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平的陽光普照大地——代表委員熱議公平中國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1 19:5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孫鐵翔、余曉潔、劉奕湛)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讓公平正義得以彰顯,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社會渴望公平,時代呼喚正義。這也是許多兩會代表委員的心聲,他們認為,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這為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指明了方向,應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改革勇氣,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消除體制機制的積弊,用改革鑰匙開啟社會公平正義之門。

權利公平——讓人民共享基本權利的“最大公約數”

説起權利公平,全國人大代表、福建佳美集團公司工人謝利英的經歷最有説服力。1993年,年僅23歲的謝利英隨丈夫從江西農村來福建省德化縣打工。

“那時候真是兩眼一抹黑啊!”謝利英説,幸虧德化縣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制度措施,她一家人得以安定了下來。2013年,憑藉著自己的勤奮,外出打工已經20個年頭的謝利英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在千千萬萬渴望權利公平的人們看來,謝利英的經歷是幸運的,但更是值得期待的。

“權利公平是廣大人民群眾對社會公平正義期盼的基本訴求。”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認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不能因出身、戶籍、種族、性別等因素而受到區別對待。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把有能力、有意願並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使更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納入城鎮教育、實現異地升學,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

“改革首先要為農民工提供醫療、教育等基礎公共服務,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切實解決吃飯、上學、醫療三大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安踏(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期待改革能帶來更多的“權利公平”。

丁世忠建議,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工公共衛生、子女義務教育、就業扶持以及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補助力度,並且應更多地以常住人口而不是戶籍人口作為財政分成和轉移支付依據。

機會公平——讓公平陽光照亮每個人的追夢之路

“再苦再累都不怕,就怕沒機會。”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靈璧縣高樓鎮村民彭偉平説,“有的企業招工對戶籍有限制,這很不公平。”

然而,招工不公現象只是一角,“再苦再累都不怕,就怕沒機會”已經成為近年來許多百姓的心聲。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黨委書記黃德寬一直關注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有的城市以是否名校畢業為入當地戶籍標準、有的企業招聘時或明或暗地把非重點大學畢業生拒之門外。這是不公平的,用人城市和單位應該因‘才’錄用。”黃德寬説。

民有所呼,國有所應。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人,要開發更多就業崗位,實施不間斷的就業創業服務,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比例。”

改革所指,民有所動。代表委員認為,細數改革面臨的“硬骨頭”,多數都與人們的“公平焦慮”有關,只有通過改革才能讓人人享有平等的機會。

黃德寬説,必須從制度設計上呵護好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起點的公平,更要逐步實現好工作在體制外。“希望‘唯才是用’的新風能夠吹起來,讓個人奮鬥成就夢想成為年輕人的信仰。”

“在城鄉居民的機會公平上,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等都需要包括戶籍改革在內的一系列配套改革來推動,同時我們要做好任重道遠的準備。”全國人大代表、蕪湖市副市長李霞説。

規則公平——讓法治護航規則增進人民福祉

“作為民營企業,一些實實在在的政策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實惠,但發展中還是面臨一些不公平競爭現象。”全國人大代表、陽光城(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騰蛟表示,希望改革破除一些“特權”“關係”現象,為民營企業創造公平發展的環境。

當前,不僅是民企面臨不公平競爭,一些代表委員認為,找工作“拼爹”、看病找門路等生活中的“特權”或“潛規則”更容易引起群眾不滿。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面對深刻複雜的利益關係,如何確保改革在推動規則公平方面的普惠性和實效性成為代表委員廣泛探討的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在更多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為民間資本提供大顯身手的舞臺。完善産權保護制度,公有制經濟財産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産權同樣不可侵犯”。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建議,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法治中國建設,實現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讓民間資本活力充分迸發,使民營經濟得到法治保障、享受改革紅利。

全國政協委員遲福林表示,規則公平的理念就是依法治國的理念,法治的核心靈魂就是制定出了規則以後,大家在規則面前一律平等,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參與采寫:許雪毅、詹婷婷、宗巍)

責任編輯: 宋君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