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2月22日電(記者 馬意翀)在遭受了冬春連旱、春季低溫冷害、夏秋持續高溫乾旱等一系列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素有中原糧倉之稱的河南省,糧食生産仍然取得豐收。據有關部門統計,2013年,河南省糧食總産達到1142.74億斤,比上年增加15.02億斤,增幅達1.3%,實現了糧食生産十連增。
有關專家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河南省能實現糧食生産十年增,近兩年實施的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功不可沒。
建設高標準糧田提高農田抗災能力
河南糧食産量佔全國糧食總産1/10,夏糧佔全國的1/4,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地位舉足輕重。按照國家建設糧食生産核心區要求,到2020年,河南要確保糧食生産能力達到1300億斤。《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2009-2020年)》中,河南承擔了155億斤,佔全國1/7的增産任務。
但河南全省中低産田6200多萬畝,農業基礎比較薄弱,面臨的農業災害類型多、頻率高、範圍廣。如何能保證糧食高産穩産?從2012年起,河南省結合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和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組織實施了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統籌推進田間生産設施建設,規劃建設一批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糧田。力爭到2020年,在河南全省95個縣建成6000萬畝平均畝産超噸糧的高標準永久性糧田。
河南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規劃區域包括黃淮海平原、山前平原、南陽盆地等,在這些地區將致力打造專用小麥、專用玉米、優質水稻、優質大豆産業帶,使其成為高標準永久性糧田。同時,高標準糧田實現生産全程機械化,良種覆蓋率、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達到100%,農業社會化服務全覆蓋,糧食品質達到無公害標準。
兩年來,河南省累計整合農業、水利、國土、發展改革等部門涉農資金228億元,按照保面積、保産量、保收益、保服務的規劃標準,完善建成高標準糧田2623萬畝,其中2013年建成900萬畝。建成區內小麥平均畝産1100.4斤,玉米、水稻畝産超過1000斤,全部實現噸糧標準,在今年抗災奪豐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技術支撐持續挖掘增産潛力
不久前,在河南浚縣新鎮鎮5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記者看到,長勢良好的麥田一望無垠,排排機井點綴其間,田野裏筆直平坦的水泥路縱橫交錯。就是這5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創下全國5萬畝連片小麥畝産最高紀錄。
在河南夏邑縣太平鄉高標準糧田萬畝方裏,正在進行麥田冬管的農民陳有福告訴記者:“這種高標準田一畝地能收玉米1300多斤、小麥1200多斤,和以前相比能增收五六百元。”
為了強化糧食生産技術支撐,河南省還開展了小麥、玉米、水稻高産栽培技術研究,制定技術規程,形成持續提升糧食生産能力的現代農業技術體系。目前,河南省已建成小麥、玉米等23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27個國家和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投資12億元建設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
此外,河南省還強化技術培訓與宣傳。大規模開展農業幹部、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業專項技術培訓15.6萬人。發揮12316農業信息服務熱線,隨時解答農民提出的問題。推動“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科技服務活動常態化,1.3萬名農業科技人員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為農民送技術、送服務。
整合涉農資金合力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
大規模建設高標準糧田,資金投入是保障。河南省確定了“渠道不亂,性質不變,統籌安排,集中使用,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省農業廳與國土整治、農水、農業綜合開發、千億斤糧食工程規劃相銜接編制方案,積極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合力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
以全國糧食生産百強縣唐河為例。2012年,唐河縣共整合各類項目及財政投入資金3.37億元,對近30萬畝的農田基礎設施進行提升建設,僅一年時間,就初步建成高標準糧田20萬畝。據統計,當年全縣高標準糧田新增優質糧580萬公斤,農民人均收入增加750元。2013年,唐河縣進一步加大高標準糧田投入力度,整合現代農業、農綜開發、一事一議等項目資金2億元,再建高標準糧田9萬畝。
“農業大縣必須抓糧食生産,而抓糧食生産的根本在於抓高標準糧田建設,把整合資金用到這方面,使唐河這個全國糧食百強縣生産出更多的糧食。”唐河縣縣長康連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