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代表委員追問三大公共資金“去哪了”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4 13:1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歐甸丘 周琳 淩軍輝)一直以來,一些公共資金去向不明廣受詬病。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審計廳副廳長李心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時表示,今年將專項審計社會撫養費,邁出破冰之步。

    事實上,變身“神秘資金”的何止社會撫養費?20億公交卡押金、上萬億房屋維修基金……這些資金幾乎都收得爽快明白、用得糊塗、花得艱難,錢都花哪兒去了?

    鉅額資金在哪?誰管著?

    “社會撫養費收了多少?在哪?誰管著?恐怕是一筆糊塗賬。”全國政協委員王名説,“且不説歷年來徵收了多少,能不能把目前還沒有花掉的數額告訴我?”

    打著社會公共利益旗號,大張旗鼓徵收費用,卻沒有坦然向公眾曬出一筆明細賬,類似資金實在不算少數。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公交卡發行總量已經超過1.8億張,各地押金標準在10元至30元不等,押金總額在18億元至54億元之間。

    全國政協委員朱徵夫説,收費押金這類“暫存款”的收益法律上應歸老百姓,“不僅錢和利息不知道去哪兒了,這兩年老百姓一再呼籲,可退卡點仍少得可憐,想退卡不是沒地退,就是太遠。”

    “收費時多多益善,被追問去向卻支支吾吾。”全國政協委員劉紅宇説,公眾的錢一旦放進“有關單位”的口袋,似乎就成了一塊被吞下肚的“肥肉”,再也見不到蹤影。

    再以公共維修基金為例,儘管是業主集體的錢,但資金管理部門鮮有主動及時向業主告知結余、受益、用途等信息。

    全國人大代表張元貴説,這筆鉅額資金不僅“去向成謎”,使用更是“難上加難”,門檻太高、程序繁瑣,有的物業公司派專人跑了兩三年,也沒鬧明白這個房屋的“養老錢”到底存哪了。

    去向裏有多少“不能説的秘密”?

    對資金去向的追問,近年來常現于報端。然而面對質疑,有關部門的“託詞”卻有點“敷衍了事”。不少代表委員直言,收費之所以去向成謎,卻是源於過程中“不能説的秘密”,部門給出的很多理由也站不住腳。

    --“成本核算説”:多年巋然不動,一炒“立馬下調”。

    多個公交卡管理單位稱,押金是為了覆蓋公交卡本身的成本及稅費等。廣州多年前一直沿用30元押金的標準,2012年代表委員和媒體一質疑,標準迅速降至20元,下降的10元錢也陸續退還。

    朱徵夫委員説,本來應由各省級人民政府制定押金管理辦法,可十幾年來基本巋然不動。一經媒體追問,押金立馬下調,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上繳國庫説”:收上來做“金庫”,挪出去當“他用”?

    被追問社會撫養費去向時,有關部門稱,社會撫養費及滯納金全部上繳國庫,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

    而在審計署報告中,動輒千萬元級的挪用、遲繳現象多次出現。部分地區利用社會撫養費私設“小金庫”,隨意用於餐費等事項。深圳甚至有計生幹部私吞560萬社會撫養費被抓,稱這些錢被“打牌輸掉”了。

    --“方便使用説”:躺在賬戶睡大覺,想提你得等一年?

    北京市自從1998年實行“公維”基金制度以來,截至2013年底,這筆錢累計金額約達到350億元,使用額約8億元,基金使用比例僅為2.3%。

    張元貴代表質疑,放在活期賬戶本意是方便使用,可鉅額資金躺著“睡大覺”,甚至“縮水”;想用時審批還難上加難,動輒跑上一年半載,這難道不是在浪費公眾的財富嗎?

    資金去向何時不再“躲貓貓”?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出臺多年,可這些神秘資金的來源、去向、保值增值情況,卻依然和我們“躲貓貓”。信息公開如同擠牙膏般擠一點、來一段,不能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王名委員建議,應把歷年徵收的社會撫養費轉用到幫助失獨家庭,並建立公開透明的機制,比如將這些錢納入公募基金會的管理範圍。“這些錢來自於民,老百姓有權知道它們在哪、用於何處了。”

    “全覆蓋監管,就是要去除這些漏項和死角。”劉紅宇委員説,要從立法出發,通過預算法等法律的修改,將其納入到人大的監督視野中,杜絕腐敗窩點。對於民意特別聚焦、公眾特別關心的重要資金,還應實現獨立核算,單獨列支明細。

    朱徵夫委員説,不僅要追問這些錢往哪兒去了,從標準的制定,到過程的公開透明,還應橫向覆蓋所有資金,縱向形成整體鏈條。

    專家還建議,想要解決維修資金審批時間長、想用用不了、利息跑不贏CPI等問題,應改進資金託管方式,讓資金“躺著掙錢”,還利於民。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