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情成"悲情"説明什麼?--代表委員談餐飲業轉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4 20:4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周凱、甘泉、閆起磊、楊依軍)2013年前三季度虧損3.03億元、關閉8家門店,定位高端市場的餐飲類上市公司湘鄂情的營業額大幅“悲情”下滑成為高端餐飲行業“嚴冬”的縮影。自中央出臺一系列規範公務接待舉措以來,有力剎住了公款吃喝風,高端餐飲遭遇“嚴冬”。

    被一度膨脹的公款消費撐起的奢侈餐飲泡沫破滅後,我國高端餐飲業如何回歸理性、健康發展?一些兩會代表委員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公款消費吹起的“奢侈型”餐飲破滅

    據中國烹飪協會發佈的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餐飲業收入25392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創21年來的最低值,其中高端餐飲嚴重受挫,限額以上餐飲收入近年來首次負增長。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陶然居集團董事長嚴琦介紹,2013年重慶高端餐飲營業額下滑了40—50%,從業人員裁掉了15%,“中國餐飲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從高速增長期轉變為理性增長期,奢侈型消費得到有效遏制,大眾消費成為主流。”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萍鄉市金海岸實業有限公司鑫海岸商務酒店總經理侯玉雯説:“在八項規定出臺前,整個餐飲行業在定位上呈現高端化趨勢,有的酒店投入幾千萬元進行門面裝修,但現在全懵了。”

    嚴琦認為,在政策的影響下,中國餐飲業長期以來積累的一些問題也逐漸凸顯:一是尚未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和強制性標準;二是産業化程度仍然不高,餐飲對農業産業縱向一體化的拉動作用仍然不夠,産、供、銷一體的産業鏈遠未形成;三是,經營成本快速攀升,行業負擔日趨嚴重,影響發展後勁。房租、設備、食品成本及人力費用等剛性上揚。

    市場倒逼高端餐飲業轉型

    一些高端餐飲企業為了順應市場,紛紛放下“身段”,降低價格轉型。不少酒店適應變化從主要面向政務、公務轉向更多地面向商務、“家務”,一些普通家庭難以踏進的五星級酒店也開始向社會推出承辦婚宴、壽宴産品。

    同時,一些高端餐飲企業仍在觀望等待。全國人大代表、六盤水市委書記李再勇認為,高端餐飲業應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加快轉型,徘徊觀望以待“熬過風頭”的心態不可取。他認為,餐飲業的發展應當與國情、民情相適應,盲目追求餐飲等消費高端化並不是方向。

    貴陽市某産業集團負責酒店業務的一位高管告訴記者,市場發生的顯著變化倒逼高端餐飲業必須加快轉型,如果説,半年前還有企業觀望等待,“現在再等待下去就是等死”。

    但部分餐飲業人士也表示,轉型並不容易,例如以前高端餐飲業注重的是環境,大眾消費則注重味道和特色等,由於裝修精緻,老百姓對大餐飲店有距離感,還認為這是高檔消費的地方,不願意進去吃飯。

    嚴琦表示,隨著物價的上漲,場地租金、人工費用、能源價格、原材料等成本也在大幅上升,面對這“四座大山”,餐飲業利潤空間已經十分逼仄,僅靠降價餐飲行業很難健康發展,必須形成自己的原材料基地、研發基地和核心競爭力才行。

    一些代表委員建議,由於餐飲行業仍是勞動密集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政府層面應加強對餐飲業,特別是高端餐飲業的轉型引導,比如適當減稅、尤其是管好向餐飲店伸出的亂收費“黑手”。

    一名餐飲協會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工商、消防、衛生、環保部門的檢查和罰款帶來的負擔一點不比“明白”稅費負擔更輕,尤其是現在強調食品安全,但是這在基層就走偏了,一些地方打著各種名號亂收費,“希望政府能提供一個標準,如果沒有標準,每次來都是找一個問題罰一次款,真是吃不消。”

責任編輯: 劉笑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