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向陽紅09”船7月16日電(記者余曉潔、張旭東)“‘蛟龍’點亮了中國人的‘深海夢想’。首次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的成果超出預期。中國科學家可以乘坐本國的潛水器,到深海、觀深海、研究深海。深海你好,中國人來了!”
著名海洋地質學家、年近八旬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16日冒雨從廈門東渡碼頭登上“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母船——“向陽紅09”。仔細聆聽首次試驗性應用航次南海航段的成果彙報後,老先生激動地説出了以上的話。
“世界上約一半的海洋經濟來源於深海。過去,中國科學家對深海的研究往往依據國外的文獻、圖片資料。此次我們自己在南海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海山發現了豐富的錳結核和多種類的海洋生物。這説明,南海的‘貨’比我們想象的豐富得多。”汪品先説。
2013年6月10日至7月10日“蛟龍”號在我國南海執行首次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任務,成功進行了10次下潛,完成了對超短基線定位系統標定、長基線定位系統試驗,冷泉區和‘蛟龍海山’區科學考察等任務。
“作業海區環境複雜,冷泉區有連續的陡坡和溝壑,而‘蛟龍海山’有陡峭的崖壁。即便如此,每次下潛都有新發現,帶給科學家很多驚喜。這充分驗證了‘蛟龍’號的優秀性能。”現場總指揮劉峰説。
與以往衝擊5000米、7000米的深潛記錄不同,本航次是“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蛟龍”號首次搭載專家深海看世界。
科學家們在冷泉區採集到了豐富的生物、碳酸鹽岩、沉積物和保壓流體樣品,為深入研究冷泉區的發生機制和演化歷史,流體成分和通量,生物群落的營養來源、結構及其功能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學家們發現,“蛟龍海山”區的特徵破火山口和北部小山包上有較多沉積物,海山岩石表面大多有鐵錳結殼覆蓋,可作為潛在深海多金屬結核資源開發的試採區。水深3300至3600米的海山上生物數量較周圍深海盆沉積環境明顯增多,而且種類很多,表明這裡生物多樣性很高。
19日,“蛟龍”號將再度起航,繼續二、三航段的試驗性應用,分別在東北太平洋中國多金屬結合勘探合同區和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勘探申請區開展近底生物調查、地質取樣、海底攝像和海底沉積物劑量反應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