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 記者2日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了解到,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正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部署打擊利用互聯網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行為,近日已查處貴州李某等多名利用互聯網製造和故意傳播謠言人員,關閉了一批造謠傳謠的微博客賬號,公安機關對相關人員處以了治安拘留等處罰。
記者了解到,貴州網民李某和龔某為了吸引眼球,利用其新浪微博客賬號製造傳播貴陽發生禽流感的謠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李某行政拘留5日、龔某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國家互聯網信息辦依法依規關閉了李某、龔某等人的20多個微博客賬號。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網絡新聞協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極少數網民在網上散佈各類謠言的情況不時出現,有的拼接圖片誹謗他人,還有一些所謂“大V”賬號以“求辟謠”、“求證”等方式故意擴散謠言,讓一些不明真相的網民跟風,損害了網絡媒體的公信力,擾亂了正常傳播秩序,社會公眾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對這一現象一直予以高度關注,在加強日常執法的同時,正進行集中打擊。
有關負責人強調,利用互聯網造謠傳謠是違法行為,我國有多部法律對懲治網絡謠言作出規定。我國刑法對以造謠等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編造並且傳播影響證券交易的虛假信息、捏造並散佈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的虛偽事實、編造恐怖信息等行為作出有罪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正根據網民的舉報和日常工作中掌握的線索,會同各地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對一些經常傳播不實信息的網站和微博客賬號、微信賬號進行深入核查,將會同公安機關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有關負責人還強調,遏制和打擊網絡謠言,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將進一步查處不落實法定責任,致使謠言傳播,造成惡劣影響的違法違規網站。歡迎社會公眾及時舉報謠言,對舉報有功者予以獎勵。將始終對網絡謠言保持高壓態勢,切實維護法律尊嚴,維護正常有序的網絡環境。
法學、社會學專家學者談網絡謠言的危害及其治理
網絡謠言的氾濫,將會給社會帶來怎樣的危害?防治網絡謠言,應該從何做起?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法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
網絡謠言是為害甚廣的社會“毒瘤”
“網絡謠言具有隱蔽性、炒作性、攻擊性、報復性、宣泄性、誘惑性、強迫性等特點,已成社會‘毒瘤’。”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我國的網絡文明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網絡謠言很容易成為引發社會震蕩、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 >>>詳細閱讀
兩部門相關負責人就整治網絡謠言有關情況答問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網絡新聞協調局局長劉正榮、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副局長趙志國12日就整治網絡謠言的有關情況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將依法嚴厲懲處利用互聯網造謠傳謠行為,依法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絕不容忍利用互聯網造謠傳謠,損害公共利益,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破壞社會和諧穩定。
劉正榮、趙志國在接受採訪時説,各類網絡謠言經常出現,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有個別網民在互聯網上編造、傳播所謂“軍車進京、北京出事”等謠言,産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網絡謠言已成為社會公害、網絡“毒瘤”,不僅使善良的人們受騙上當,損害社會誠信,破壞公共秩序,影響正常社會生活,而且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網絡傳播秩序,直接危及我國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危害極大。依法嚴肅整治和打擊利用互聯網造謠傳謠行為,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願望,是廣大網民的共同呼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支持和擁護。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