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解讀常務會部署改善貧困地區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05日 07時29分   來源:新華社

建立真正的農村義務教育責任鏈——
專家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吳晶、劉奕湛)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作出部署,有專家指出,此項舉措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惠民之舉,有助於改善農村教育現狀,但要把好事辦好,還需要一整套制度設計和監督機制。

    硬體軟體都要抓

    根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的調研,在大部分農村地區,基本辦學條件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蓋房子、建校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建立以來,很多地方的農村學校有了漂亮的校舍,但生源規模卻不斷縮小,根源還是師資不足。

    這位學者特別指出,近年來,,一些到外地打工的父母開始趨向將留守子女送入農村私立學校,因為許多公立學校的教師白天下鄉教書,晚上還要趕回城裏住,而私立學校的教師反倒能對孩子管得緊點。這種趨勢值得政府部門關注。

    “國務院部署改善措施,還要遵從教育內在規律,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同時抓建設,力爭通過農村教師津貼、週轉房建設等,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儲朝暉説。

    教育管理是個系統工程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有關部門將出臺具體意見,對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資金投入及相關管理工作進行細緻規劃。

    儲朝暉指出,中央財政加大投入是必要的,尤其是農村地區和偏遠地方應加大省一級統籌力度,讓縣鄉能在教育資金上有更好保障。但資金只是一個方面,還需要在管理上配套。

    據介紹,近幾年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增加,但仍有個別地方將轉移支付經費“打入了地方政府的GDP”,還有一些地方政府把給教育上的錢打到教育賬戶上“洗個澡又回去了”。

    “現在很多時候,教育不是缺錢,是缺思想、缺管理。應建立有相關專業機構參與的監督體系,讓教育資金運行得公開透明,運用到教育一線和師生身上,杜絕在中間環節跑冒滴漏。”他説。

    儲朝暉強調,必須建立真正的農村義務教育責任鏈。比如通過省一級人大監督,對各個項目進行事前預評估、過程中監督,事後有審核等方式,切實讓農村教育改善實現過程監督全覆蓋。

    教育進步離不開中央財政發力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注意到,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民族、貧困地區傾斜,教育水平取得明顯進步。而推動教育進步的“法寶”,就是加大中央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直以來,我國中央財政主要保障高等教育的投入,對基礎教育的轉移支付力度不大,基礎教育經費保障以縣鄉財政為主。這種配置體系,直接導致各地教育資源發展不夠均衡——各地的財力不同,對教育的保障程度也就不同。

    熊丙奇強調,要推進教育均衡,提高教育水平,就有必要改變過去過多依靠縣鄉財政這种經費保障體系。客觀而言,中央財政過去兩年做得不錯,教育經費每年分別增加了4000多億元。但也別忘了,我國農村基礎教育還十分薄弱,由於過去欠債太多,不少地方還在等米下鍋。比如,農村學前教育三年入園率只有50%多、農村寄宿學校的條件十分簡陋、校車依然存在安全隱患等。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中央財政統籌。另外,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教育投入水平,也需要中央財政繼續發力,改革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體系,逐漸過渡到“省級財政統籌+中央財政轉移支付”。

 
 
 相關鏈結
· 經合組織新測試顯示中國上海學生數學能力領先
· 全國各地將對中小學校責任督學開展崗前培訓
· 北京市政府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回頭看"專題交流會
· 謝秀蘭:交通運輸部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正不斷顯現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