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人民日報署名文章:中國人權事業 博採眾長的實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30日 07時27分   來源:人民日報

    中美第十八次人權對話7月30日至31日在昆明舉行。我們期待著同美方一道,在平等相待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坦誠、深入交流,以促進兩國的人權事業發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人權事業發展不是閉門造車、與世隔絕的修煉,而是兼容並包、博採眾長的實踐。中國積極開展國際人權合作,深入參與聯合國人權領域工作,切實履行國際人權公約義務,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開展人權對話和磋商,取長補短,相互借鑒。

    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人權領域會議。1993年,中國派團出席維也納世界人權大會,為會議通過《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作出積極貢獻。2001年,中國代表團參加德班反對種族主義世界大會,以建設性態度參與《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的磋商,並努力促成其順利通過。中國認真參與人權理事會各類議題討論,建設性參加國別人權審查,捍衛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發揮了獨特作用。中國高度重視國際人權文書的重要作用,已參加《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等多項國際人權公約。

    由於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各異,各國在人權問題上有不同看法,這很正常。然而,冷戰結束後,一些西方國家仍以意識形態劃線,借人權問題打壓發展中國家,在人權問題上搞雙重標準,導致國際人權領域政治對抗嚴重。

    為促進國際人權合作,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開展人權對話的主張,並逐漸被國際社會接受。通過對話交流和實地走訪,不少國家代表團真切感受到中國的人權進步。

    實踐證明,人權對話要取得積極成果,必須堅守一系列原則:

    著眼大局,求同存異。對話雙方雖然對人權問題有不同看法,但都需要從促進雙邊關係發展大局出發,通過交流逐步減少分歧,努力增進理解,尋求共識,不因人權問題偏離雙邊關係發展主流,不讓人權分歧影響合作大局。

    平等相待,相互尊重。雙方應堅持平等對話,不把自身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標準強加於人,注意尊重對方的價值觀、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和發展道路,多換位思考,不居高臨下,不頤指氣使。

    客觀認識彼此的人權狀況。中國面對的發展任務很重,需要優先解決民眾的吃穿住行等基本問題。對話國應理解中國面臨的巨大困難和挑戰,支持中國按自己選擇的道路和方式促進和保護人權。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人權狀況是完美的。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努力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願繼續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各國開展人權對話,為促進世界人權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鐘聲)

 
 
 相關鏈結
· 新華時評:在實現中國夢道路上推動人權事業發展
· 王晨:對話交流是促進各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 人民日報發署名文章:中國人權事業進步不容抹煞
· 中國代表闡述推動國際人權事業健康發展的看法
· 《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報告NO.1(2011)》在北京發佈
· 為了人民的幸福和尊嚴-聆聽中國人權事業前進足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