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榆陽區發揮後發優勢經濟穩步攀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4 09:30 來源: 陜西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最難走的是上坡路,最難行的是逆水船”。 

     在國內經濟下滑、煤炭市場疲軟的嚴峻形勢下,榆林市榆陽區去年實現經濟增速全省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量、工業增加值增速、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量等經濟指標均居榆林市第一。

陽春三月,記者驅車來到塞上榆陽,切身感覺到榆陽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昔日讓許多人感覺“去不得”的地方,現在變得“了不得”,城區框架變大了,鄉村道路變好了,農民變富了,幹部群眾精氣神變足了……

綜合實力:搶抓機遇調整佈局後發優勢彰顯活力

市改區之前,榆陽經濟總量不足20億元,農業發展以小農經濟為主,工業發展處於零敲碎打的小煤窯時代,第三産業一直吃著傳統零售業的老本。地區生産總值65億元,固定資産投資7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6億元……

如何搶抓榆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機遇,如何把得天獨厚的資源、區位優勢轉化為趕超跨越的後發優勢,如何在突破環境約束、應對區域競爭中率先走出一條資源型區域主動轉型的新路子,一直是榆陽區委、區政府思考的中心課題和擔當的歷史使命。當時的區委、區政府明確提出到2012年,力爭實現“三翻三突破”、“兩降兩前移”的發展目標。

此後的五年,榆陽區啟動實施“園區引領、項目帶動”發展戰略,開工建設了以麻黃梁工業園區、農業科技示範區、榆林汽車産業園為代表、覆蓋三次産業發展的一區七園和兩大新區,引進中能、中鹽、陜汽、有色等近千億元上百個産業項目,形成以能源化工為主體、以特色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産業新格局。

到2013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61.26億元,是2005年的5.9倍,年均增長2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069元和11331元,分別是2005年的4.5倍和4.3倍;三次産業結構比例由2005年的21.4:31.8:46.8調整為5:58.6:36.4,工業化步伐明顯加快,綜合經濟實力穩居榆林前三,闊步邁入全省市轄區前十行列。

工業經濟:園區聚集多元並舉實現深度轉化“大跨越”

位於榆陽區金雞灘鎮的有色循環經濟産業園是全國最大的金屬材料産業園區,60萬噸/年鋁鎂合金項目建成投産,5×330兆瓦發電廠和35萬噸/年預焙陽極項目進入試生産階段。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煤到電到鋁再到鋁製品加工,在循環利用的過程中,煤炭被“吃幹榨凈”,實現了資源利用最大化。

南部魚河鹽化工業園的60萬噸真空制鹽項目,全年實際産量達到95萬噸,年産值4億元。同時,中鹽二期和秦北120萬噸制鹽項目、鹽化工下游産業項目儲備及打造岩鹽、氯鹼産業集群等已提上發展改革議程。

作為一個資源大區,榆陽區以六大工業園區為承載,依託煤但不依賴煤,圍繞煤化工、鹽化工、裝備製造、金屬材料四大産業鏈,構建了“以煤為基、資源高轉化、産業多元化”的現代工業體系。100萬噸煤制油、60萬噸鋁鎂合金、50萬噸煤焦油加氫等一批大型資源深度轉化示範項目先後開工建設,25萬噸環能化肥、20萬噸碳酸鈣、雲化綠能碳酸二甲酯等一批高端化、循環化、精細煤化工産業項目相繼投産達效,實現了由粗放開發向深度轉化、分散經營向園區集聚、一煤獨大向多元並舉、低端擴容向高端增效的跨越轉變。

區委書記苗豐介紹説:“榆陽區在資源利用方面已形成企業內部‘小循環’,企業與園區之間‘中循環’,區域間‘大循環’。各産業間形成上下游相互關聯的閉合産業鏈條,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價值。”

與此同時,60萬噸真空制鹽、30萬噸改性甲醇、5萬台新能源汽車、園恒天然氣液化、金帝潤滑油等一批非煤産業建成投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13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80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371.26億元,是2005年的9.4倍,年均增長32.3%;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大幅增加,煤炭達到5460萬噸,是2005年的10.7倍;甲醇96.1萬噸,是2005年的3.3倍;蘭炭52.8萬噸,是2005年的24.8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以上。

農業經濟:打造基地培植龍頭構築現代農業“新高地”

