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勝:改革發展普惠民生 共建共享現代郵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1 09:41 來源: 郵政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郵政業,作為一個古老的民生行業,持續高歌猛進,快遞業務量連續34個月同比增速超過50%,煥發出全新的發展活力,甚至讓年初慰問快遞員的李克強總理不禁感嘆:快遞是中國經濟的一匹“黑馬”!

    一個個小快件正承載著老百姓的小希望,承擔起社會的大責任。快遞的安全、便捷,普遍服務的均等化,行業轉型升級等問題備受關注。為此,中國交通報記者採訪了正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的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委員。

    改革創新 育出中國經濟“黑馬”

    説起這幾年行業的發展,馬軍勝坦言,這樣的速度超出了原來的預期。到2013年年底,郵政業“十二五”規劃主要經濟發展指標全部提前2年完成,尤其是快遞業,2013年12月單月業務量突破10億,比2006年全年還多,郵政業用3年時間幹了5年的活。在傳統行業普遍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如此發展速度的原動力究竟來自哪?在馬軍勝看來,最主要來自於改革創新。

    “這十幾年來,郵政成了積極參加改革的‘老運動員’。”馬軍勝笑著介紹道,1998年郵電分營,開啟了中國郵政改革創新的新歷史;2006年政企分開,釋放了郵政市場的巨大活力;2008年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迎來了大交通的發展理念;2012年完善省以下郵政監管改革,讓改革觸角得以更加深入。密集的重大改革,必然帶來一些“傷筋動骨”般的陣痛,但事實證明,面對新挑戰、新機遇,只有勇於改革,才能消除那些影響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行業又好又快發展鋪平道路。

    於是,郵政業這個“老運動員”獲益頗豐,一個“夕陽産業”竟翻番跳躍,成為資本市場頗為青睞的“朝陽産業”。2013年網購形成的1.86萬億元市場規模中,至少有1萬億元來自於快遞的支撐和保障。從宏觀層面看,郵政業成為推動製造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力量。從百姓角度看,2013年全國人民寄出了92億件快遞,平均每人將近7件,這種便捷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依靠快遞帶出大山的蘋果、棉花、核桃等土特産,依靠快遞改變的經營理念和生産模式,以及由此發生的致富故事正在書寫郵政業新的發展篇章。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國家郵政局一面不斷優化行業發展環境,一面加強監管,保障安全,提升服務。僅2013年,國家郵政局就先後修訂完成《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等6部規章,聯合有關部門頒布《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支持發展快遞等專業類物流園區,積極爭取到符合業情的“營改增”政策,推動出臺有利於跨境電子商務寄遞服務發展的政策,推進快遞服務製造業,進一步解決快遞車輛進城難、通行難、停靠難等問題,行業發展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同時,國家郵政局出臺《提升快遞末端投遞服務水平的指導意見》和《智慧快件箱》行業標準,努力解決快遞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發佈《快遞代收貨款服務規範》等行業標準,規範企業服務行為,充分發揮新組建的市(地)局貼近基層的優勢,加強監管,統籌協調,在2013年“雙十一”期間、業務量激增230%的情況下,實現全網運行安全、平穩、有序,最高日處理量超過6500萬件,比上一年增長85%。

    轉型升級 讓“黑馬”倍道而進

    郵政這匹“黑馬”的奔馳速度震驚世界,而今年我國也將超過美國,成為業務量世界第一的快遞大國。我國郵政業的快速發展態勢,將行業帶入新的歷史關鍵期,蘊藏著巨大機遇。然而,行業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服務低價格、同質化現象嚴重,仍然存在快件爆倉、延誤、損毀、丟失等問題,郵政服務均等化問題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如何將“黑馬”養成真正的“好馬”,是擺在馬軍勝面前的重要課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13年,馬軍勝提出了建設與全面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的奮鬥目標,真實地反映出郵政行業下一步發展路線的總方針:抓改革、促發展、惠民生。改革是手段,發展是目標,民生則是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群眾需要怎樣的寄遞服務?按照問題導向的思路,轉方式調結構,平衡和協調行業發展速度、安全、質量、規模、結構、區域、城鄉等多個維度,彌補短板,無疑是條捷徑。

    向下、向西、向外,多面均衡,拓展實力,綜合發展。為了儘快讓廣大農民享受網購服務,加大中西部市場開發力度,改善區域均衡度,2014年,國家郵政局啟動了“快遞下鄉”和“快遞西進”工程;同時,在標準快遞和國內電商快遞基礎上,著力發展服務先進製造業快遞和跨境電商快遞。希望即是方向,在政策和市場的鼓勵帶動下,企業必然積極提高標準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調整産品結構,豐富産品類型,嚴格服務標準,為消費者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産品和服務。

    開拓創新,多樣化經營,普遍服務也有新的生命力。普遍服務業務萎縮是世界性難題,馬軍勝認為,電子商務不僅僅是快遞發展的機遇,也是普遍服務發展的機遇,關鍵在於看問題的角度。未來,政府將積極支持郵政企業優化普遍服務産品結構,從原有業務向多層次、多元化、差異化轉變,與綜合平臺、普惠金融等具有發展潛力的政策熱點、消費熱點相結合,不斷豐富郵政普遍服務的內涵。

    結合社會力量,交接好“最後一公里”接力棒。“最後一公里”是行業發展的薄弱環節,政府將鼓勵快遞企業加強同社會資源的合作,採取投放智慧快件箱、平臺共用、社會聯合代收代投等多種方式,提高“最後一公里”時效。同時,將加快完善以“村郵戶箱”為重點的郵政普遍服務城鄉終端服務體系,抓好空白鄉鎮郵政局所補建工程,因地制宜推動村郵站建設和信報箱新建補建工作,解決好普遍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

    寄遞安全問題關係千家萬戶,馬軍勝始終非常重視,管理部門將建立“三道閘門”,確保安全。第一道閘門是每個寄件人,法律將明確寄件人的責任;第二道閘門在於企業,要嚴格執行收寄驗視等安全管理制度;第三道閘門則是政府,郵政管理部門也將加大安全監管執法檢查力度,嚴懲違法企業。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新形勢下的郵政業就像一部滿懷激情的“老兵新傳”。在未來的奮進道路上,既要靠細微處的自我完善,自我升級,服務好百姓民生;又要靠全社會給予的溫暖和支持,照亮前程。如此,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責任編輯: 史瑋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