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四、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重點

    (一)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

    推進面向“三農”的信息服務。利用公共網絡,採用多種接入手段,以農民普遍能夠承受的價格,提高農村網絡普及率。整合涉農信息資源,規範和完善公益性信息仲介服務,建設城鄉統籌的信息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適用的市場、科技、教育、衛生保健等信息服務,支持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合理有序流動。

    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産業。促進信息技術在能源、交通運輸、冶金、機械和化工等行業的普及應用,推進設計研發信息化、生産裝備數字化、生産過程智慧化和經營管理網絡化。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推動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業的改造。推動供應鏈管理和客戶關係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業信息化。

    加快服務業信息化。優化政策法規環境,依託信息網絡,改造和提升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網絡增值服務、電子金融、現代物流、連鎖經營、專業信息服務、諮詢仲介等新型服務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

    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率先發展知識密集型産業。引導人才密集、信息化基礎好的地區率先發展知識密集型産業,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加快東部地區知識和技術向中西部地區的擴散,創造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局面。

    (二)推行電子政務

    改善公共服務。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業為對象、以互聯網為基礎、中央與地方相配合、多種技術手段相結合的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重視推動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延伸到街道、社區和鄉村。逐步增加服務內容,擴大服務範圍,提高服務質量,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

    加強社會管理。整合資源,形成全面覆蓋、高效靈敏的社會管理信息網絡,增強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協同共建,完善社會預警和應對突發事件的網絡運行機制,增強對各種突發性事件的監控、決策和應急處置能力,保障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強化綜合監管。滿足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規範監管行為的需求,深化相應業務系統建設。圍繞財 政、金融、稅收、工商、海關、國資監管、質檢、食品藥品安全等關鍵業務,統籌規劃,分類指導,有序推進相關業務系統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信息共享,促進部門間業務協同,提高監管能力。建設企業、個人徵信系統,規範和維護市場秩序。

    完善宏觀調控。完善財政、金融等經濟運行信息系統,提升國民經濟預測、預警和監測水平,增強宏觀調控決策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三)建設先進網絡文化

    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網上傳播。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快推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作品的數字化、網絡化,規範網絡文化傳播秩序,使科學的理論、正確的輿論、高尚的精神、優秀的作品成為網上文化傳播的主流。

    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務。鼓勵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等行業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文化産品質量,增強文化産品供給能力。加快文化信息資源整合,加強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務體系,將文化産品送到千家萬戶,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

    加強互聯網對外宣傳和文化交流。整合互聯網對外宣傳資源,完善互聯網對外宣傳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互聯網對外宣傳工作整體水平,持續提升對外宣傳效果,擴大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建設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倡導網絡文明,強化網絡道德約束,建立和完善網絡行為規範,積極引導廣大群眾的網絡文化創作實踐,自覺抵禦不良內容的侵蝕,擯棄網絡濫用行為和低俗之風,全面建設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

    (四)推進社會信息化

    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續推進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發展多層次、交互式網絡教育培訓體系,方便公民自主學習。建立並完善全國教育與科研基礎條件網絡平臺,提高教育與科研設備網絡化利用水平,推動教育與科研資源的共享。

    加強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建設並完善覆蓋全國、快捷高效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增強防疫監控、應急處置和救治能力。推進醫療服務信息化,改進醫院管理,開展遠程醫療。統籌規劃電子病歷,促進醫療、醫藥和醫保機構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支持醫療體制改革。

    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多層次、多功能的就業信息服務體系,加強就業信息統計、分析和發佈工作,改善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政策諮詢服務。加快全國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務質量。

    推進社區信息化。整合各類信息系統和資源,構建統一的社區信息平臺,加強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區服務。

