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8月23日電(記者呂夢琦)山變青,水變綠,天變藍,這是“煤海”山西轉型以來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轉變。隨著一系列生態修復措施出臺並實施,煤炭“烏金”在驅動山西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開始為建設“綠色山西”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山西多煤缺水。60多年來,山西累計産煤130多億噸,外運近100億噸,為全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能源支撐。但由此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也相當驚人,損失每年高達數百億元。統計顯示,採一噸煤損失地下水2.48噸,生態經濟損失115元。
山西省發改委調研員張元壁説,採煤導致山西大量地下水斷流,全省1/8的國土面積為採空區,69%的國土面積存在水土流失。山西空氣污染最嚴重時,11個省轄市沒有一個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臨汾、大同、陽泉更是位列全國空氣污染“黑三甲”。
為了徹底改變生態窘境,山西省開始大規模實施生態修復工程,並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生態環境修復保護機制。
2007年,山西率先在全國實施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試點,每生産一噸煤均抽取一定資金用於生態恢復。山西省發改委數據顯示,近5年來,僅省級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就投入240多億元,用於汾河、西山等十多個重點區域生態治理。斷流十幾年的“母親河”汾河連續幾年實現復流不斷,水質持續改善;植被嚴重缺乏的西山如今綠樹成蔭,成為省城太原的一張“綠色名片”。
“挖一噸煤種一棵樹”“一礦一企治理一山一溝”,曾經造成生態破壞的煤炭企業再也不當“甩手掌櫃”。
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山西煤炭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按照噸煤10元的標準提取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據測算,5年多來山西煤炭企業累計提取保證金逾400億元,用於礦山綠化、水土保持、地面塌陷、土地復墾等方面的環境治理,省屬五大煤炭集團有20多座礦山被評為“中國最美礦山”,有力推動了全省的生態恢復。截至2012年底,山西省已陸續批准272個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全部實施後還將治理地表沉降面積570余平方公里,恢復耕地77.6平方公里。
在兩項煤炭基金的帶動下,山西森林綠化、水土涵養、空氣質量等生態指標明顯得到改善。近年來,山西造林以每年400多萬畝速度遞增,森林覆蓋率超過18%,成為全國森林資源增幅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強度明顯減輕,面積明顯減少,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量由3.66億噸減少到2.7億噸。5年來,山西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上升約1米,去年太原市西張水源地地下水位更是上升了16米,天龍山再現“瀑布挂川”美景。此外,2012年山西11個省轄市空氣質量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平均優良天數超過95%。
據了解,山西今後還將繼續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産權制度、礦山環保與治理責任機制和補償機制、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機制等一系列生態環境修復機制,並將全面建立“污染者付全費制度”,從而進一步加強生態恢復的制度和資金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