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讓我們共同的世界更加美好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開創外交新局述評
陽光每天刷新著地球,週而复始,從東到西。剛剛過去的3個世紀,全球經濟政治的重心從地中海轉向北大西洋,又轉向太平洋。斗轉星移,伴隨著新一輪國際格局演變不斷加快的步伐,世界將目光更多投入中國。
2013年,4.16萬億美元的進出口商品,在世界和中國之間吞吐,平均每天120多萬人次出入境。從安納伯格莊園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會晤,到非洲大陸迎接“老朋友”時的萬人空巷,中國故事似乎無處不在;無論是圍繞朝鮮半島風雲、伊朗核問題的緊急斡旋,還是打破多哈回合談判12年僵局的多邊磋商,中國聲音都顯示出不同以往的分量。
有猶疑,也有期待,世界重新定義著中國。有沉穩審慎的考量,更有堅實低調的努力,中國同樣重新定義著世界。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它的取捨、它的進退、它的建樹,必將影響世界。
“70多億人共同生活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應該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共同發展。中國人民追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祝願各國人民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新年賀詞,如同一年多來中國和世界的交融互動,煥發出一個走向復興的民族積極穩健、陽光務實的大國氣度。外電評價:一個新的時代已經拉開帷幕。
從北京出發,跨越高山和大海,2013年,習近平4次出訪,行程約10萬公里,足跡遍及亞非拉及歐洲、北美各大洲。會見300多位外國政要,接待60多位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中國領導人的外交日程,濃縮著中國與世界攜手同行的歷程。政治高層交往,經濟貿易合作,文化交流對話,民間公共外交……一條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紐帶,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很少有哪個年份,在如此短的時間匯聚了如此多的開始;很少有哪個年份,用如此多的開拓傳遞如此強的信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世界格局演變和發展大勢,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針延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以更為廣闊的視野、更富進取的姿態,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實現了外交良好開局。
國際舞臺上一系列精彩的中國亮相,譜寫了中國夢和世界各國夢想交織共鳴的恢弘篇章。
有人説,外交是一個國家實力的晴雨錶,它標注著這個國家可以駕馭的能力疆界,熔鑄了這個國家能夠抵達的智慧高度。
中國理念——大道行思,取則行遠。站在更高的歷史起點,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提出一系列重要的對外戰略思想、外交理念,引領中國外交航向
那些對未來中國充滿疑惑和期待的人大概不會想到,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對自己責任的勾畫,是從“夢想”的角度破題。
黨的十八大召開之際,國內外對中國外交和國際戰略的未來走向,曾有過這樣那樣的猜測,直到半個月後,習近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這一共同夢想,前所未有地激蕩著億萬中華兒女,也吸引了全球所有關注中國的人。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更是綜合權衡中國和世界關係變化之後作出的戰略抉擇。
處於向強國轉身的中國給世界帶來的震撼,連身處其中的人都始料未及。當中國人還沉浸在奮力追趕的興奮中時,一些旁觀者卻心懷疑慮。打量著這個有著5000年文明、人口相當於4個美國或2個歐洲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國強必霸”的西方歷史經驗和邏輯出發,有人將自己的忐忑和憂心表現得更直白:“坦率地説就是,中國不可能和平崛起。”
中國夢,用最簡潔的文字、最生動的意象、最凝練的思想,向世界宣告了一個飽經憂患的民族對未來的嚮往。這個嚮往,包含著不同的維度,卻始終圍繞和平發展這一條道路。
“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一年多來,在世界各地,習近平反復闡釋中國夢的歷史根由。
千百年來,講信修睦、善待他人的傳統思想,塑造了中華民族敦厚平和的稟性;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的傳統哲學,孕育了中華民族推己及人的文化;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共同理想,熔鑄了中華民族強不執弱、富不侮貧的精神。
鴉片戰爭以後,外敵的不斷入侵和中國人的不斷反抗,更堅定了中國人“環球同此涼熱”的太平理想。正如習近平所説的,“消除戰爭,實現和平,是近代以後中國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願望”“中國人民怕的就是動蕩,求的就是穩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和平發展,是中國夢最基本的元素、最鮮明的底色。
“儘管中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實現富民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一年多來,在世界各地,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不斷重申中國夢的現實背景。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5年來,中國抓住機遇期,一心一意謀發展,在偉大的變革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而今,距離民族復興的夢想任重道遠,只有抓住機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才能使國家更加富強,讓人民更加富裕,與夢想更加接近。和平發展,是中國夢最真誠的呼喚、最真實的渴盼。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和周邊環境”“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一年多來,在世界各地,習近平耐心詮釋中國夢的國際意義。中國夢與非洲夢、亞洲夢、世界夢是息息相通的。中國將與各國更多分享發展機遇,使他們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和平發展,是中國夢最重要的保障、最根本的條件。