説起來,今年51歲的韋立山算得上是榆陽區的養豬“老手”,可是,經年累月的養豬經歷非但沒讓他發家致富,相反,更多的是痛苦的記憶。疾病、瘟疫、起伏不定的市場,這些難以控制的因素,一次次打擊著韋立山的養殖夢想。

韋立山是榆陽區馬合鎮麻生圐圙村村民,和北部草灘區的很多老百姓一樣,養豬種糧是一家人的謀生之道。然而,這兩樣都沒有將他們一家帶入富裕的生活。

擴大養殖規模,增加家庭收入,韋立山不是沒有想過。然而,現實的困境是“三缺”:建設缺資金,養殖缺技術,銷售缺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過去很多年,韋立山多次躍躍欲試,但最終都選擇了放棄。

“十一五”以來,像韋立山一樣懷揣夢想的人盼來了新希望。榆陽區出臺了一系列發展畜牧養殖的項目和機制。“就像是一個火星丟在了幹柴堆上。”韋立山這樣描述這些年來榆陽區給予他們這群畜牧大戶的資金、技術、政策傾斜,使他們不僅自己致富而且帶動周邊群眾共同發展養殖業,共同致富。

正是在這種機制的刺激和帶動下,近幾年來,該區大幅度提高畜牧業的現代化水平,已在北部灘區建成了百萬隻羊子、百萬頭生豬、百萬隻籠養雞、百萬畝野櫻桃、百萬畝沙棘林5個百萬種養殖基地,打造出10萬隻養羊大鄉10個、萬隻養羊大村62個、10萬頭養豬大鄉4個、萬頭以上養豬大村24個、年出欄萬頭以上豬場12個,2013年,全年羊子飼養量208.7萬隻,生豬飼養量103.7萬頭,被省政府正式確定為全省羊子、生豬養殖第一大區。

也正是在現代農業生産發展資金項目的帶動下,榆陽區在南部山區建成20萬畝旱作農業示範田、5萬畝大扁杏和15萬畝小雜糧生産基地,推廣晉谷、榆糜、大明綠豆等優質小雜糧品種,形成“灘區玉米薯豬羊,山區果杏小雜糧,城郊瓜菜籠養雞”的特色農業區域發展格局。建成大地種業國家龍頭企業,山立農貿、宏達養殖等50多個省市龍頭企業,形成什拉灘汽車運輸、白家溝小雜糧種植、寺夥溝設施蔬菜等130個“一村一品”村,推出郝哥馬鈴薯、劉千河小雜糧、山立羊肉等10多個名優品牌,帶動全區農業發展初步實現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由廣種薄收向科學種養、由封閉自足向對外開放、由單一收入向多元增收的歷史性轉變。2013年,全區糧食生産實現“十連豐”,達到4.75億斤,農業總産值達到39.56億元,居全市第一。

榆陽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不僅給當地農民帶來實惠,也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去年10月,該區負責建設的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成功晉級,成為陜北第一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現代服務業:依託優勢轉型升級搭建三産發展“大平臺”

誰擁有發達的現代服務業,誰就佔據了産業、市場、競爭的制高點。

榆陽區借力晉陜寧蒙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以經營城市為理念,以調優結構為突破,加快補齊商貿物流、文化旅遊、新型服務業三大經濟短板,推動第三産業突破發展。2013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13億元,是2005年的6.2倍,第三産業對全區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6%。

去年9月24日,榆林汽車産業園正式開園,27家汽車4S店開門迎客。在當天舉行的招商引資大會上,共達成簽約項目7個,引資總額達26.4億元。

榆陽區新建改造了柳營路、興榆路等12個專業批發市場,建成榆星商城、榆星商務酒店、中贏文化廣場、南郊農場大型商業綜合超市等一批現代商貿項目,引導喜洋洋、國貿購物等51個連鎖超市和21個大型綜合商場向集團化發展,帶動餐飲住宿、商貿旅遊等傳統服務業升級轉型,提升城區服務業檔次和品位。

同時,投資8億元打造的聚能物流中心正在加緊建設,塞北、航空、萬象、三愚等物流中心和麻地灣、三岔灣兩個大型貨運中心相繼啟動建設。一大批物流商貿産業的聚集發展,猶如涌動的春潮,在榆陽大地激蕩起經濟大發展的強音。

責任編輯: 呂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