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溫家寶離京出訪老撾並將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峰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應老撾總理波松·布帕萬邀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9日下午乘專機離開北京,對老撾進行工作訪問,並出席在萬象舉行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

    陪同溫家寶總理訪問和出席會議的有: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雲南省省長秦光榮、國務院副秘書長、總理辦公室主任丘小雄和外交部部長助理何亞非。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老撾總理波松:老撾和中國雙邊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湄公河流域六國領導人將探討深化次區域經濟合作機制

    新華社萬象3月29日電(記者黃海敏 侯莉萍)老撾政府29日發佈一份新聞公報説,湄公河流域6國領導人以及亞洲開發銀行行長將出席在萬象舉行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與會者將在本次會議上重點探討加深經濟合作、實現次區域共同繁榮的有效措施。

    公報説,中國總理溫家寶、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撾總理波松、緬甸總理登盛、泰國總理沙馬、越南總理阮晉勇和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以及其他部分國際組織及特約貴賓將參加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定於3月30日至31日舉行,各國領導人及代表將討論加強互聯互通性以擴大次區域貿易市場、改善社會服務體系以及保護環境等諸多重大問題,並將回顧和總結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取得的成果及經驗,確定未來發展方向。

    1992年,在亞洲開發銀行推動下,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內的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6個國家共同發起了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機制,以通過加強各成員國間的經濟聯絡,促進次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老撾通訊社發表評論高度評價老中關係

    新華社萬象3月29日電(記者黃海敏)老撾巴特寮通訊社29日發表評論説,經過老撾和中國兩黨和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老中睦鄰友好與全面合作關係近年來穩步發展,為今後兩國關係的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評論説,老中兩國山水相連。在長期的民族獨立鬥爭中,老中兩國人民相互支持、互相幫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老中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

    評論強調,中國黨、政府和人民在老撾救國鬥爭事業中給予老撾黨、政府和人民以巨大的支持。這些寶貴的支持成為老撾人民奪取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如今,中國人民仍然為老撾的社會經濟建設提供幫助,為提高老撾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積極努力。老撾黨、政府和人民對中國人民長期以來給予老撾人民的幫助深表感謝並給予高度評價。

    評論指出,老中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有著共同的理想,都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兩國領導人保持經常性的互訪,促進了彼此了解和信任,為兩國友好關係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評論還指出,在國際事務及多邊合作框架下,老中兩國加強配合與協調。雙方一致同意促進兩國的民間交流,特別是青年組織的往來,為兩國友好關係廣泛而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背景資料:友好鄰邦——老撾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記者鄭昊寧)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是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界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全國面積約為23.68萬平方公里,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發源於中國的湄公河流經老撾西部。

    老撾總人口約為652萬(2007年7月),全國共有60多個部族,大致分為老龍族、老聽族和老松族三大民族。老撾85%的居民信奉佛教,通用老撾語。首都萬像是老撾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老撾歷史悠久,公元14世紀建立的瀾滄王國曾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家之一。老撾近代曾先後遭受法、日、美等國入侵,人民飽受戰亂之苦。1975年12月,老撾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萬象召開,宣佈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老撾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執政的人民革命黨是老撾唯一政黨。自1988年起,老撾開始推行革新路線,從而實現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近年來,老撾經濟發展較快。2001年至2005年,老撾經濟年均增長6.2%。2006年至2007年前6個月,老撾的經濟增長率達到7.6%,

    老撾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90%,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薯類、咖啡等。老撾水力資源豐富。森林面積約9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2%,出産柚木和紫檀等名貴木材。

    近年來,旅遊業成為老撾經濟發展的新興産業。老撾的瑯勃拉邦市、巴色瓦普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冊。

    中國與老撾山水相連,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兩國自1961年4月25日正式建交以來,雙邊關係穩步發展,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在經貿合作方面,兩國經貿關係不斷深入,合作領域不斷拓寬。2003年,中老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1億美元。2007年,中老雙邊貿易額達2.49億美元。

背景資料:月亮城——萬象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記者鄭昊寧)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的首都萬象,位於湄公河中游北岸的河谷平原上,隔河與泰國相望。由於城市沿湄公河岸延伸發展,呈新月形,因此萬象又有“月亮城”之稱。

