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城市棚戶區改造見聞一:群眾路線贏得和諧拆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1-27 07:1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編者按: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在東河區北梁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用改革的辦法,將以往的“政府引導”拆遷轉變為“政府主導”拆遷,避免了開發商“與民爭利”的流弊。同時,包頭市委市政府將“人本情懷”貫穿到棚戶區改造各個環節,組織2000多名黨員幹部進駐棚戶區做好動遷工作,“實打實”走“群眾路線”,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也為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鮮活經驗。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26日電(新華社記者賈立君)“閨女再也不用睡沙發了,22歲的大姑娘,終於有了自己的床。”1月23日喜遷新居的馬瑞卿倚在女兒的臥室門口,本來微笑著的她,突然熱淚盈眶:“今天我們一家三口,終於圓了新房夢。”

今年50歲的馬瑞卿,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城市棚戶區——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北梁棚戶區改造工程受益者之一。“住新房”,是北梁幾代人最大的夢想。但此前,他們的美夢在一次次希冀之後悄然破滅。如今,基層黨政部門踐行“群眾路線”,破解“拆遷難題”,北梁人走向新生活,也探索出中國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又一新經驗。

1年搬遷3萬人成效勝於前10年

北梁,是明清兩代“走西口”人創建的“老包頭”居民聚居地。在這片“七溝八梁”、地勢忽高忽低、平房密密匝匝的13平方公里土地上,長期居住有12.4萬人,90%以上房屋是超過50年的土木結構危舊房,人均住宅面積不足15平方米,往往幾代人擠在一個屋裏,七成以上居民無固定收入。加之供熱、下水、燃氣等設施一片空白,平均400人共用一所旱廁,群眾生活極為不便。

儘管當地政府2003年就著手對這裡進行改造,但拆遷矛盾突出,甚至發生過居民自焚惡性事件,截至2012年底累計才安置居民2.86萬人,加上“自尋出路”搬離的6000多人,尚有8.9萬人的蝸居困境難以破解。

2013年2月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在包頭主持召開棚戶區改造現場會時指出,棚改是城鎮化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是破解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關鍵舉措。不能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低矮的棚戶區。這種二元結構不消除,城鎮化的質量就無從談起。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對棚戶區百姓來講,棚改是天大的事,政府就要順民意,辦實辦好這件事,使群眾從“憂居”到“宜居”。

包頭市副市長高志勇介紹,為了落實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自治區黨委、政府把北梁棚戶區改造作為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重點工程,市裏則把其作為“頭號民心工程”精心來抓,去年就安置了居民1.3萬戶、3.1萬人,“超過此前10年的工作成效”,且未出現一起群訪事件、未發生一起治安案件,實現了“和諧拆遷”。

政府主導搞拆遷居民參與定方案

拆遷,是近年全國性大難題。北梁的拆遷,因困難群眾多而難上加難,這也正是馬瑞卿一家曾兩次與“新房夢”失之交臂的緣由。

1996年包頭髮生6.4級強烈地震,馬瑞卿19平方米的平房受損,政府“震後重建”新樓中,她家本可享受60平方米的産權房,但需繳1萬元安置費,夫婦倆都是下崗工人,沒錢,被安置在北梁財神廟社區一間21平方米平房內。2006年商業拆遷時,她家只需繳3.6萬元便可購買68平方米新樓房,又因無錢而作罷,被安置在北梁黃土渠社區一間17平方米的平房內。

三處舊房,在馬瑞卿心裏埋下對女兒一生的愧疚——孩子剛懂事時起,就在沙發上睡,她和丈夫睡一張1.5米寬的雙人床。如今,女兒在讀大學四年級,“從來沒敢把同學帶回家”。這次,舊居和一個小涼房折算了7萬元補償款,她用6萬元買了50平方米已裝修好的保障房,一分錢沒花,還倒找了1萬元。

“棚戶區改造這樣的民生大事,一定得由政府主導搞拆遷。”包頭市委書記王中和説,以往“政府引導,企業運作”方式下,房價較高,開發商“暗箱操作”導致諸多矛盾難以化解,“經驗告訴我們,政府決不能‘規劃了事’,並要全程掌舵。”