從莫斯科到墨西哥城,從中亞四國到東南亞鄰邦,同樣的理念被一次次強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從這樣的理念闡述中,從一年多的中國行動中,看到了中國夢和世界各國人民夢想的交匯共鳴。
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祝願偉大的中國夢夢想成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説,中國夢和他希望的世界夢是一致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希望實現共同發展的“法中夢”。韓國總統樸槿惠坦言韓國和中國正朝著“國民幸福”“人民幸福”的共同夢想攜手並進。在安納伯格莊園,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美國歡迎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繼續和平發展,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不僅對中國有利,對美國、對世界也有利。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聽完習近平的演講,激動地説:你的真誠打動了我,希望我的子孫聽著中國夢長大……
夢想是人類共同的追求。中國夢這一形象生動的提法,在世界範圍求得了理解認同的最大公約數,成為2013年國際舞臺上當之無愧的“外交熱詞”,有力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道義感召力、文化親和力,讓世界更加深刻地領會到當代中國的國際戰略思維,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和世界關係的歷史邏輯。
圍繞著為實現中國夢爭取良好外部環境,中國外交發生了與之匹配的邏輯變化。2013年新年伊始,習近平召開會議,對全面外事工作謀篇佈局,提出加強頂層設計,從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創新理念到經略周邊的務實舉措,從秉持正確義利觀的價值宣示到捍衛核心利益的立場表述,中國領導人以高度歷史責任感和政治智慧,站在戰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分析和處理問題,觀大勢、謀大事,一系列重要對外戰略思想、外交理念和方針政策隨之提出。
“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不斷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和平發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愛好和平,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正當權益,更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明確的戰略,鄭重的宣示,打破了外界對中國和平發展的誤讀,全面展現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內涵。
在中國夢和一系列創新理念的導引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中國外交,以更加積極自信的姿態,在國際舞臺邁開洋溢著東方智慧的腳步,展現出一個堅持原則和負責任的世界大國形象。
中國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之福,更是世界之福。
中國方略——著眼長遠,運籌帷幄。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積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一系列外交新倡議新主張為不同國家間如何相處這個宏大命題給出中國答案,贏得各國廣泛贊同和積極響應
絕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公元1500年前後是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時開始,人類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影響深遠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聯絡又相互對抗、相互關注又相互競逐的歷史大幕。此後500年,從航海探險到殖民擴張,從工業革命到世界大戰,一代代霸主競相登上歷史舞臺,主導著一場場順昌逆亡、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這樣的故事直到21世紀仍未完結,但國際格局已是滄海桑田。舊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冷戰時期的集團對抗不復存在,一大批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走上發展的快車道。經濟全球化空前拉近了國與國的距離,互聯網則進一步拉平了這個世界,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休戚與共的人類,能否找到一條出路,讓腳下的這個地球更加堅實,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應該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正確方向,堅持同舟共濟……”這是中國對人類文明走向作出的戰略思考。
“各國同舟共濟、和衷共濟,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這是中國對構建命運共同體這個宏大課題給出的“中國方略”。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國際關係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推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中國外交內涵更加豐富,格局更加寬廣。
