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季平:中國古典文化是一種內心的流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4 15:0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張媛、徐硙)“中國古典文化是一種內心的流淌,是從人心底流露出的親切與關懷,是將老北京四合院、故宮、音樂、舞蹈、飲食起居等一系列中國文化符號慢慢融化,又重新凝固在一起,內化成的一股力量,一種情懷。”全國人大代表趙季平4日對記者説。

    趙季平,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長期生活在陜西,曾為《霸王別姬》《紅高粱》《大話西遊》等眾多知名影視作品配樂,榮獲過眾多獎項,享譽國際,其音樂風格氣象萬千,寧靜古典,厚重包容,底蘊深遠,其音樂創作涉及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樂、交響音樂、歌劇、舞劇、戲曲音樂等多個領域。

    “沉浸在中國古典文化的氛圍裏,會使人生發出一顆如孩童般純真的心,以及對人,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一種如慈母般的情懷。”他説,“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們在不經意間丟了許多東西。”

    民國時期清華大學有四大國學教授,陳寅恪、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

    “這四位大師為清華大學直到今天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説在他們建立起的濃厚人文氣息籠罩下,孕育出了對整個時代具有深刻影響的許多學者。”趙季平説。

    他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

    “什麼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理解,就是要建立起一種風骨,這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欠缺的。”趙季平説,“我們不能成為‘活的機器’,一個人,乃至一個家,一個國家,要有風骨。”

    他説,文化的建立是百年大計,是對子孫後代的責任,一絲一毫都不可以疏忽。

    作為現任西安音樂學院院長,趙季平説,現在大學教育中有些現象是很悲哀的,誠實守信這樣一個中華文化最基本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思想道德最核心的外在表現,已經在一些人中間丟失了。

    “考試舞弊,抄襲,履歷摻假,隨意違約,惡意拖欠學費,為謀取學費減免、獲取獎學金採取一系列不正當手段等現象,嚴重扭曲了一些年輕人的心靈,釀成一系列重大社會問題。可怕的是,現在的大學風氣竟然不以此為恥。”他説,“這在我上學的那個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令他感到欣喜的是,北京一些小學校已開始做一些重新把中華傳統文化建立起來的工作,比如教小朋友讀《三字經》《弟子規》,教小朋友唱京劇等。

    “這是非常好的做法,現在的小朋友天賦和悟性很高,只要給他們建立一個正確的文化導向,他們的成就將會不可限量。”趙季平説。

    他建議高校在可行情況下,全面推廣經典國學教育。

    “我和許許多多有心人都在試圖用帶有濃郁中國古典味道的文化作品來慢慢熏染我們的心靈,提升我們的審美和品味,以柔克剛,細水長流,逐漸培養起我們的人文情懷,撫平人們心中的徬徨與不安,這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趙季平説。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