由“政府引導”到“政府主導”,一字之差,凸顯了“不與民爭利”的主旨。這是2013年正月初九、即2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會確立的北梁棚改指導精神。兩周後的3月1日,市裏《致北梁棚戶區廣大居民的一封信》,拉開了這項工程的序幕。信中承諾:“先安置,後拆除”,“堅決做到陽光操作、公開透明”。

接著,在北梁群眾將信將疑中,市裏從各旗縣區和機關單位抽調的2167名黨員幹部,挨家挨戶開始摸底調查。歷時一個半月,完成了房屋面積和産權、居民安置意願等37項基本情況,並創建了微機管理數據庫平臺,進行公示。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本著“讓群眾説了算”的原則,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顧問、專業技術人員、居民代表召開了5次聽證會,收集整理上百條意見和建議,制定徵拆方案。市裏又召開40多次專題會議反復修改,得到90%以上的居民同意後,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頒布實施“房屋徵收補償方案”。

方案最大的亮點是,不讓“人等房”,先啟動棚戶區外的數個安置房建設工程,再徵收舊房;新房共有50至90平方米四種戶型,堅持“徵一還一”原則,按照市場行情確定了各類舊房的補償價格;對原住房面積低於25平方米的住戶,給予50平方米廉租房保障;“一房多代”、“一房多戶”、低保戶、老年人等困難群體,均可享受每平方米月租金1元的廉租房;原住房面積在25至50平方米的住戶,給予65平方米的安置房保障,其中50平方米的産權歸居民,剩餘面積以成本價購買。

“盡最大可能讓群眾得實惠”的同時,方案拒絕個別群眾不合理的訴求——摸底通告發佈後的違章建築,一律不予補償並依法拆除。

踐行“群眾路線”幹部爭當“勤務員”

拆遷之難,難在操作過程的公平公正,難在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2013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全黨上下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此時,北梁入戶摸底工作剛剛完成,地方黨委政府敏銳地意識到,中央這一精神正是新時期拆遷工作的有力“抓手”。

在“以人為本”、“實打實”服務群眾方針指引下,現場指揮部在北梁劃片建立123個黨支部和居民小組,把2000多名黨員幹部分派到各小組“包戶”,搞動員搬遷工作。同時,發動群眾推選出他們信任的居民代表809名,全程跟蹤監督、參與搬遷安置工作。

浩大的徵遷工作運轉前,現場指揮部制定了系列幹部考核管理制度,嚴格要求大家“公開、公平、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條龍、全方位”為群眾服務到底,並組織人事、監察、審計等部門全面推進動遷工作。對於群眾提出的問題及時解決“不過夜”;對於鄰里之間、家庭內部矛盾與糾紛,由入駐棚戶區的20多個公檢法司站“一線調解”。“處處有章可循,事事有法可依。”較完善的制度,促使廣大幹部放棄節假日,爭相承擔任務、比著趕超進度,直至伸手幫助一個個家庭搬入新居。

“戶戶有人盯,家家有人幫。”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雷厲風行、幹部親民作風,給孫耀成老人留下深刻印象:“幾乎所有的手續都是包戶幹部跑前跑後,像‘勤務員’一樣幫我辦理的,他們忙得連一口水都顧不上喝,人們都説居民成了‘掌櫃的’,幹部成了‘跑腿的’。”

北梁群眾告訴記者,過去拆遷矛盾多,主因是政府沒有把工作做細,“一碗水端不平”,居民意見得不到尊重。他們交口稱讚這一棚改工作做得漂亮的同時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幹部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在這裡已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惠民成果”。目前,住進新房的居民全家其樂融融,忙著採購年貨,準備在新居過好第一個春節;而尚未安置的群眾則盼望著早日搬遷。

“北梁棚改措施,解決了當前兩大社會難題。”內蒙古日報社社長王開感慨道:一是成功破解了拆遷矛盾;二是辦成了“群眾滿意”的大事。

東河區區委書記賀海鈞表示,有群眾的支持,他們有信心將“四年工程三年完成”,讓民生工程早日造福全體北梁人。

責任編輯: 李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