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政府交漂亮答卷:困難比預料的多 結果比預想的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8 11:11 來源: 中國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我國政府去年一年執政以來的成效,稱 “困難比預料的多,結果比預想的好”。

    去年一年,我國經濟發展確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複雜形勢:經濟回升動力不足,部分産業産能過剩,財政金融存在潛在風險,房地産亟待解決的風險隱患,PMI和PPI同比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回落,日均發電量增幅也有小幅下降;而世界經濟形勢上,全球不平衡的問題日益顯現,不少國家的外貿順差和逆差出現快速收縮,而中國的結構性收縮進一步發酵,使得潛在的GDP增速出現回落,如何能夠在這種結構性下行、增長趨勢回落、結構性大變化的過程中,考慮低迷增長間的各項關係,實現動態的平衡,是我國政府在2013年面臨的最大考驗。

    “近些年中國經濟結構發生調整,勞動力需求結構也隨著調整,最明顯的就是就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調整,導致中國GDP增長出現回落的同時,新增經濟還在增長,通貨膨脹有卻不嚴重,所以,教條性的增長管理必須作出調整改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對中國網記者分析稱。

    讓人欣慰的是,我國政府在經濟調控與改革的舉措上高瞻遠矚,實現了調整與創新。對於增長管理劃定合理區間,實現動態調控,同時在改革中重塑宏觀調控的政策內涵和機制,儘量避免推行短期的刺激性經濟計劃,以避免宏觀經濟出現大量體制性與結構性的問題,所以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本屆政府讓我們看到了一份比預期成績要漂亮許多的答卷: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居民收入和經濟效益持續提高,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顯示出了強大的判斷、統籌與駕馭能力。

    在提到去年經濟體制改革的亮點時,發改委對記者表示,去年一年改革成效明顯,最大的亮點就是轉變職能與簡政放權。自從十八大之後,我國政府會同了三十多個部門,提出詳細的改革方案與重點,在去年一年實現了7個方面、22項産生了顯著成果的改革,以及5個方面需要持續深化的改革,已出臺方案將近40件,其中20件已經形成完備並上報,10件處於基本形成的階段。

    “過去‘唯GDP論’,過分注重經濟增長,政府更多采取的是一些運動式、短期式的調控政策,從而導致經濟會出現金融風險、産能過剩、債務井噴等一系列問題,影響了我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但2013年新上任的政府提出宏觀調控創新以及推出相關配套改革措施之後,不再實施短期的刺激性方案,而是採取一些基礎措施、公共服務的政策,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時通過結構調整和新型産業的佈局,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增長點;由此,市場投資的方式和重點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劉元春如是對中國網記者分析。

    劉元春也表示,2013年我國政府在經濟調控上的創新改革效果值得肯定,未來經濟形勢的發展也值得進一步期待。徐紹史也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充分相信我國政府宏觀調控的經驗、韌性和定力,一定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實現進一步發展的目標,“開局良好,前景更好”。(王穎)

責任編輯: 史瑋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