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對外開放地理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1 10:59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中國網事”記者王攀 何欣榮 賴雨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地理名詞,折射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局面、新高度。

    上海自貿區:引領對外開放新格局

    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和全球的新一輪“深度交往”有了新的基石——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好、管理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體制機制,並開展若干新的試點。”報告如此闡述。

    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中國海岸線的中點,上海自貿區則地處江海連接之處。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電力公司總經理馮軍説,上海自貿區未來進一步創新開放模式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融資、借貸、直接發債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全球市場都會因此受益。

    “開展若干新的試點”,給人以新的聯想空間。商務部部長高虎城7日確認,包括廣東等一些地區提出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申請,商務部已經與有關部門和相關省區市有密切的聯絡和溝通。

    中國廣袤的內陸空間和漫長的邊境線,也同樣是新的“窗口”所在。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説的,“擴展內陸沿邊開放,讓廣袤大地成為對外開放的熱土。”

    新絲綢之路:中國“全球視野”的新藍圖

    “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進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推出一批重大支撐項目,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拓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新空間。”在代表委員們看來,從周邊國家和地區出發,中國牽頭、引導下的新一輪區域經濟圈融合浪潮,無疑是全球經濟實現更深層次融合的重要“抓手”。

    “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是以單向輸出為主,21世紀我們要更強調雙向互動和互利共贏。除了傳統上的貨物貿易之外,還應該包括整個産業鏈的合作和全面的文化交流。”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社科院産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説,“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這也與我們國家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目標一致。”

    從規則入手:中國的“全球互動”新舉措

    今年,中國再次成為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東道主。“APEC中國年主題為‘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中方將同其他成員一道,共同推動年底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取得積極務實、面向未來、惠及亞太的成果,為促進本地區共同發展、鞏固和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作貢獻。”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説。

    報告中提出,積極參與高標準自貿區建設,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與韓國、澳大利亞、海灣合作委員會等自貿區談判進程。全國政協委員石軍表示,這些全球最發達的市場,已經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佳目的地之一。事實上,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範例已經向世界證明,與中國一起推動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就等於開啟了互利共贏的大門。

    報告還表示,推動服務貿易協定、政府採購協定、信息技術協定等談判,加快環保、電子商務等新議題談判。“從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技術貿易升級,這是中國為經濟轉型升級、擴大對外開放佈下的新棋局。”全國政協委員鄭惠強説,“從全國經貿總體佈局看,我國要形成以技術貿易為主的上交會、主要面向貨物貿易的廣交會、開展服務貿易的京交會和以國際投資為主題的廈洽會相互呼應、互為補充的局面。”

責任編輯: 郭永國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