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跟隨台北垃圾走一趟環保之旅—透視台灣垃圾處理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2日 16時00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台北10月12日電(記者齊湘輝、陳鍵興)晚上6點不到,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80巷的居民們已等候在路邊,手裏都提著幾個垃圾袋。

    隨著《少女的祈禱》的悠揚樂聲由遠及近,一輛黃色雙箱式壓縮垃圾車和一輛白色資源回收車如約而至。車停定,居民們紛紛把手中的藍色垃圾袋扔進垃圾車,其他垃圾則分別放入回收車擺出貼有“一般類(瓶罐等)”“廢紙類”“乾淨塑膠袋”“養豬”等字樣的垃圾桶內。

    第一站:家庭垃圾不落地收集

    “在台灣,扔垃圾是社區的大事!”在一旁“督導”的清潔隊隊長鄧淞駿笑著對記者説,台北的垃圾分類十分嚴格,不可回收物必須使用付費的藍色垃圾袋,混雜傾倒垃圾將被處1200元至6000元(新台幣,下同)罰款。

    “垃圾分類,讓我們可以省很多!”居民劉女士告訴記者,2000年以前,人們大都不對家庭垃圾進行分類,而垃圾清運費是按照居民用水量計算的,和倒多少垃圾無關。後來,因為可回收物免清運費,她就注意把垃圾仔細分類,每月的垃圾清理費少了三分之二。

    台北市環保局局長吳盛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隨袋徵收垃圾費之前的1999年,台北市家庭垃圾量為每天2970噸,到2012年降至每天986噸,減幅達66%;資源回收率則從2.4%提升至47.7%。

    “一開始民眾也不習慣,但經過我們的教育、宣導,再輔以罰款等強制性措施,現在大家已經很會分類了!”鄧淞駿説。

    6點半一到,垃圾車準時離開,前往下一站。在台北,有4000多個垃圾收集點,每週5天定時定點直接從居民手中取得“新鮮”垃圾,替代了許多城市隨處可見、臭不可聞的垃圾堆、垃圾桶,落實著“垃圾不落地、資源全回收”的環保理念。

    第二站:資源回收細分求再生

    居民垃圾回收後,第二站要被送往資源回收點。在那裏,林林總總的“廢物”將被更嚴格細緻地分類,以便完成再生利用。

    記者隨車來到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資源回收隊,這裡負責全台北可回收垃圾的處理。紙類、鐵類、鋁類、玻璃類、塑料類、光碟、電池、輪胎、電器、照明光源、平板容器、非平板容器、手機及其充電器……,一切被有序擺放,仿若一個廢舊品博物館。

    廚余垃圾則被分為養豬和堆肥兩類分別裝入紅、藍兩色塑料桶,廢泔水油則密封在鐵桶中,完全沒有異味。

    據了解,豬可食用的廚余會公開標售給合格養豬戶;堆肥類廚余則經專業處理後,委託廠商製成肥料,部分由焚化廠製成土壤改良劑。此外,台北市還針對廚余開展了回收沼氣試驗和提煉酒精試驗。

    還有一類回收物被稱作“巨大垃圾”,包括廢棄傢具和自行車等。對這類垃圾,台北市採取“免費回收、修復再生、低價販賣”的模式處理。

    記者走進位於內湖的再生傢具展示拍賣場,這裡完全不同於一般印象裏的舊貨市場,辦公桌椅、沙發、床具、廚房用具琳瑯滿目,且都修繕一新,外觀與新品幾乎沒有差別。

    資源回收隊隊長陳麗娥介紹説,居民要棄置大件舊物,可電話預約回收隊上門收集。回收隊有12名師傅,對舊傢具進行拆解翻新,再拋光油漆,便可進入拍賣場,以同類産品市價的三成出售。恰逢開學季,這裡推出每套僅200元的一批翻新兒童桌椅,很受歡迎。

    據統計,2012年台北市銷售再生傢具收入近1290萬元,養豬廚余收入逾750萬元,變賣其他各類回收廢棄物收入逾6687萬元。

    隨行的台北市環保局官員崔浩志還介紹説,經過精細化分類回收再利用,真正到最後需要處理的垃圾只佔回收垃圾總量的三成。

    第三站:全面實現垃圾焚化

    最後,這些不可回收、真正需要處理的垃圾也不是填埋了事。在台灣,總共有24座大型現代化垃圾焚化廠,台北有3座。台北的垃圾處理經歷了露天堆放、衛生掩埋,到如今全面實現焚化處理。

    坐落于基隆河與淡水河交匯處的北投垃圾焚化廠,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中沒有任何異味,還設有運動中心、幼兒園、公園,供附近市民免費或低價使用,完全顛覆了記者關於垃圾處理廠臟、亂、臭的印象。

    每天傍晚,台北市無法回收再生的垃圾會被送到這裡封閉的垃圾卸料間,然後進行焚化和後續處理。

    廠長傅良枝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可以處理1800噸生活垃圾,4臺焚化爐的燃燒溫度控制在850攝氏度以上,以防止廢氣和致癌物質二惡英的産生。此外,垃圾焚化爐與鍋爐、蒸汽渦輪機結合用以再生發電,發電量為45000瓦,其中37000瓦回售給電力公司,其餘供焚化廠自用。

    “因為資源回收利用得好,現在垃圾越來越少,焚化廠每天實際處理的垃圾量大概在900到1000噸。”傅廠長説。

    記者跟隨廠區工作人員,參觀了垃圾焚燒處理的全過程。垃圾經各區清潔隊垃圾車收集,入焚燒廠,先過地磅稱重,然後至傾卸區倒入巨大的儲存坑中,由控制室人員用抓鬥對垃圾進行均值化攪拌,最後將垃圾投入焚化爐焚燒。

    由於垃圾經過了嚴格分類,特別是剔除了廚余垃圾,進入焚燒廠的垃圾含水量很小,所以燒起來很容易,當爐膛溫度保持在850至1050攝氏度時,由垃圾産生的輻射熱能就能助其自行燃燒,無需再添加煤或重油等輔助燃料。二惡英等有害氣體則經過廢棄處理系統處理後,完全可以被去除,實現無害化達標排放。垃圾焚燒産生的巨大熱能,推動蒸汽渦輪機發電,而渦輪機的冷卻水則成為游泳池的溫水水源。

    垃圾燃燒後最後産生兩樣東西:底渣和飛灰。據焚化廠工作人員介紹,飛灰可送到煉鋼廠以及水泥廠作為原料,底渣則可用來做管溝回填,或者是當作鋪路的材料。

    在北投垃圾焚化廠的標誌性建築——150米高、繪有彩虹圖案的煙囪上,還設有觀景臺和360度全玻璃幕墻旋轉餐廳。在這裡,人們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鳥瞰台北美景,渾然忘卻身處垃圾廠區,原來跟隨台北垃圾的環保之旅,可以這樣美好!

 
 
 相關鏈結
· 廣環投負責人回應質疑:垃圾處理絕非暴利行業
· 北京市計劃三年後七成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處理
· 海南省已實現全省縣城以上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
· 海南省已實現全省縣城以上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
· 甘肅省上下合力 推進餐廚垃圾處理試點項目建設
· 福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