    萬象面積約為3920平方公里,是老撾第一大城市。全市人口接近70萬。由於老撾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萬象因此終年高溫多雨,樹木長青。在老撾語中,萬象意為“檀木之城”,據傳此處從前多産檀木。

    萬象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14世紀以來曾經幾朝為都。自塞塔提臘國王16世紀中葉從瑯勃拉邦遷都於此後,萬象一直是老撾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萬象還是座佛教氣氛濃厚的城市,市內各種寺廟、古塔處處可見,主要佛寺有玉佛寺等。塔鑾是老撾最著名的佛塔,始建於1560年塞塔提臘國王統治時期,塔身高大雄偉,金碧輝煌。塔鑾後來歷遭毀壞,也歷經修葺,最終保存至今,成為萬象市的標誌和東南亞重要名勝古跡之一。塔鑾廣場是萬象最大的廣場,規模僅次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每年11月,這裡都會舉行盛大的塔鑾廟會。

    萬象的另一個標誌性建築是凱旋門。它位於萬象中心大道中央,為紀念老撾反殖民戰爭的犧牲者而建,遠看很像巴黎的凱旋門。它由法國工程師設計,1969年完工。與法國巴黎的凱旋門不同的是,這座凱旋門的頂層加了一層佛塔頂,展現出老撾傳統民族文化藝術的魅力。

    目前,萬象已經成為國際聞名的旅遊城市,旅遊業也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産業,並帶動了整個萬象省的旅遊業和經濟發展。萬象的編織及金銀首飾工藝也頗有名氣。老撾的主要大專院校多集中于萬象。

綜述:老撾經濟在革新中持續發展

    新華社萬象3月29日電(記者淩朔 黃海敏)自1986年實行經濟革新政策以來,老撾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經濟增長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近5年來,老撾經濟增長速度平均達到6.2%。目前,在老撾政治、社會穩定和對外交往密切的大背景下,其經濟保持持續增長態勢,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改善。

    老撾是內陸國,經濟受自然環境制約影響較大,加上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産落後,對進口依賴過重,曾一度成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1986年,老撾人民革命黨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摒棄了閉關自守的觀點,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特別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提出經濟革新的目標。四大之後,經過十多年發展,老撾經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特別是從上世紀末開始,老撾政府重視發展農業生産,積極推動生産進口替代産品和出口創匯項目,同時大力發展旅遊業,老撾經濟獲得極大改觀。

    2001年,老撾人民革命黨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制定了五年、十年和二十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出了加快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的階段性奮鬥目標。2005年老撾的經濟增長達到7.2%,2006年達到7.5%,去年達到8%。在2000年至2005年間,老撾出口總額達18.3億美元。在旅遊業方面,老撾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遊觀光客,2000年到老撾觀光的遊客為73萬人次,2007年則達到了160萬人次。

    此外,老撾還大力發展交通系統,積極利用區位優勢拓展樞紐作用。目前,老撾正在建設東盟地區運輸通道,以期發展成為地區交通樞紐國家,從而加強與東盟鄰國的聯絡與合作。

    在電力方面,老撾立志發展成為區域電力供應中心。目前,老撾已擁有十多個水電站,發電總量超過16億千瓦時,不僅滿足國內需求,而且還向泰國等國出口。此外,政府還在偏遠山區利用太陽能發電以滿足當地居民需求。

    在礦業方面,老撾積極利用豐富資源吸引外商投資並取得良好成效。老撾目前最大的礦業投資項目是位於沙灣拿吉省西伯的金銅礦,總投資2.3億美元的銅礦已于2005年3月開始運營生産,預期年均産量為6萬噸。該項目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貢獻巨大。

    2007年,老撾金融形勢繼續保持穩定,通貨膨脹率僅為4.1%,為10年來最低值。2008年,老撾人民革命黨及老撾政府提出將繼續保持國家金融形勢穩定,增加銀行儲蓄存款,擴大信用貸款,繼續推動銀行業的發展壯大和現代化,為2010年建立證券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鏈結
· 三部門發佈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國家報告
·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走廊建設將加強合作與發展
· 中國一貫重視並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
·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成果顯著 前景日顯廣闊
· 我國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農業領域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