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記者會引外媒熱議:兩會結束是改革3.0開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4 16:44 來源: 環球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中國總理李克強昨天的記者招待會給2014年兩會畫上圓滿句號。這是李克強任內第二次記者會,他在118分鐘的時間裏回答了15個提問,涉及中國內政外交的方方面面。一些有過高期待和尋求刺激的西方媒體埋怨記者會不夠精彩,不過,經歷了過去一年風風雨雨的中國老百姓都會真心為“在艱難中執政滿一年”的總理鼓掌。“治理霧霾,不能等風盼雨”、“要貼近百姓的GDP”、“磨好了斧子才能劈開柴”、“幹一寸勝過説一尺”……一句句閒聊式的表態,給外界留下的突出印像是誠懇和務實,更傳遞出改革的決心和定力。2014年被稱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外媒注意到,改革是李克強在記者會上提及最多的關鍵詞,而13日全國人大會議高票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一詞更是被提及77次。“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是中國總理昨天被熱議的另一句話。德國學者梅斯奈爾表示,中國領導人已發出全面深化改革動員令,兩會結束意味著中國改革3.0拉開大幕。

    李克強的務實記者會

    13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10時30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細心的記者發現,會場沒有擺設鮮花、綠植。主席臺有藍色的背景板,桌子未鋪臺布,五把紅色靠背的椅子已擺放好。一大早空腹來搶座位的記者們還發現,現場新增了早餐和無線網絡。

    “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絕不放棄搜救!”李克強在回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首先提問時表示,馬航失聯飛機上有239名乘客,其中154名是中國同胞,他們的生命安危牽掛著中國政府和億萬中國人的心,“現在我們也在盼著有消息,哪怕是一丁點好消息”。李克強表示,中國的開放政策不會因此改變,政府會儘自己最大的可能,通過加強國際合作來確保在海外中國公民生命安全。日本朝日電視臺13日發自北京的報道稱,李克強關於馬航失聯客機的表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彰顯了中國政府的親民姿態。報道説,中國共産黨黨內嚴厲消除腐敗、穩定執政基礎的方針,也獲得很大認同。

    英國路透社稱,儘管執政一年的習李領導層在反腐敗方面重拳不斷,已有20多名省部級幹部落馬,但外界對中國的反腐能否持久以及如何應對制度弊端仍心存疑慮。“中國是法治國家,不論是誰,不論職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觸犯了黨紀國法,就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懲治。”李克強對此明確表態。路透社説,兩會期間,中紀委網站仍不斷爆出官員被調查落馬的消息。對於路透社“您上任一年最大的挑戰和最大的困難是什麼”這一提問,李克強給出的答案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挑戰”。路透社報道稱,李克強坦承,中國既要穩增長、保就業,又要防通脹、控風險,還要提質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標的實現需要找一個合理的平衡點,這是高難度的動作。

    同樣得到提問機會的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説,李克強暗示,中國政府能夠容忍該國影子金融體系出現債務違約。他還表示,相比于經濟增長率,中國政府現在更關注就業形勢。韓國《韓民族新聞》13日文章説,李克強就中國今年實現7.5%的增長目標顯示出很強自信,稱雖然去年不少西方媒體也看衰中國經濟,但中國最終克服困難實現了預定目標。

    瑞士《商報》稱,雖然挑戰巨大,但李克強承諾會對腐敗“零容忍”,中國政府的聲音響亮堅決。腐敗、貧富不均和污染是眼下中國人最痛恨的事情。日本時事通訊社13日報道説,李克強將治理大氣污染説成是“對PM2.5宣戰”,強調“不是説向老天爺宣戰,而是要向我們自身粗放的生産和生活方式宣戰”。文章稱,李克強5次使用“宣戰”一詞,説明中國政府務實,非常關注民生,並沒為保持經濟高增長率而對大氣污染懈怠。德國《時代週報》稱,中國正出現一位“綠色總理”。文章説,中國人通過幾十年努力戰勝了貧窮,現在又開始向污染宣戰。

    西班牙《非洲新聞》評論稱,李克強在記者會上的對答,表明中國深化改革的決心和動力,中國希望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産業升級,將角色從“世界工廠”轉化為發明者和創新者,經濟發展的動力轉為內需拉動。中國願意承擔一些風險,並付出增速放緩代價。

