廠動不動就要擴10萬噸産能,這麼多酒最後賣給誰?”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發出疑問。

    “外行造酒”動力何來?近期發佈的三季報顯示,國內白酒上市企業的利潤普遍出現50%以上的增幅。在製造業不景氣、不少企業利潤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這份驕人業績引得大批資本“聞香而來”。

    投中集團統計顯示,從2008年到2011年,我國白酒企業獲得的風險投資逐年增加,公開披露的融資規模超過40億元。多數新進入者屬於業外資本。部分資本追求短平快的收益,與白酒需要厚重歷史底蘊和長時間釀造的行業特性形成反差。

    “一線酒企大舉擴張産能,行業外資本跨行業進行兼併重組,刺激了中小酒企擴張産能的衝動。”清華大學新産業與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凱昭認為,在經濟結構轉型特別是消費能力上升之後,白酒行業産能擴張成為這個經濟階段的代表性事件之一。

    知名酒類分析師施劍剛分析,當前國內白酒業産能過剩問題突出表現在:普遍追求銷售量;傳統釀酒擴充的産能都是用以製造中低檔酒的新工藝産能,不適銷對路;原先依靠外購基酒的酒廠開始自己釀造和擴充優質基酒産能,導致其他基酒企業的産能出現過剩。

    河南省酒業協會專家張成貴指出,白酒業“虛火”氾濫,還體現在全國各地酒企的産能擴建熱、兼併熱上。“用地動輒百十畝、甚至上千畝的酒企擴建隨處可見。”

    惡炒概念華而不實 白酒行業“燒得不輕”

    伴隨著産能過剩,白酒市場上近幾年價格惡炒、瘋狂囤積、廣告轟炸等亂象迭出,行業開始“持續高燒”。

    白酒行業的強勁勢頭在今年央視廣告招標會上也得到驗證,眾多酒企“一擲千金”,暴砸5億多元衝擊新標王,不少資金雄厚大型酒企可謂是“燒錢買面子”。

    業內人士分析,由於行業形勢浮華,加之大批資本進入後有業績壓力,部分白酒企業也變得浮躁起來,突出表現在層出不窮的概念炒作上。有些企業建立時間並不長,卻推出了比自己年齡還長的“年份酒”。有些企業大肆推廣“原漿酒”的概念,事實上採取食用酒精勾兌的方法,且用而不宣。

    此前不久,圍繞“國酒茅臺”的爭議甚囂塵上。而國內白酒中,取名國窖、國臺、國醬、國井等爭傍“國”字號的屢見不鮮。

    目前A股的前兩大高價股均為白酒企業,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股份的總市值均超過千億元,壓倒長江電力、寶鋼股份這樣的大盤藍籌。“美國佔據市值榜前列的都是高科技企業,在我國白酒擁有這樣的地位令人稱奇。難道喝酒能夠強國嗎?”一位投資人士説。

    專家提醒,投資一擁而上,必然會導致生産分散、質量難以監控的風險。不用説一些小作坊資金和技術不足,産品質量難以完全達標,即使是一些大酒廠,在銷量猛增的同時,也遇到基酒不足的問題,不得不外購散酒加以解決。

    上海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汪亮就説,白酒釀製工藝是一個傳統行業,工藝上創新比較難,注重質量自控是“命門”。如果這個底線都守不住,行業堪憂。

    當年的廣告標王秦池兵敗如山倒,就是由於快速擴張引發質量失控所致。在食品質量被高度關注的今天,一旦發生類似秦池的事件,負面衝擊不言而喻。

    價格虛高存隱憂 行業發展待規範

    資本瘋狂涌入、白酒産能盲目擴張、市場怪象叢生,動力無非是利益的誘惑,其直接表徵便是價格虛高,呈現泡沫化。

    今年前三季度,14家白酒上市公司凈利潤總和297.6億元,同比增長88.65%。其中,茅臺、五糧液兩家的凈利潤超過了上海、深圳兩大股市43家家電企業凈利潤的總和。“國內白酒業普遍利潤很高,除了擴産,主要靠拉高售價。”一位證券分析師説。

    “正因為茅臺去年瘋漲到2000多元,吸引了大量資本涌入囤酒、炒酒乃至收購酒廠,實際上只要市場需求放緩,大量泡沫就會破滅。”業內專家擔心,虛高酒價可能引發行業惡性循環。

    酒價有多離譜?一般一斤白酒需要三斤糧食釀造,高檔白酒需要五六斤,此外就是包裝、稅收等費用,“有些高檔酒的成本也就百元左右,但市場上動輒上千元,消費者喝下去的就是附加值。”業內人士説。

    “酒價虛高已經不是秘密。”施劍剛説,由於國內白酒産地、年份認定標準實際上非常模糊,根本不可能像國外那樣有嚴格的認定標準和價值評判體系,幾乎都是自行定價,隨意性強。

    投機者的囤積也是酒價虛高的助推劑。由於近年來白酒價格扶搖直上,購買名酒當做投資品的現象屢見不鮮。

    一些地方政府追求財稅也是催漲白酒産能的一大“推手”。酒廠多是地方利稅大戶,最近好多地方都搞起了白酒工業園。

    新食品産業研究院研究員謝驥指出,從我國現階段的居民收入看,白酒市場最能被接受的價格在300元左右,而很多酒廠大力推廣800元以上的高端酒,顯然已經錯位。

    汪亮認為,白酒業産能過剩,關鍵要讓白酒的價格回歸合理,讓酒企能專心在質量自控上下功夫。“很多國家對生産和流通環節都有《反暴利法》,對商品的毛利率、凈利率、成本核算進行嚴格的規定,進而影響到整個行業定價機制的建立。白酒行業也應有章可循,避免市場失序行為。”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有關專家説,由於酒業競爭加劇、三公經費嚴控等因素,國內白酒價格下行壓力加大,新一輪白酒業洗牌難以避免,或許價格泡沫被擠出後,中國白酒業將迎來理性發展。(記者陸文軍、何欣榮、楊毅沉、周琳)

 
 
 相關鏈結
· 新華視點:異地高考“開閘” 釋放何種信號?
· 新華視點:十八大代表探討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 新華視點:回應人民新期待—中共十八大熱點前瞻
· 新華視點:治堵限令頻“加碼” 緩堵還是添堵
· 新華視點:聚焦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劉洋
· 新華視點:公民個人信息安全保障問題追蹤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