難忘積雪及膝的莫斯科。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的第一站,中俄兩國元首在克裏姆林宮展開長達8個小時的坦誠、務實、投契的會談,就加強中俄全方位戰略協作達成重要共識。此後,習近平同普京一年內又4次會晤。俄方宣佈自2013年起25年內逐步實現每年對華供應4600萬噸石油,中俄簽署東線天然氣供氣框架協議,長江中上遊地區同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地區合作機制正式啟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關係始終在高位運行,政治互信更加牢固,相關領域合作取得新的突破。
熱浪灼人的加利福尼亞。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安納伯格莊園舉行全球矚目的“非正式會晤”,前後進行了長達8小時的戰略溝通。兩國元首達成“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共識,向國際社會釋放了推進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繁榮的積極信號。“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從這次歷史性、戰略性、建設性的會晤起步,中美保持高層交往和戰略對話,不斷譜寫中美“跨越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
難忘漸入佳境的中歐合作。一年間,多位歐洲領導人先後訪華;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習近平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深入交談,巧喻“牛頓力學三定律”,強調保持合作慣性、提升合作加速度、減少反作用力;中歐雙方發表《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啟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提出2020年中歐貿易規模提升至1萬億美元的目標……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取得新發展,各領域務實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21世紀國際關係大棋局中,要打破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對抗衝突的歷史魔咒,今天的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超越零和博弈、集團政治等思維方式,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係。
“出好棋,下先手棋。”在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征程中,中國的一系列外交新倡議新舉措日益引人矚目。中國同世界的關係經歷著更加積極的歷史性變化。
一年多來,經略周邊、開拓周邊,成為中國外交開局和佈局的突出重點。黨的十八大後,中央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中國同周邊21個國家開展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級別交往,基本實現高層交往全覆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中國和周邊多個國家的關係得到極大提升。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到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來自中國的這些構想和倡議得到眾多國家積極響應,地區經濟融合呈現出“多路推進,兩翼齊飛”的進取陣形,一幅更富活力、繁榮互利的周邊外交圖景正徐徐展開。
一年多來,堅持正確義利觀,習近平代表中國對發展中國家作出鄭重承諾。“政治上堅持正義、秉持公道、道義優先,經濟上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要找到利益的共同點和交匯點,有原則、講情誼、講道義,多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中國倡導並身體力行的正確義利觀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弘揚公平正義、增強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面鮮明旗幟。從提出“真、實、親、誠”的政策,到倡導建設更高水平的中拉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再到訪問東南亞、中東歐、中亞等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地區,中國以行動踐行不變的理念:永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
一年多來,中國宣示和平發展的國家戰略,也劃定維護國家利益的原則明確底線。上任僅兩個多月,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向國際社會發出清晰而堅定的信號:“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鮮明的中國方略、開放的中國胸懷、堅定的中國態度,2013年,中國以最大的誠意擁抱世界,世界也以最大的熱情關注中國。
在全球媒體的聚光燈下,中國成為持續閃亮的焦點。從首訪國家“路線圖”,分析中國領導人的“世界觀”,由中非“友誼和傳承之旅”,把脈中國外交新動向;在中美會晤對話中感受“中國與日俱增的全球大國意識”,或者就首次集中訪問中亞四國剖析“中國外交新思維”……第一時間迅速密集的報道,連篇累牘條分縷析的評論,這一年的世界,記錄下一個新興大國充滿活力的卓然風采,見證了社會主義中國開放包容的自信力量。
這真是令人感慨的歷史性變化。自鴉片戰爭以來,飽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始終以落後者的命運位居世界的邊緣。新中國60多年風雨兼程的偉大歷程,改革開放30多年追趕時代的不懈努力,一個發展中的東方古國用幾十年走過了別人兩三百年的路。國際地位的變化,國家實力的增強,讓“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有了更雄厚的底氣、更堅實的土壤。
中國擔當——內外雙修,兼善天下。在努力把自己事情辦好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向世界提供更多公共産品,為全球性挑戰和國際熱點問題的解決貢獻智慧和力量,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
政治學家曾論述大國的歷史使命,認為它們“命定要創造偉大和永恒,同時承擔責任和痛苦”。
伴隨著國力上升,國際社會對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發揮建設性作用有了更多期待。中國應該用怎樣的努力,創造這份偉大和永恒,承擔這份期待和責任?
