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鄉心五處同
——溫家寶總理與美國華文媒體和港澳媒體負責人座談側記
新華社紐約9月22日電(新華社記者趙承 廖雷 人民日報記者丁剛)又逢月圓中秋日,喜聞親人故鄉來。
9月22日,當地時間上午10時40分許。紐約華爾道夫飯店翡翠廳,玫瑰爭艷、百合飄香。溫家寶總理與華文媒體和港澳媒體負責人圍坐在長條桌旁,再度聚首,傾心交流。
此時,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玉兔東升,人們正沉浸在中秋佳節的喜慶當中。
頭天晚上,剛到紐約的溫家寶總理只睡了三個小時。他對大家説,一想起海外華僑華人的不易,就難以入眠,感慨萬千:“一夜鄉心,五處皆同。海外華僑華人立足不易、生存不易、發展不易、思鄉更不易。我向你們並通過你們向全體在美華僑華人、向海外五千多萬華僑華人致以中秋節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
溫家寶總理充滿親情的話語,讓在場的人們心中頓時涌起濃濃的思鄉之情。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中秋月圓團圓日,何處遊子不思親?
兩年前,也是在金秋9月,溫家寶總理在紐約出席聯合國會議期間,曾在這裡與他們對話交流,當時的情景讓很多人記憶猶新。如今,當他們得知溫總理要到紐約出席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和第65屆聯大一般性辯論,而且會前要再次與他們交流時,華僑華人迫不及待地在紐約唐人街打出了橫幅:迎國慶、迎總理、迎親人。
他們甚至希望溫總理能到紐約唐人街去看一看。看一看唐人街的中國食品店、點心屋的各式月餅、中秋橫幅,聽一聽悠揚絲竹——那月餅,那絲竹,分明就是一根牽著遊子的線,是一座連著故鄉的橋。無論風箏飛得再高再遠,也飛不出故鄉的胸懷;無論橋伸展得再長,總連著橋這邊的遊子和橋那端的祖國。
“今天的座談會可以活潑一些,讓更多的人發言。畢竟,我們之間的交流不需要像剛才我與美國經濟、學術界人士座談那樣通過翻譯。”溫家寶的話讓大家會心地笑了起來。
《僑報》、美國中文電視、鳳凰衛視、《世界日報》、《星島日報》、美國華語電視、《明報》等,這些在北美地區有影響的華文媒體負責人齊聚一起。他們關心祖國的發展,關心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利用這個寶貴的機會,向溫家寶總理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如何看待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如何消除美國和西方對中國發展的疑慮?怎樣看待美國近一個時期在中國臨海一系列的動作?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之後還有什麼後續行動等等,溫家寶總理一一作了回答。
海外華僑華人關心中國的發展,中國總理同樣牽掛著他們。
溫家寶總理深情地説,大家都生長在一棵樹上。我常想起艾青的一段詩:在泥土的覆蓋下,他們的根伸長著,在看不見的深處,他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
談起了一些華僑華人在海外“蝸居”的不易,溫家寶引用了一句古詩: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他説:“家鄉的山和水,都在你們的眼下,都在你們的心裏。一聲寒雁,喚起的是家鄉父老兄弟的親情。”
《星島日報》最近組織一個華僑大學生尋根團,到中國學習交流,反應強烈。《星島日報》美東版總經理何力説,華僑子弟到中國尋根的熱情越來越高,是否可以在華僑子弟教育和交流上提供幫助?
溫家寶回答説,華僑華人想家,孩子們更想家。我們歡迎華僑子女回國上學,國家已經明確,對華僑子女回國上學給予優惠照顧。我們要讓所有願意回國上學的孩子都有學上,而且上好學。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中外交流的擴大,全球漢語熱不斷升溫,海外華文媒體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美國華語電視董事長劉恕説,您對美國華文媒體有什麼期望?溫家寶回答道:華文媒體肩負著宣傳中國和中美友好關係的重大責任,肩負著宣傳祖國統一大業的重大責任,肩負著傳播中華文化的重大責任,肩負著教育青年的重大責任。一定要用心努力把華文媒體辦好,辦出特色,辦得讓人喜歡。
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溫總理從大洋彼岸而來,帶來了祖國13億人民對5000萬海外華僑華人的問候與祝福。溫總理飛越太平洋,向世界展示了一個真實的中國,真誠的中國,真情的中國。衷心的祝福,真誠的交流,隨著網絡電波,飛越千山萬水,溫暖著每一個身處異鄉的華人的心。
“要堅持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精神,靠自己的奮鬥在駐在國站穩腳跟,融入社會,以求發展。歡迎華僑華人多回家看看,祖國和家鄉的親人們想念你們。無論走到哪,你們的根總是和祖國這棵大樹的根連在一起。”
這是溫家寶總理的深情寄語,也是億萬人民的衷心祝福。
同根同祖,血濃于水。海水悠悠,隔不斷患難與共的血肉之情。中華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助力。身穿對襟中式服裝的《僑報》總裁謝一寧説:“我們與溫總理一起度過了一個終身難忘的中秋節。”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