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大規模啟動空氣污染物來源解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6 15:23 來源: 環境保護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3月25日,環保部發佈《2013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空氣質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首次對我國自2013年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74個城市進行評價。 結果表明,2013年74個城市中,只有海口、舟山、拉薩3個城市各項污染指標年均濃度均達到二級標準,其他71個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標現象。

    重污染區域的首要污染物為PM2.5。對此,環保部官員表示,2014年要大規模、規範化啟動污染物來源解析研究工作,北京等重點城市要在今年上半年提交初步成果。

    京津冀區域污染最重

    根據《報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是空氣污染相對較重的區域,尤以京津冀區域污染最重。京津冀13個城市中,有11個城市排在污染最重的前20位,其中有7個城市排在前10位,部分城市空氣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佔全年天數40%左右。

    此外,該地區共13個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37.5%,比74個城市低23個百分點,有10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甚至低於50%。其中,北京市達標天數比例為48%,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16%。

    該區域首要污染物為PM2.5,其次是PM10和O3(臭氧)。區域內所有城市PM2.5和PM10年平均濃度超標,PM2.5年平均濃度為106微克/立方米,PM10年平均濃度為181微克/立方米。

    “在空氣質量最差的城市中,河北佔了7個,可見河北仍然是重災區,需要加大治霾力度。”中國環科院副院長柴發合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希望隨著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通過體制與機制創新,河北的空氣質量能夠有所改善。

    從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看,我國大氣污染形勢非常嚴峻。環保部監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主要有四個原因: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業發展過快、比重過大、集中度高;大氣污染物長期超環境容量排放;城市化加快以及不利的氣象條件。

    對第二個原因,該負責人解釋稱,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佔全國面積的8%,消費了全國43%的煤炭,生産了55%的鋼鐵、40%的水泥、52%的汽柴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粉塵排放量佔全國的30%,單位面積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第四個原因也同樣值得關注。該負責人解釋,2013年華北平原和山東半島的大部分區域年均風速同比減少0.1~0.3 m/s,靜風、逆溫現象增多,空氣流動性差,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同時,這些地區的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河南、天津分別較2012年偏少24%、21%,弱化了對空氣污染物的清除,加劇空氣污染。

    此外,報告顯示,2013年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拉薩、福州、惠州、珠海、深圳、廈門、麗水和貴陽。

    大規模啟動污染物來源研究解析

    環保部也在報告中明確了2014年大氣環境質量的任務。

    根據部署,今年環保部將推動第三階段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能力建設,力爭早日完成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新標準監測能力全覆蓋。

    環保部監測司副司長朱建平對21世紀經濟報道介紹,2014年全國各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要啟動污染物來源解析研究工作。其中北京、天津和石家莊要在上半年前提交初步成果;其他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要在年底前提交階段性研究成果。

    “以前各個城市自發地做過,但這是第一次全國大規模地、規範地做源解析,我們將根據這次源解析的結果決定以後多長時間做一次,是不是每年都做。”朱建平介紹。

    朱建平還介紹,去年環保部開展了監測數據質量督查,“還沒有發現地方在監測數據上造假的問題”。今年,環保部還將重點選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開展監測數據監督監測。

    根據環保部的要求,對檢查中發現的數據質量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對存在行政干預、數據造假等嚴重問題的單位約談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並給予嚴肅處理,進一步提高自動監測數據質量,不斷增強自動監測數據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責任編輯: 王欣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