“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絡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不斷擴大同各國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努力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
習近平這一宣示,深刻詮釋了中國外交戰略的內涵:一是作為一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努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對世界的重要貢獻;一是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過去一年,更加活躍的中國外交正是圍繞這兩個層面,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
改革開放35年來,舉世矚目的經濟社會發展,讓中國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然而,2013年的一段時間裏,伴隨産業結構調整,國際上一些人放出了“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
“7.7%的增長,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好的”“我們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立足點”“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
擺數字,講事實,説道理,習近平一次次借助國際舞臺表明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堅定決心。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主動減速以換取更好增長質量,通過深化改革突破發展瓶頸。這是對中國自身負責,也是對全世界負責,對人類社會的未來負責。
“一個經濟運行更穩定、增長質量更高、增長前景更可持續的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是長期利好的”“我們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各國創造更廣闊市場和發展空間”“增長動力從哪來?我的看法是,只能從改革中來,從調整中來,從創新中來”……
談改革,論發展,道未來,美麗的巴厘島,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發表《深化改革開放,共創美好亞太》的主旨演講,引起廣泛關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對中國是一個利好,對世界也是一個利好。”一年多來,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利用各種外事場合闡述改革藍圖,宣示中國信心,展示光明前景,讓外界看到同中國加強合作的巨大機遇。
事實是最好的説服。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最被看好的主要投資目的地。放眼未來,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5000億美元,出境人次超過4億……在國際金融危機陰雲未散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良好表現和光明前景,增添了國際社會的信心,提升起全球經濟復蘇的希望。它有力地證明了這樣的判斷:中國的機遇就是世界的機遇,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必將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正面外溢效應。
對內做好辦好自己的事,維護本國利益;對外推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大國應該是促進機制創新的推動者。金磚國家峰會上,積極推動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二十國集團峰會上,提出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等新理念,推動將中國政策主張寫入峰會成果文件;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推動儘快簽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商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協定,成立能源俱樂部,建立糧食安全合作機制;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提出亞太國家應謀求共同發展、堅持開放發展,推動創新發展,倡導聯動發展等政策主張……
一項項倡議、一條條主張,過去一年多來,習近平在多邊舞臺上的積極參與和努力,既增強了中國在國際經貿規則和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又體現了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利益,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大國應該是促進開放合作的發動機。“打開窗子,才能實現空氣對流,新鮮空氣才能進來。搞保護主義和濫用貿易救濟措施,損人不利己”“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不能‘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今天的中國不僅是開放型經濟的積極倡導者,更是負責任的踐行者。同冰島、瑞士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推動中澳、中韓等自貿區談判;推動同美國、歐盟商簽雙邊投資協定;推動達成“巴厘一攬子協定”,實現世貿組織成立18年來多邊談判的“零突破”……
一年多來,中國堅持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贏發展,同各國共擔風險,共享機遇,為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不懈努力,用行勝於言的以身示範,將中國擔當詮釋為經濟合作上的和諧共生。
大國應該是化解衝突對抗的助推器。針對巴以問題,邀請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幾乎在同一時間訪華,提出“四點主張”;針對朝核問題,同有關各方保持密切溝通,敦促各方保持冷靜克制,推動局勢緩和;伊朗核問題中,習近平在日內瓦談判前的關鍵時刻同伊朗總統魯哈尼通電話,為達成伊朗核問題第一階段協議發揮重要積極作用;推動敘利亞問題重回政治和外交解決軌道、以建設性態度促進阿富汗政治和解和經濟重建、向馬裏派出維和部隊……
過去一年多來,中國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參與全球事務,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的妥善解決作出重要貢獻。勸和促談,盡顯國際事務中化干戈為玉帛的中國擔當。
人類正處在一個嶄新的時代,變革國際體系、完善全球治理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呼聲。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需要這個世界的每一個成員為其注入新的能量。一年多來,中國領導人不斷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倡議,以國際政治領域日漸提升的影響力,為世界人民爭取和平發展的“空氣和陽光”。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治理體系十分重要的參與者、推動者和貢獻者。
中國魅力——大氣從容,待人以誠。當中國走到世界的聚光燈下,在國際舞臺上展現的自信坦誠的風采、靈活務實的姿態、樸實親民的氣質,熔鑄為中國魅力,折射一個底氣深厚、朝氣蓬勃、銳氣昂揚的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當中國航船邁向新的征程,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領導人會以什麼形象走上國際舞臺,又將向世界傳遞怎樣的精神氣質?