    (五)完善綜合信息基礎設施

    推動網絡融合,實現向下一代網絡的轉型。優化網絡結構,提高網絡性能,推進綜合基礎信息平臺的發展。加快改革,從業務、網絡和終端等層面推進“三網融合”。發展多種形式的寬帶接入,大力推動互聯網的應用普及。推動有線、地面和衛星等各類數字廣播電視的發展,完成廣播電視從模擬向數字的轉換。應用光電傳感、射頻識別等技術擴展網絡功能,發展並完善綜合信息基礎設施,穩步實現向下一代網絡的轉型。

    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務制度。加快制度建設,面向老少邊窮地區和社會困難群體,建立和完善以普遍服務基金為基礎、相關優惠政策配套的補貼機制,逐步將普遍服務從基礎電信和廣播電視業務擴展到互聯網業務。加強宏觀管理,拓寬多種渠道,推動普遍服務市場主體的多元化。

    (六)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建立和完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體系。加快人口、法人單位、地理空間等國家基礎信息庫的建設,拓展相關應用服務。引導和規範政務信息資源的社會化增值開發利用。鼓勵企業、個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參與信息資源的公益性開發利用。完善知識産權保護制度,大力發展以數字化、網絡化為主要特徵的現代信息服務業,促進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發揮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對節約資源、能源和提高效益的作用,發揮信息流對人員流、物質流和資金流的引導作用,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加強全社會信息資源管理。規範對生産、流通、金融、人口流動以及生態環境等領域的信息採集和標準制定,加強對信息資産的嚴格管理,促進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及時處理、安全保存、快速流動和有效利用,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優先領域的信息需求。

    (七)提高信息産業競爭力

    突破核心技術與關鍵技術。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強化集成創新,突出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選擇具有高度技術關聯性和産業帶動性的産品和項目,促進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産學研用結合,實現信息技術關鍵領域的自主創新。積聚力量,攻克難關,逐步由外圍向核心逼近,推進原始創新,力爭跨越核心技術門檻,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

    培育有核心競爭能力的信息産業。加強政府引導,突破集成電路、軟體、關鍵電子元器件、關鍵工藝裝備等基礎産業的發展瓶頸,提高在全球産業鏈中的地位,逐步形成技術領先、基礎雄厚、自主發展能力強的信息産業。優化環境,引導企業資産重組、跨國並購,推動産業聯盟,加快培育和發展具有核心能力的大公司和擁有技術專長的中小企業,建立競爭優勢。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勵運營企業和製造企業聯手拓展國際市場。

    (八)建設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全面加強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堅持積極防禦、綜合防範,探索和把握信息化與信息安全的內在規律,主動應對信息安全挑戰,實現信息化與信息安全協調發展。堅持立足國情,綜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風險,確保重點,優化信息安全資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重點保護基礎信息網絡和關係國家安全、經濟命脈、社會穩定的重要信息系統。加強密碼技術的開發利用。建設網絡信任體系。加強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建設和完善信息安全監控體系,提高對網絡安全事件應對和防範能力,防止有害信息傳播。高度重視信息安全應急處置工作,健全完善信息安全應急指揮和安全通報制度,不斷完善信息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從實際出發,促進資源共享,重視災難備份建設,增強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的抗毀能力和災難恢復能力。

    大力增強國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積極跟蹤、研究和掌握國際信息安全領域的先進理論、前沿技術和發展動態,抓緊開展對信息技術産品漏洞、後門的發現研究,掌握核心安全技術,提高關鍵設備裝備能力,促進我國信息安全技術和産業的自主發展。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增強國民信息安全意識。不斷提高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能力、基礎支撐能力、網絡輿論宣傳的駕馭能力和我國在國際信息安全領域的影響力,建立和完善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的長效機制。

    (九)提高國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隊伍

    提高國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強化領導幹部的信息化知識培訓,普及政府公務人員的信息技術技能培訓。配合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組織志願者深入老少邊窮地區從事信息化知識和技能服務。普及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信息化知識和技能普及活動,提高國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

    培養信息化人才。構建以學校教育為基礎,在職培訓為重點,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結合,公益培訓與商業培訓相互補充的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鼓勵各類專業人才掌握信息技術,培養複合型人才。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