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雷敏、安蓓)經濟運行有溫度。與前些年相比,當前經濟增速有點偏“冷”,但仍在合理區間。與此同時,“冷”中有“暖”,工業增速、消費、物價、就業等主要指標穩健,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各項改革穩步推進,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邁出堅實步伐。
主要指標仍然穩健
今年以來,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我國經濟增長放緩,GDP增速回落到8%以下,但同時,工業增速、消費、物價、就業等主要經濟數據依然穩健,中國經濟列車平穩前行。
從月度經濟增速的核心指標——規模以上工業增速來看,5月份該數據同比增長9.2%,只比上月略微回落0.1個百分點。
3月份後消費實際增速開始上升,5月消費實際增速攀升至12.1%,比去年同期高1.1個百分點。
上半年CPI總體漲幅為2.4%。“這遠低於全年3.5%的物價調控目標。”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説,“這主要是受目前國內經濟總需求不足、PPI下降使其向CPI傳導壓力減輕等因素的共同影響。”
農業部近日發佈消息稱全國夏糧豐收已成定局,今年我國糧食生産有望實現世界上少有的“十連豐”,這有助於穩住物價溫和上漲的局面。
與歐洲等地失業率再創新高不同,儘管我國GDP增速有所下降,但目前為止就業形勢尚未受到大的衝擊。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就目前中國經濟狀況而言,只要增速不低於7%,就業就不會受到明顯影響。
結構優化有新進展
當前,經濟增速處於7%至8%的合理區間內,為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贏得了空間。
今年以來,我國第三産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産業,高出1.9個百分點。這是轉方式、調結構取得進展的重要標誌之一。
目前第三産業的發展仍然保持穩定態勢,眼下各地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第三産業特別是服務業,會成為新的亮點和投資的重要領域。
“如果二季度服務業快速增長的趨勢能夠延續,就説明産業結構調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説。
就工業內部而言,今年以來我國工業增速有所放緩,但利潤卻在提高。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但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5.5%。
高耗能行業在“減速”,高技術行業則不斷“加速”。全國鋼鐵等六大高耗能行業一季度增速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而高技術産業增速比整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2.4個百分點。
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最主要的驅動力量。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5.5%,高出投資貢獻率25.2個百分點。
“未來幾年內,企業兼併重組將加快,産業組織結構的合理化將是重要的發展方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判斷。
重大改革相繼“出爐”
談及“營改增”,創業兩年多的合肥海博知識産權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程華十分興奮,因為這項改革不僅讓她的公司稅負減少了40%以上,同時下游企業的稅負也得以降低。
去年起我國開始實施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降低運輸等服務業的實際稅率。今年8月1日起,試點將在全國範圍內推開,並將擴大至鐵道、通信等行業,服務業發展因此將進一步提速。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産能過剩、地方債務、財政收入下滑等問題顯現,使得加快改革更為迫切。
“目前的經濟增速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而結構調整最根本的還是要靠釋放改革紅利,尋找新的發展動力。”馮飛説。
如今,靠投資拉動的規模擴張型發展方式已難以持續,各級政府開始更多地關注如何扶持企業創新,特別是高技術、小企業的發展。
今年以來,新一屆政府分兩次取消和下放了16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轉變政府職能的這一改革舉措,將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經濟正處於一個轉捩點上。未來中國如果在公共財政、社會服務、環境可持續等方面做得好的話,通往高收入經濟體的進程將會更寬、更平坦。”世界銀行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吳卓瑾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