2012年12月5日,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後舉行的首場外事活動,是在這裡同來自16個國家的20位外國專家代表座談。
20位在華外國專家,是數十萬人的代表——中國人民沒有忘記他們為中國發展進步所作的貢獻和對中國人民的情誼。“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外國專家們功不可沒。”習近平誠懇地説,“今後我們願以各種形式繼續同大家進行交流。”
重情重義,以誠待人,中國人民從不忘記幫助過自己的朋友,也願意用同樣的胸懷對待他人。2013年的世界,看到了一個坦誠自信的中國、一個靈活務實的中國、一個樸實親切的中國。
“對待非洲朋友,我們講一個‘真’字”;“開展對非合作,我們講一個‘實’字”;“加強中非友好,我們講一個‘親’字”;“解決合作中的問題,我們講一個‘誠’字”。習近平首次出訪就來到非洲這片“充滿希望的大陸”,折射出了中國對發展中國家始終如一的兄弟情懷。
“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一直是非洲寶貴的夥伴,幫助我們不斷發展以及實現一體化目標。感謝這麼多年你們一直和我們在一起。”南非總統祖馬的動情之語,表達了非洲領導人共同的心聲。
為中剛友好醫院竣工剪綵,走訪哥斯達黎加農戶,出席特多瓦庫兒童醫院項目開工揭牌儀式,簽署一批有利於非洲國計民生的大項目……兄弟般的情誼,體現在仗義解囊的慷慨相助中,凝聚在真摯溫暖的關切裏。重信然諾的道德理念,急公好義的中國精神,在萬里之遙的世界另一邊,激起無盡迴響。
元首外交,歷來都是高層往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多來,秉持和平發展理念,身體力行,習近平以更加開放從容的姿態同各國開展友好交往,展現出睿智、坦誠、務實、親和的國際形象,增強了中國外交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贏得了各方普遍尊重。
從舉行“不打領帶”的莊園會晤,到多次就重要問題直接通話,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開創了中美領導人深入交流的新模式,交流的主題不僅是一般的雙邊關係、國際問題,更涉及治國理政理念。
“意氣相投”“很談得來”……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信任。四川蘆山地震,普京當天就給習近平發來慰問電,時隔兩天又打來電話,表達深切慰問;巴厘島上,獲悉恰逢普京61歲生日,習近平專門表示祝賀,並送上生日蛋糕和禮物……
從海南到墨西哥城再到聖彼得堡,習近平同墨西哥總統培尼亞一年之內三度會晤,友誼和互信不斷加深。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時,習近平了解到她喜愛中國文化,專門向她贈送了寫有唐詩的書法作品。
訪問中亞期間,習近平分別同四國領導人進行多次長時間一對一的坦誠深入交流。中亞各國領導人敞開心扉,就雙邊關係、治國理政經驗等深入交換看法。中哈元首同乘一架專機共進早餐、促膝長談;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坦巴耶夫舉行的家宴上,習近平穿上當地傳統服飾表達尊重……
習近平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界闡釋,什麼叫有原則、講情誼、講道義,什麼是真誠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發展。自信、靈活、樸實的“中國魅力”,增進著世界對於這個古老國家的認識。
人們發現,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中國都始終平等相待,注意傾聽。
2013年6月,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習近平為加勒比地區9國領導人舉行午宴,共敘友誼,共商合作,還分別同他們一一會談、會見。
人們發現,無論是閉門會談還是公開演講,中國都始終坦誠相待,充滿自信。
可以正襟危坐,也可以開懷暢談;可以據理力爭,也可以握手言歡,被外媒評價為“表現搶眼,該見就見、該談就談、該爭就爭”……習近平既堅持原則又靈活務實的外交風格,顯示出中國在國際關係舞臺上縱橫捭闔的自信和從容。
人們發現,無論是國事活動還是民間走訪,中國都始終敞開胸懷,親和友善。
