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24日電(肖鑫、俞治)我國科學家經過6年攻關,從血吸蟲分泌蛋白中鑒定出一個具有診斷價值的標識分子,並對其進行血吸蟲病流行區的現場驗證,表明其診斷敏感性比傳統方法提高了6倍,解決了現有診斷技術敏感性不足這一根本問題。最新一期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柳葉刀·傳染病》以論著形式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973”首席科學家、第二軍醫大學熱衛係熱帶傳染病學教研室主任潘衛慶介紹説,當前我國血吸蟲病防控總體策略是以傳染源控制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控制傳染源重要途徑是要能及時準確發現感染者,並對所有感染者加以有效治療。由於目前血吸蟲病流行特點是以低度感染為主,診斷低度感染者需要高敏感度的技術。 潘衛慶率領團隊,建立融合分泌蛋白高通量篩選技術平臺,從基因組範圍大規模篩查具有診斷價值的標識分子,從200多個血吸蟲分泌蛋白中鑒定出一個具有診斷價值的標識分子(即SjSP-13),結果顯示這個診斷分子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異性。在此基礎上,團隊對SjSP-13診斷分子進行血吸蟲病流行區的現場驗證,表明其診斷敏感性比傳統方法提高了6倍。潘衛慶説,這個分子的應用必將為血吸蟲病總體防控策略的實施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為我國血吸蟲病防控乃至消除將産生積極影響。 《柳葉刀·傳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同期專門配發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克萊夫·席夫教授的評論文章説:“這個研究團隊從全基因組範圍篩選出敏感的診斷分子,將極大改進血吸蟲檢測技術,從而為全球血吸蟲病流行程度作出全面客觀的評估。”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周曉農認為:“這項研究圍繞我國當前血吸蟲病從控制走向消除這一需求,對血吸蟲病篩查正確率和監測敏感性的提升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是依靠科學研究解決防治中關鍵技術問題的一個典範。”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