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多處地方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探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3 08:57 來源: 甘肅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出這樣的信息:我國將促進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公平發展。

在甘肅這樣一個西部欠發達省份,義務教育在2011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後,發展目標已轉向了縣域內的均衡發展。

何為均衡發展?就是在一定區域內城鄉學生能夠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資源。

在甘肅省,各地都已經邁出了探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步伐,辦學條件的均衡、師資力量的均衡等,所有努力的目標只有一個: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好學”。

硬體提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經之路

3月12日下午,明媚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嘉峪關市文殊鎮河口小學的教室。

這所小學只有31名學生,是嘉峪關市教育佈局結構調整後保留的一個教學點。學校不大、學生不多,但是在撤點並校的過程中,這所小學依然保留了下來。

理由很簡單,“河口小學離鎮上較遠,撤點之後將會造成孩子們上學不便。而且學校離嘉峪關市新修的火車站很近,將來這裡的生源還有增多的可能,所以選擇了保留。”嘉峪關市教育局副局長孫維平這樣説。

雖説學校規模不大,但是嘉峪關市對教學點的投入卻一點也不含糊。去年該市投入220萬元改造加固了學校教學樓,給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可以實現多媒體授課的電子白板,還為學校配備了多媒體教室等設施。

記者走進五年級的教室,乾淨的木地板,淺綠色的墻面,讓整個教室顯得溫馨整潔。賈亞麗剛剛送完孩子走出校門,她告訴記者:“河口小學自從去年進行改造後,學校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孩子在家門口上學,我們做家長的省事放心。”

河口小學的變化,來源於嘉峪關市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投入。僅2013年,嘉峪關市就投入資金2480萬元,專門用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教育教學基礎設施改造及設備的購置。

提升硬體標準是甘肅省各地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邁出的第一步,近年來,全省各地都在大力投入資金,努力改變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的面貌。

在金塔縣,金塔三中是一道風景。佔地350畝的校園,教學樓、宿舍樓、學生餐廳等設施齊全,來自附近7個鄉鎮的初中學生都在這裡上課。

這是金塔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後新成立的一所學校。在此之前,各鄉鎮都有初中,但是規模不大,辦學條件和縣城的學校無法相提並論。

2007年,金塔縣在縣城附近新建了金塔三中,輻射範圍為學校附近7個鄉鎮。如今,這所農村初中有3300多名學生,實驗室、微機室等教學設施一應俱全。校長向貴春説:“以前孩子們在鎮上上學的時候,學校設施、師資都跟不上。現在三中是全縣規模最大的初中,辦學條件可以和城市學校媲美。”

不僅僅是金塔三中,金塔縣近年來大力支持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全縣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80%的建築都是近年來新建的。在金塔縣所做的統計中,全縣所有的初中和小學的校舍建築面積、體育活動場所、裝備和圖書等方面都100%達標。

師資優化“軟實力”成為發展驅動力

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中,學校硬體達標還遠遠不夠,師資均衡才是關鍵。

為了解決農村學校師資薄弱的問題,甘肅省很多縣區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城鄉教師換崗交流的方式,為農村學校注入新鮮“血液”。

蒲建軍是嘉峪關市長城路小學的語文教師。這學期一開學,他與嘉峪關市峪泉鎮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互換了工作崗位。峪泉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很喜歡這位城裏來的老師,上課下課都愛圍著他提問題。而蒲建軍也在這所規模不大的農村小學裏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除了帶自己班的課,我還會通過公開課與這裡的老師交流,和他們分享一些新的教學理念。”

在嘉峪關市,2013年共有62名像蒲建軍一樣的交流教師,他們在城鄉學校之間流動,讓城裏老師下鄉“傳經送寶”,讓農村老師進城“補養充電”。

城鄉間教師的交流也在全省多地進行著。金塔縣為教師交流劃出“硬杠杠”:新招錄的教師必須先到農村學校任教,5年內不得調入城區學校工作;城區學校要選派45歲以下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到農村學校支教,支教期為2年。

臨澤縣則開展大規模教師交流,僅2013年交流人數就達到358人,交流比例達全縣教師的19.1%。此外,該縣還在職稱評聘方面給予農村教師傾斜,用制度把優秀人才留在農村。

在教師交流的同時,聯盟教學的方式也成為甘肅省多縣區在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過程達成的共識。

金塔四中與金塔三中、金塔二中同屬一個教學聯盟,三校學校管理同步、教師校長雙向交流、教學活動也進行統籌安排,在教育部門對學校的考核中,三所學校是一個“共榮體”,牽頭學校不僅要做好自身,還要幫助其他學校共同發展。

金塔四中英語老師駱梅香認為自己處在一個大集體中,不僅在自己學校從事教學,還定期與二中、三中的老師進行交流,“在聯盟學校的交流中,我可以遇到不同的學生,可以與更多的老師碰撞想法,這對於教師的成長很有利。”

在嘉峪關市、臨澤縣,在蘭州市的城關區、安寧區,學校聯盟的方法都在被實踐,傳統的優質校不再“獨善其身”,薄弱校也不再“孤軍奮戰”,聯盟正在發揮著力量,達到教育均衡中的“填谷”作用。

均衡發展不斷探索與初嘗收穫

今年4月,甘肅省的嘉峪關市、蘭州市安寧區等10個市縣將接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級督導評估。此外,包括蘭州市城關區、敦煌市在內的10個縣區也將於下半年分別接受省級和國家級督導評估,這意味著甘肅省近四分之一的縣市今年年內將接受義務教育均衡化的“國檢”。

教育領域的改革並不是一項能“立竿見影”的工作,但是從各地教育工作中釋放出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出教育均衡化帶來的初步成效。

嘉峪關市教育局近兩年把生源的流動作為教育均衡化的一項“指徵”。

嘉峪關市六中是一所企業移交學校,在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之前,這所學校教學設施陳舊、師資隊伍老化,許多片區內的學生捨近求遠地跑到其他學校就讀。

對於這樣一所相對薄弱的初中,嘉峪關市採取的軟、硬體提升“雙管齊下”的方法,拆舊樓建新樓、補充年輕教師激發辦學活力。有數據顯示,該校2002年至2008年補充教師12人,但在2009年至2013年的4年時間就新進教師31名。

逐漸地,這所全新的學校吸引了附近家長的眼光,開始有家長來學校參觀。慢慢地,有學生轉學回來。據統計,該校近兩年共有176名學生回流,每年的招生人數都在增加。

“從學生的流動,可以看出薄弱校教學質量的提升,這也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帶來的變化。”嘉峪關市教育局局長楊錄祥説。

在對教育質量的檢測中,均衡發展的成效也初步顯現。

金塔三中2007年由7個鄉鎮的初中整合而成。在合併前,每個鄉鎮能夠考入高中的學生大約在30人左右,在中考成績方面,城區學生更佔優勢。7校合併後,金塔三中近幾年每年考入高中的人數都在400人左右,最高時達到490人。據該校校長向貴春介紹:“現在金塔三中的中考成績在酒泉市排名第一,而且各學科的教學水平都有大幅提升,這樣成果得益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雖然效果初現,但是甘肅省各地對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探索仍在進行。張掖市教育局副局長張新旭告訴記者:“義務教育均衡化必須要按照各地實際實施,在同一個市,各縣區的做法都不能‘複製’,符合老百姓對教育的需要是均衡化的基本出發點。”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省內不同縣區的做法都不盡相同,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任重而道遠。(李欣瑤)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