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14日 12時57分   來源:新華社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不斷提高綜合國力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四

    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新華社記者 王宇)“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國際競爭歷來就是時間和速度的競爭,誰動作快,誰就能搶佔先機,掌控制高點和主動權;誰動作慢,誰就會丟失機會,被別人甩在後邊。”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當前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意義。如今,中國經濟已行至關鍵路口,唯有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推進改革,經濟社會方可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經濟發展處於關鍵階段,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大勢所趨

    不久前,我國銀行間市場上演罕見的“錢荒”一幕,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飆升到30%,滬深股市出現年內最大跌幅。轉變發展方式的緊迫,以金融市場動蕩的激進方式,呈現在國人面前。

    “與其説是‘錢荒’,不如説是實體經濟之‘荒’。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産能過剩、企業成本壓力加大等問題,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過低,以致大量資金流向了回報率較高的非實體領域。”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錢荒”暴露出困擾中國經濟多年的結構性失衡問題。

    中國經濟在經歷30多年高速增長後,正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站在了更高起點上;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進一步凸顯,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問題突出,企業投資效益低下,新興産業尚未形成真正的增長動力,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尚未真正開啟。

    放眼全球,世界經濟已進入國際金融危機後的第五個年頭,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引擎,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結構調整的步伐逐漸加快,對新興市場國家出口將産生新的擠壓。如果中國不能及時啟動國內需求,那麼全球經濟結構的重塑,不但會讓産能過剩更加惡化,還意味著中國依靠出口拉動經濟的空間進一步減弱。

    歷史給中國開啟了一道難得的時間窗口:我國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機遇,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如何抓住機遇,完成使命,眾所矚目。

    穩中求好、穩中求優,轉方式、調結構正在穩步推進

    當前,經濟領域中呈現出的種種跡象表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正以更大的決心推進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舉措。

    “要按照穩中求進的要求,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協調推進,穩中求好、穩中求優,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經濟工作做出部署。

    穩中求好、穩中求優,這是中央對經濟基調的新要求。在新一屆領導集體的思路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步伐穩步推進。

    在強調“好”與“優”的背後,是對增長速度的淡化。目前我國GDP增速連續多個季度處於7%至8%區間,這與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10%左右的增長明顯不同。同樣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央並未因為增速的回落而出臺拉動增速的相關刺激政策。

    “從去年下半年起,市場就傳言要出臺刺激經濟計劃,但半年多過去了,宏觀政策一直保持平穩,並沒有走向靠政策擴張提振經濟的老路,這本身就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説。

    關於轉方式、調結構,經濟學家做過這樣的比喻:今天的中國經濟如同高速行駛中的汽車,如果速度過快,轉方式、調結構反而難以推進,只有車速略降,轉方式、調結構才有空間。

    近期金融調控部門對“錢荒”事件的處理上也折射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思路。“面對銀行缺錢現狀,央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沒有一味放水,凸顯了國家摒棄靠貨幣擴張來拉動經濟的原有發展模式以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決心。”莊健説。

    一方面在對擴張型增長模式説“不”,嚴格控制地方盲目投資擴産能的衝動,另一方面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大了對新興産業、三農、小微企業薄弱環節的支持,國家在諸多領域裏的“有保有壓”均指向一個目標,那就是要讓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向出口、消費、投資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産業帶動向依靠第一、二、三産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轉變發展方式需要破除體制性障礙,需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

    中國經濟又一次站在轉捩點上。這不僅是發展方式轉型的關鍵路口,同時也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路口。

    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轉方式已提出了近20年時間,至今未能取得顯著成效,問題的根子在於遇到了‘體制性障礙’。”

    “歷史表明,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不是來自投資,而是來自效率的提高。要讓經濟發展方式真正能夠改變,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法制基礎上的競爭性市場體系。”吳敬璉説。

    改革,是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成就的最強音,也是今後為中國轉方式、調結構破冰鋪路的最銳利器。

    今年以來,經濟領域的改革已駛入快車道。“營改增”即將在全國推開,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而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的政府改革進程明顯加快,為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165項……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面臨的重大戰略任務,完成這一偉大轉變,將為我國現代化開闢新的光輝前景。

 
 
 相關鏈結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二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一
· 從嚴管黨治黨—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述評
· 重慶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講話精神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