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參加“蛟龍”號首次試驗性應用航次二、三航段任務的人員合影留念。7月19日,在圓滿完成南海第一航段任務之後,“蛟龍”號潛水器從廈門起航,迎來一次長達兩個月的遠征。未來兩個月裏,“蛟龍”號將先後赴東北太平洋中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和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勘探申請區開展近底生物調查、地質取樣、海底攝像和相關海底試驗作業,執行首次試驗性應用航次二、三航段任務。新華社發
新華社“向陽紅09”船7月19日電(記者 余曉潔)在圓滿完成南海第一航段任務之後,“蛟龍”號潛水器19日從廈門起航,迎來一次長達兩個月的遠征。
未來兩個月裏,“蛟龍”號將先後赴東北太平洋中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和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勘探申請區開展近底生物調查、地質取樣、海底攝像和相關海底試驗作業,執行首次試驗性應用航次二、三航段任務。
出征之際,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副局長王飛和廈門市黨政主要領導冒雨登上潛水器母船“向陽紅09”船,為94名科考隊員鼓勁壯行。
劉賜貴表示,中國“蛟龍”是世界同類載人潛水器中最先進的。2012年6月在馬裏亞納海溝進行的7000米級海試中,“蛟龍”成功下潛至7062米深度並開展作業,標誌著中國具備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底進行作業的能力。2013年,“蛟龍”號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科學家要搭載“蛟龍”號潛入深海開展科研作業。
2013年6月10日至7月10日,“蛟龍”號在我國南海執行首次試驗性應用航次的第一航段任務,成功進行了10次下潛,完成了對超短基線定位系統標定、長基線定位系統試驗,冷泉區和“蛟龍海山”科學考察等相關任務。
第二、三兩個航段預計歷時兩個月,這對“蛟龍”號及其母船“向陽紅09”來説是一次艱巨的遠征。但是全體科考人員對完成任務充滿信心。
據現場總指揮劉峰介紹,第二航段初步計劃在兩周左右作業時間裏進行5次預定下潛和2次機動下潛,最大下潛深度約5000多米。此次有10位科研人員隨船科考,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對合同區域海底資源環境進行詳細勘察,為今後的實際開採、綠色開採做好準備。
完成所有三個航段任務後,“蛟龍”號及其母船“向陽紅09”船預計于9月20日返回江蘇江陰。
"蛟龍"號開始執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首潛任務
正在下降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6月17日攝)。6月17日9時54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被成功布放至南海冷泉作業區並開始下潛,執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首次下潛任務。這個潛次主要目的有三個:一是驗證潛水器狀態,二是進行潛水器長基線定位系統試驗,三是鍛鍊潛航員在海山地形的駕駛技能。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新華社“向陽紅09”船6月17日電(記者張旭東)“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7日9時54分被成功布放至南海冷泉作業區並開始下潛,執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首次下潛任務。
17日6時左右,航次隊員就開始為潛水器安裝壓載鐵,並對水面支持系統和潛水器本體的燈光、機械手等進行入水前最後檢查。9時20分左右,中船重工集團702研究所“蛟龍”號主任設計師葉聰、中科院聲學研究所楊波和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劉開周進入潛水器。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