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邊“家庭農場主”的煩惱:種糧容易儲糧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3 09:5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長春3月13日電(記者王猛)“去年收穫600多萬斤玉米,20%以上出現了霉變。”剛剛賣完糧的“家庭農場主”白石玉,一見面就向記者道出他的煩心事:去年雨水多,糧食水分大,儲存的玉米發黴。 

 

近年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許多農民出國務工,大量田地轉由家庭農場耕種。

延吉市朝陽川鎮德新村農民白石玉成立了玉德專業農場,吸收18戶農民入股,去年播種面積超過290公頃。

白石玉家所在的德新村6隊是朝鮮族群眾聚居屯,全屯10余戶農民都去韓國打工,留下的田地多由白石玉兄弟兩家耕種。

記者來到距離延吉市22公里的德新村。時值三月,早晨氣溫仍低至零下10℃,覆蓋在田地上的積雪部分還未融化。

在白石玉家的院子裏,除了收割機等大型農機具以外,堆滿了脫粒後剩下的玉米芯。

“昨天剛把玉米賣完,受霉變影響,今年每斤最高價才賣到0.7元。”白石玉説,“每斤比扣除水分後的國家臨儲收購價格低0.2-0.3元。”

受去年春耕期間低溫春澇、入秋後氣溫偏高降水多等因素影響,吉林省東部山區、半山區玉米生霉現象比較嚴重。來自吉林省糧食局的數據顯示,該省去年玉米霉變量至少40億斤,而全省玉米總産量為560億斤。

白石玉説:“去年收穫的玉米都堆放在屯子各家院裏了。糧食量大,之前每年也都是這麼存放的,但沒想到今年霉變這麼嚴重。”

跟白石玉一樣,當地許多種糧大戶都是“地趴”式儲糧。

延吉市小營鎮河龍村張繼飛説:“厚厚的積雪覆蓋在玉米堆上,水分無法蒸發。等雪慢慢化了才發現玉米棒出現霉變。”

“吉林省入冬後氣溫較常年偏高,而同期降雪量增多。溫度回升導致積雪融化,露天存儲的高水分玉米霉變大幅增加。”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玉米分會副秘書長劉笑然説。

調研中記者發現,儘管當地糧食産量逐年提高,但許多種糧大戶仍抱著“靠天”儲存的心態,糧食安全意識不強。

劉笑然説,農民們舍得在種子、化肥、農藥等方面投入,卻在糧食存放方面投入較少。

“一些農民認為搭建玉米架或使用科學儲糧倉既費時又費力,不如採取原始方法儲糧,然後儘早出售。”一些基層幹部説。

白石玉等種糧大戶表示,針對當地産量大、人力少等問題,將考慮採取措施科學儲糧,減少因霉變而帶來的不必要損失。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