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項目化管理為志願服務增添活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7 11:2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張舵、李崢巍)“女兒在國外,想和女兒聊聊天,讓她看看我拍的照片,卻不會使用QQ、iPad這些新潮的東西。”今年65歲的魏淑雲道出了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街道不少老年居民的心聲。然而,以往的社區志願者卻無法滿足這些專業知識需求。

    從3月份開始,來自北京郵電大學的一支名為“夕陽再晨”志願者團隊將專業知識送到了魏淑雲所在的社區,滿足了老年人對電腦知識的需求。

    精準對接需求、有效盤活資源、探索回饋機制,北京市海淀區近年來探索將志願服務按照項目化管理模式向社會公佈,並在體制機制上創新,為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帶來活力。

    “今天的課堂作業是發一封電子郵件。”北京郵電大學志願者田強一邊演示著如何操作,一邊湊在魏淑雲老人耳邊輕聲講解著。在老人手邊,擺放著一本加大字號的自編講解教材。

    該團隊負責人張佳鑫介紹,在海淀區相關部門協調下,2011年開始,“夕陽再晨”已經服務了全市近十個社區,成為日漸常態化的服務。目前,這個團隊已有14個分會,超過1000位志願者,號召力輻射到其他高校。“之所以能夠得到複製,得益於志願服務需求、供給之間的精準對接。”

    “將志願者提供的服務作為項目進行管理,向社會公開,這就把優質服務資源精準對接切實需求。”北京市海淀區文明辦副主任李東賢説,該區通過梳理匯總社區的居民需求,在區級平臺發佈信息,按照“就近就便”原則鼓勵志願團隊承接,形成完整的“項目化管理模式”。

    “以前的志願服務工作是單向的,志願者帶著熱情去提供服務,卻並非居民需求所在。”李東賢説,項目化模式下,海淀區形成了日常服務點單式、重點服務項目制的運轉模式,調動了志願者的積極性,也將志願工作推向常態化。

    “夕陽再晨牽手薊門裏社區”“中國農業大學在肖家河社區推出課後四點班”,一個個旨在加強鄰里守望的志願服務項目得到了居民認可。

    數據顯示,在2013年,海淀區志願者累計上崗約12萬人次,累計服務群眾近500萬人次,志願服務的認同率、支持率超過90%。

    此外,海淀區還通過“愛心超市”這種形式,創新志願者回饋保障機制。志願者通過提供服務,可獲得一定實物兌換獎勵。“獎勵兌換雖説金額不大,但對志願者是一種鼓勵,這就是小杠桿撬動大服務。”海淀區團區委副書記韓鷺説。

    據悉,2014年,海淀區進一步明確了志願服務項目從“提出申請”“專家評定”到“結項評估”的一整套流程,繼續向全社會徵集志願服務項目。李東賢説,截至目前,已經得到了超過100個志願服務項目申請,志願團隊熱情高漲。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