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法蘭克福3月27日電(記者文史哲)中國企業近幾年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的進步與成果世所共睹,德國更是中國企業接受挑戰、展現風采的重要舞臺。目前,在德經營的中資企業有2000余家,中國已成為德國第三大投資項目來源國。如果説數字展現的是宏觀圖景,那麼走近這些企業,就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成長歷程。 問起初來乍到德國市場的第一感受,許多中國企業都説:難。中國電信(德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傑對記者説,歐洲市場相對飽和,德國人對商品質量與價格的要求尤其高,加之一些人對中國商品有成見,中國企業邁出第一步不容易。對此,何傑的辦法是“用亞洲式的勤奮與服務”闖入當地市場。他在德國有15人的團隊,大部分人的工作常態是“在路上”——“不斷走訪客戶、推介産品,更快、更靈活地響應客戶需求,本土企業做不到的我們去做,用這樣的服務態度贏得第一批客戶。” 一旦站穩腳跟,許多企業便會“漸入佳境”。如何傑所説,德國商業環境規範,而且有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法蘭克福市經濟促進局等從聯邦到各城市地區機構幫助外來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還有,一旦已有客戶願意為企業産品做信用背書,企業擴展客戶會越來越容易。 不過,企業經營者心中清楚,産品品質才是在德國市場生根發芽的長久之計。三一重工、徐工、華為都在德國設置研發中心,向國際生産標準與“德國品質”進發。 這種進取精神不但體現在大型企業,一些中小企業也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活力與成果。位於法蘭克福的聚龍歐洲有限公司多年來在銀行紙幣處理設備領域大力研發,其紙幣清分設備通過歐洲央行檢測並進入歐洲市場,甚至與歐洲央行成為合作夥伴。聚龍歐洲總經理白莉説,聚龍的小型清分機已經佔據歐洲商業銀行前臺30%。“銀行對流水作業設備的質量要求非常高,但我們的産品絲毫不比當地百年品牌遜色,價格也不比它們低。用戶已經認識到,中國也可以生産出頂尖産品。” 隨著企業發展,經營者們還更深切地感受到品牌的重要性,並意識到過硬的服務與品質並不等同於品牌。在德國自主創業的愛訊科技(德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董芳説:“做品牌,意味著從量産代工到銷售終端的每個細節都有高標準的統一規劃與管理,考驗的甚至是經營産業鏈的能力,不僅需要資金、技術,更需要全面的渠道網絡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儘管不容易,中國企業也已在塑造世界品牌方面初露崢嶸。華為技術德國有限公司的公關人員對記者説,近年來,華為開始在歐洲市場銷售智慧手機、PC、筆記本電腦等終端全線産品,使華為的品牌在普通百姓生活中的能見度大大提高;同時,華為開始制定全球市場戰略,對新産品的發佈與營銷宣傳進行全球統籌,也極大拓展了品牌影響力,而這正是華為發展多年後擁有了相當的技術自信、並在國際市場上積累了渠道資源與管理經驗後的“厚積薄發”。 可以説,從服務到品質再到品牌,這是許多在德中國企業所經歷的故事,也是中國企業與經濟成長的縮影。同時,採訪中,這些在海外創業的中國企業家們無不希望祖國經濟繁榮向前、中德關係不斷深化,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深厚的土壤與不斷拓展的空間。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