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第29次南極考察在多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08日 15時2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雪龍”號4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 徐硙)冰雪南極是各國科學家夢寐以求的殿堂,極端氣候和特殊環境為諸多學科研究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去年11月至今年4月,中國第29次南極科學考察在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成果一:冰穹A成功試鑽深冰芯第一鑽

    冰芯像化石一樣,保存著遠古氣溫、降水、大氣等環境的信息,深冰芯鑽探是南極科研發展的必由之路。此次考察中,中國科學家在氣候最惡劣的南極冰穹A地區使用深冰芯鑽機系統,成功鑽取長達3.83米的冰芯,實現深冰芯科學鑽探零的突破,這標誌著中國具備了開展深冰芯科學鑽探的能力。

    中國計劃經過4年時間,鑽取超過3000米的深冰芯,以獲得100萬年以上時間尺度的地球氣候與環境變化信息。

    成果二:AST3望遠鏡獲取首批數據

    南極冰穹A是地球上絕佳的天文臺址。中國自主研製的AST3南極巡天望遠鏡就架設在冰穹A地區,也是目前在南極運行的最大口徑光學巡天望遠鏡。此次科考期間,研究人員首次獲取了去年3月15日至5月8日的全部觀測數據——共約2萬幅圖像。AST3初步奠定了中國在南極開展宇宙學和太陽系外行星等研究的基礎。

    成果三:深冰探測取得重要發現

    在此次科考中,考察隊對崑崙站核心區域和斷面關鍵區域開展了冰雷達強化探測,獲得了迄今世界上分辨率最大的三維深冰結構和冰下地形數據,找到了冰蓋由底部快速“生長”的三維雷達圖像證據,為冰蓋穩定性與海平面變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

    同時,中國成功運用國內自主研發的深部雷達系統和FMCW淺部高分辨率冰雷達等核心設備對冰蓋進行探測。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該技術的國家。

    成果四:普裏茲灣及鄰近海域調研創多項紀錄

    中山站所在的普裏茲灣海域是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和印度等國家在極地資源環境調查研究競逐的舞臺,各國在該區域建立的用於分析南極東部環境氣候變化歷史及油氣資源潛力的深海鑽孔已達8個。

    此次考察期間,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普裏茲灣系統開展物理海洋、生化、地質和地球物理綜合調查研究,並首次完成了地質柱狀取樣、海底熱流測量、三分量地磁測量和淺層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調查,物理海洋、生化和地質綜合取樣站位覆蓋面積超過16萬平方公里,地球物理測線覆蓋面積超過2.5萬平方公里,創歷次南極科考隊新紀錄。這些將為該海區的環境氣候綜合評價及油氣、天然氣水化合物、生物等資源潛力評估提供基礎資料。

    成果五:完成有史以來環境信息最全面的大洋綜合斷面調查

    南極大陸被浩瀚的南大洋所環繞,考察隊此次在東經73度斷面上實施了物理海洋、地質、地球物理、化學和生物聯合調查,從水體、海底表層、淺層和中深層全面反映海洋環境變化的歷史及趨勢。

    初步探測顯示,海洋最大的環流體系——繞極流的水體在變暖,同時位置向高緯度偏移,使南極冰水間的相互作用加速,這些都為了解東南極冰川消長歷史及與全球氣候變化的關係、分析生物及油氣資源潛力分佈狀況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持。

    成果六:“極地漫遊者”機器人在南極走出第一步

    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台風能驅動機器人——“極地漫遊者”在南極中山站附近冰蓋上“走”出了第一步。

    “極地漫遊者”可在風能發電驅動下實現不間斷晝夜行走,可以跨越半米以上高度的障礙物,並在冰蓋複雜地形下進行多傳感器融合的自主導航控制以及通過衛星鏈路進行遙控,為中國未來建立智慧機器人化的無人值守科考站奠定基礎。

    成果七:首次在華夏灣開展水下測繪

    華夏灣位於東南極拉斯曼丘陵中部,距離中山站10公里左右,距離內陸科考出發基地約3公里。本次考察期間,隊員首次對華夏灣臨近裸岩處兩平方公里區域的水深進行測繪,完善了該地區的基礎資料,對今後在南極全面開展水下測繪積累了寶貴經驗。

中國第29次南極考察隊中山站度夏隊員啟程回國

    新華社“雪龍”號3月8日電(記者徐硙)中國第29次南極考察隊中山站度夏隊員8日撤離中山站啟程回國。與此同時,中山站第29次越冬隊的27名隊員正式開始在南極越冬考察。

    中山站時間8日10時30分(北京時間8日13時30分),“雪龍”號上充滿離愁別緒,考察隊員們高喊著“中山站,再見!”,“雪龍”號船長鳴汽笛向中山站的越冬隊員告別。 >>>詳細閱讀

中國第一台南極巡天望遠鏡獲得首批觀測數據

     新華社“雪龍”號3月29日電(記者徐硙)在承載著我國第29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號考察船上,來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周宏岩教授向記者透露,中國建立的第一台南極巡天望遠鏡成功獲取了第一批觀測數據。

    這臺建立在南極冰穹A地區的望遠鏡長2.4米,焦距長度1867毫米,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無人值守望遠鏡,也是目前在南極運行的最大口徑光學巡天望遠鏡。本次科考行動獲取了該望遠鏡第一批數據,即從2012年3月15日至5月8日的觀測數據,共約2萬幅圖像。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中國第29次南極科考隊員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 中國第29次南極考察隊中山站度夏隊員啟程回國
· 3月3日:人類首次橫穿南極獲得成功
· 勇士的八天八夜—測繪隊員新建南極科考站選址記
· 2月20日:中國南極長城站建成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