    《韓民族新聞》13日報道稱,兩會期間,無論是做政府工作報告還是會見記者,李克強都語氣沉穩、表情堅決,顯示出大國總理的穩重感,甚至已經有“李克強范兒”的新詞彙出現。台灣“中央社”稱,李克強今天展現十足自信,以直白語言暢談“李克強經濟學”成效,強調“李克強(GDP)防線”在於保證充分就業。日本時事通訊社評論説,李克強沒看稿子就能將很多詳細的數字列舉出來,還一邊流利地回答著記者的提問,給國內外都留下的印像是他作為“務實派總理”的地位穩步建立。

    日媒稱中國會繼續走強硬路線

    台灣“中央社”報道稱,李克強對大陸經濟成長的預期著墨最多,債務問題、深化改革、簡政放權、與美國及周邊國家外交、對歐貿易、兩岸關係、香港事務、房價、社會保障等問題也都有涉及。“中央社”另一篇文章稱,媒體普遍感覺這場記者會“平淡了些”,除了手勢之外,李克強的發言相對平實許多。不過,每當他的手一舉起,全場攝影記者的相機快門聲便此起彼落。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先奎13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有外媒認為李克強回答不尖銳,但應該看到,這些問題都是老百姓真正關心的,總理的回答也讓人踏實。烏克蘭危機也好,中日關係僵局也罷,雖然是熱點,但和教育、醫療相比,普通百姓顯然對後者更感興趣。他認為,以前兩會報道經常被西方輿論“引導”,現在中國有一定引導力了。

    在記者會上沒能提問的日本媒體自然不肯放過“表達看法”的機會。日本《每日新聞》13日報道説,在與周邊國家的外交關繫上,中國總理一邊説“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一邊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也是不可動搖的”,這是在表達“圍繞主權問題決不向他國妥協”。《産經新聞》説,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李克強的表態是在告訴日本、東南亞一些國家,中國將會繼續走強硬路線。朝日電視臺稱,中國政府有關日本的“不允許開歷史倒車”的施政方針,“竟然”獲得99.3%的贊成率。中國的軍費預算也在增大,外露的大國意識必將使中國同日本等周邊國家的摩擦增大。

    同為有領土爭議的鄰國,印度國內輿論的反應溫和許多。“中國希望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印度教徒報》13日以此為題報道説,在近期領土主權糾紛不斷的背景下,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希望打造良好的周邊環境,與鄰國減少分歧。他表示中印聯合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周邊政策的基礎。中國許多鄰國對中方在一些主權糾紛中採取的強硬立場表達嚴重關切。不過,中國試圖淡化南海主權爭議以及同印度的領土爭議。李克強答問沒有點印度和日本的名,卻專門提及去年訪問越南時簽署了海上合作協議,反映出中越關係的回暖。

    兩會結束,中國改革3.0開始

    “李克強記者會給2014年兩會畫上了圓滿句號。”香港大公網13日評論稱,一週前的政府工作報告在2000多名代表的審議下,修改了10多處,這是中國政治民主化不斷發展、民意在推動改革的又一次見證。或許是這種民意的力量,在記者招待會中,李克強透露了不少新信號,對重點改革領域進行再次強調,對一些大問題再次詳細闡述。美國《時代》週刊稱,李克強表示不會單純追求GDP的增長,這是一句非常有意義的話,意味著過去盲目建設GDP的日子已經過去,中國經濟政策可能發生關鍵性變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北京需要通過艱難改革來平衡經濟增長。這樣中國的經濟才有一個更穩定的未來。

    柏林自由大學國際政治學者梅斯奈爾13日向《環球時報》表示,兩會結束才是中國改革3.0的開始。對世界來説也是新的機會。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稱,如果國內矛盾不尋求制度性解決方法,改革不爭分奪秒推進,中國出現“未穩先富”的局面,那未來領導人在應對國內國際問題時,將更是應對不暇。由此可見,發展可以慢一些,改革真的不能止步。(孫微 李珍 青木 王剛 胡笳 張旺 玉鵬 甄翔)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