從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到白髮蒼蒼的漢學家,出訪中,中國領導人廣泛接觸所到國各界人士,講故事,談文學,評歷史,論未來,説夢想。同巴西記者聊足球世界盃、笑談章魚保羅,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同青年學子緬懷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用斯瓦西裏語問候坦桑尼亞朋友,暢談《媳婦的美好時代》;走進哥斯達黎加的農家,談論咖啡種植、生産銷售,回顧自己在農村的青春歲月……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習近平用外界聽得懂的語言,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增進了到訪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
“大船必能遠航”“河有源泉水才深”“通往和平的方式只有和平”“朋友要老,好酒要陳”“金錢易得,朋友難求”……就地取材的當地諺語,拉近同聽眾的距離;“我當過農民”“我是一個足球迷”“我的家鄉陜西,就位於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樸實無華的個人經歷,讓人們的心貼得更近;藝術大師裏維拉、文學巨匠帕斯……隨口談及的文化名人,奇琴伊察、撒馬爾罕等古城遺址的拜訪,體現對異國文明的尊重;“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旁徵博引的詩詞,展示古老中國的深厚底蘊。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始終貫穿一條紅線,就是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對中國體制的自信,這樣的國家和民族才有未來。”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裏莫夫這樣説。從古老的東方出發,歷經滄桑的中華民族走出了一條不同於西方的現代化道路,穿越歷史長河、跨越浩瀚海洋,日益精彩的中國故事,贏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尊重。
一年多來,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風塵僕僕,活躍在宏大的世界外交舞臺,或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風雪,或頂著炎炎烈日,有時一天內不間斷工作18個小時……
這樣的情形令人難忘——克裏姆林宮裏,俄羅斯馬隊儀仗隊首次在這裡列隊歡迎外國元首;坦桑尼亞演講,30分鐘收穫30次掌聲。
這樣的細節感人至深——在土庫曼斯坦,從馬雷機場到“復興”氣田,1個多小時車程,沿途近10萬民眾身著節日盛裝,夾道歡迎中國貴賓;在非洲,有的國家的歡迎隊伍從機場一直延伸到下榻賓館。
這樣的評價發自肺腑——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高度評價中國在治國理政、推進改革和黨的建設方面採取的新舉措,認為“中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歷史將證明,中國共産黨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會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自信坦誠的風采、靈活務實的姿態、樸實親民的氣質,讓世界矚目的中國魅力,是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社會風尚、文化傳統的自然流露,是一個國家向世界敞開的博大胸襟。
統攬風雲天地闊,縱橫捭闔自從容——時間的車輪,已經跨入2014年。
從實現良好開局、佈局到全面深化佈局、著力循序推進,中國外交步入又一個新階段。
傾聽迴響:一年多來氣勢恢弘的外交開局,開啟了一個發展中大國積極融入世界的新紀元,一個古老東方大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新紀元。
展望未來,人們有理由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外交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同世界攜手,必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更加廣闊的空間,和平發展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人民日報記者 盧新寧 楊健 新華社記者 李斌 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