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駱惠寧:建生態文明先行區 為美麗中國作貢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15日 10時5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12月15日電(記者 黨周、馬千里)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中國夢。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大美青海”將如何繼續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如何抓住機遇有所作為,更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為此,新華社記者專訪了中共青海省委書記駱惠寧。

    記者: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請談談您對青海在全國生態地位的認識?

    駱惠寧:黨的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佈局。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許多重大戰略思想,先後三次就青海生態保護與建設作出重要指示。這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為我們進一步指明了治青理政的方向。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長江、黃河、瀾滄江及黑河發源於此,是我國極為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關係到青海自身的發展,還關係著全國的可持續發展,乃至全球的生態安全。可以説,保護好生態是青海對國家和人類、對子孫後代肩負的重要責任。

    我們感到,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就必須深刻認識青海在國家生態建設中的戰略地位,正確處理保護生態、開發資源、改善民生三者的關係,堅持在保護中發展,使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青海最大的優勢、財富和品牌,不斷提高綠色指數,努力探索一條符合青海實際的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記者:據了解,這些年青海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還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駱惠寧:這些年來,我們深入實施了生態立省戰略,著力推動綠色發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全省大部分地區列為禁止或限制開發區域,取消了對三江源地區GDP考核,在三江源、青海湖、祁連山實施了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加大退牧還草、退耕還林力度,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污染治理。經過不懈努力,重點治理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黃河源頭瑪多縣重現千湖美景,青海高覆蓋度草地正以每年23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三江對下游供水能力明顯增強。

    當然,青海總體生態環境尚未根本好轉。目前,重點生態工程佔應治理區的覆蓋面不足40%,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鼠蟲草害、荒漠化、水土流失依然嚴重;生態主體功能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低,貧困面廣量大程度深,人口、資源與環境矛盾仍然突出;重化工業為主的産業結構給節能減排帶來很大壓力,單位能耗水平還比較高。特別是生態功能價值核算、生態補償等制度建設滯後,一些幹部的思想認識、工作作風、能力水平與肩負的保護生態歷史責任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可以説,青海生態保護和建設的任務還很艱巨,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努力。

    記者: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青海如何抓住機遇,進一步從整體上謀劃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駱惠寧:全面深化改革是青海必須牢牢抓住的歷史機遇。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成果和必然趨勢,是思想觀念的一場深刻變革。近日,我們按照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制定了《青海省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區行動方案》,確立“三年打基礎、八年見成效”的奮鬥目標。力爭到2015年,完成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的總體佈局和基本框架,生態狀況明顯好轉,環境質量有所改善,資源節約取得進展,生態制度體系基本建立,生態文化建設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體功能區佈局,生態産品生産能力大幅提升,資源綜合利用和産出率顯著提高,生態制度先行先試取得重大成果,全民生態文明理念普遍增強。在具體推進上,圍繞目標任務,實施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生態屏障保護與建設、綠色産業構建、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家園、生態文化建設等6個專項行動,安排32項具體工程和14項保障措施,爭取在三江源綜合試驗區建設、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應對氣候、綠色經濟、制度建設等6個方面為全國或同類地區積累經驗、提供示範。

    記者:您能介紹一下青海目前正採取的重大舉措嗎?

    駱惠寧:保護生態既要有明確的方向,更要有務實的行動。近期,我們對制約我省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全面摸底調研,有針對性地部署了十項重點工作,並取得了積極進展。一是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二期工程,省裏安排財政先期墊支3億元啟動了部分項目。二是落實和鞏固草原生態獎補政策,對牧民的獎補資金已全部發放到戶。三是全面評估和優化藏區地勘項目佈局。四是抓好三江源地區居民生活配套設施建設,減少人為污染。五是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組織實施一批重點節能技改和工程減排項目,淘汰落後産能。六是開展西寧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行動,使大氣環境質量達到西部省會城市先進水平。七是實施農牧區清潔工程,有效治理農牧區面源污染。八是集中開展生態保護執法大檢查,查處一批損毀破壞生態環境的典型。九是實施生態文化建設行動,推廣綠色消費理念,發展生態文化産業。十是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從源頭保護、環境治理、生態修復、有償使用和責任追究方面,探索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我們有決心以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先行區的實際成效,堅決把中華民族的生態屏障維護好建設好,為美麗中國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新貢獻。

 
 
 相關鏈結
· 生態文明建設述評:建設美麗中國 助力綠色發展
· “美麗中國”低空旅遊項目在洛陽啟動
· 專家學者:美麗中國亟須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 “美麗中國 美麗俄羅斯”攝影展在莫斯科舉辦
· 碧水藍天 美麗中國—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述評
· 潘岳:緊緊圍繞中心 為建設美麗中國作無私貢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