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新中國60週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1日   來源:統計局網站

    三、經濟結構實現由低級到高級、不均衡到相對均衡的巨大調整,經濟發展的協調性明顯增強

    建國初期,我國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産業結構以農業為主,所有制結構單一,分配絕對平均主義,城鎮化水平很低,地區發展不協調。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伴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結構在逐步改善中趨向合理和優化。

    産業結構基本實現由農業為主,向一、二、三次産業協同發展的轉變。建國初期,我國基本上是個農業國,農業在經濟中佔居主要地位,1952年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51%。60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十分重視産業協調發展問題,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增強,工業和服務業快速發展。1952-1978年,隨著“重點發展重工業”戰略的實施,工業佔比迅速提高,到1978年,工業佔比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44.1%,而農業佔比則由51%下降到28.2%。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産業繼續快速發展,第三産業也得到大力促進。到2008年,第一産業由1978年的28.2%下降為11.3%,第二産業由47.9%上升為48.6%,第三産業則由23.9%大幅上升至40.1%。

    工業結構實現了從門類簡單到齊全,從以輕工業為主到輕、重工業共同發展,從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導,向勞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共同發展的轉變。建國初期,我國工業基礎薄弱,基本上以農副産品加工和採掘業為主,且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工業整體水平很低。經過60年的建設,工業結構門類逐步齊全,鋼鐵、有色、電力、機械、輕紡、食品等工業部門逐步發展壯大,一些新興的工業部門如航空航天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等也從無到有,迅速發展起來。目前我國已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聯合國産業分類中所列的全部工業門類我國都有。一個行業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已經形成。輕、重工業關係逐步趨於協調。1949年輕重工業比重為73.6:26.4,此時的工業主要為手工作坊,且以勞動密集型為主。1978年,輕重工業比重儘管有了很大變化,為43.1:56.9,重工業佔比已經高於輕工業,但技術含量不高,仍以勞動密集型為主。改革開放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後,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機械電子工業、石油化學工業、汽車製造業、航空航天工業等為主體的重化工業加快發展,工業內部結構向更高層次演進。2008年,輕、重工業比重分別為28.9%和71.1%,重工業佔比大幅上升,高技術産業、大企業、企業集團不斷強化,企業組織結構明顯改善,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企業得到迅速發展壯大,為工業經濟由大變強奠定了基礎。

    所有制結構經歷了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到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歷史性轉變。建國以後特別是“文革”期間,與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相適應,全民所有制經濟和集體所有制經濟佔絕對優勢,基本上沒有非公有制經濟。改革開放後,隨著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及所有制理論認識的重大飛躍,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到2008年,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下降到28.3%,集體企業佔2.4%,非公企業比重上升到65.6%。城鎮國有和集體單位從業人員佔全部城鎮從業人員的23.5%。

    分配結構實現從絕對平均主義到以按勞分配為主、資本和技術等收入為輔的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轉變。建國初期到1978年,國家、企業和居民三者分配關係表現為“國家得大頭、企業得中頭、個人得小頭”,居民收入分配則實行絕對平均主義。改革開放後,這種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逐步發生改變,資本、土地、技術與勞動共同成為分配要素,而且資本、土地和技術參與分配的比重不斷提高。2008年,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中,工薪收入佔66.2%,比1990年下降9.6個百分點;經營凈收入佔8.5%,財産性收入佔2.3%,轉移性收入佔23%,分別比1990年提高7.0、1.3和1.3個百分點。2008年,在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佔38.9%,比1985年提高20.8個百分點;家庭經營性收入佔51.2%,下降23.2個百分點;財産性收入從無到有,已佔到3.1%。

    城鄉結構經歷了以城鄉分割到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轉變。建國初期,我國城鎮化水平很低,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僅為10.6%。由於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制度的藩籬,城鄉之間生産要素不能自由流動,工農業産品不能平等交易,城鄉之間處於嚴格的分割狀態。此後至1978年,隨著國家對工業投入的增加,城鎮人口比重緩慢上升,1978年達到17.9%。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工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使城鎮化進入加速發展時期,2008年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比建國初期上升了35.1個百分點,年平均上升0.6個百分點。其中1978年到2008年年平均上升0.9個百分點。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提高了吸納就業的能力,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的比重從1952年的12.0%上升到2008年的39.0%。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2008年,我國農村公路里程達到172萬公里,全國通公路的鄉(鎮)佔全國鄉(鎮)總數的99.2%。已通電話的行政村比重達99.7%。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區域結構實現了由低水平不協調到各具優勢、協調發展的轉變。建國初期,由於歷史、地理位置及經濟基礎等原因,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1952年,東部地區工業總産值佔68.3%,而中、西部分別只佔21.3%和10.4%。此後,我國實行區域均衡發展戰略,通過計劃手段配置資源,工業佈局由沿海逐步向內地推進,中、西部與東部的差距逐步縮小。1978年,東部地區工業總産值佔比下降到59.2%,而中、西部分別上升到25.1%和15.7%。改革開放以來,按照鄧小平同志關於“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和“兩個大局”的戰略思想,我國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東部與中西部的差距重又拉大,2000年,東部地區工業總産值佔比比1978年上升了10.5個百分點,中、西部則分別下降6.3個和4.2個百分點。但在新的世紀,我國政府相繼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戰略決策,東部與中西部的差距逐步縮小,2008年,東部地區佔比68.9%,比2000年降低0.8個百分點;中部佔比19.0%,提高0.2個百分點;西部佔比12.1%,提高0.6個百分點。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