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界敦促日正視南京大屠殺史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03 07:1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鐵證如山不容辯駁—中國各界敦促日正視南京大屠殺史實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崔清新)針對日方就中國領導人近日演講有關內容所採取的無理態度,以及日本國內近來不斷出現否認和美化侵略歷史的錯誤言行,中國提出強烈抗議,並表示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歷史是國際史學界所公認的,是有歷史檔案和日本戰犯罪行供述所印證的,鐵證如山,不容辯駁。 

3月28日,在德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發表演講,提及這段歷史,強調要在銘記歷史教訓的基礎上維護人類正義和和平,防止歷史悲劇重演,更好地開創未來。

此後,日本高官發表言論稱,在第三國發表關於日本歷史的這種講話不具建設性,並聲稱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人數日本政府未予斷定。

關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有關史實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史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表示:“南京大屠殺是鐵的事實,國際社會早有定論,日本一些政治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引用右翼學者的論點,無恥之極。”

國際社會公認的史實——南京大屠殺記入多國歷史教科書

丹麥奧爾堡大學的美籍歷史學副教授本·多夫曼從自己國家的教科書中了解到了這段歷史的真相。他表示自己是通過教科書和文獻了解到南京大屠殺的。

多夫曼手頭的兩本世界史教科書,分別由英國和美國的出版公司出版,裏面對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燒、殺、淫、掠的暴行有詳細記載,並配有黑白歷史照片。他説,這兩本書是大一新生的必讀教材。

該校保加利亞籍學生史雲杜斯拉伕·柏杜夫認為,侵華戰爭是日本想佔據中國資源引起的,並説他不明白為什麼日本一直否定歷史。

70多年前,德國人約翰·拉貝在日軍侵入中國南京市的危急關頭,聯絡了其他十幾位在華外國人士,設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為20多萬中國人提供了棲身之所。拉貝在日記中詳細記錄了大屠殺內情,還精心保存了80多張現場拍攝的照片,成為研究這段歷史的重要證據。

檔案、倖存者現身説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人數確鑿

1946年1月,中國、蘇聯、美國等11個國家在日本東京設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專案審理南京大屠殺。判決書認定日軍佔領南京後的最初6個星期內,南京及附近遭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超過20萬人。這一數字未將被日軍燒棄的屍體、投入長江或以其他方式處理的死難者計算在內。而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被槍殺和活埋的中國軍民達30多萬人。

侵華日軍當年在南京屠殺30萬以上平民百姓和被俘中國軍人,是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同盟國中國審判戰犯軍事法庭作出的定論。

朱成山介紹,南京大屠殺遇難者30萬人以上間接出自東京法庭。該法庭判決書判定:“日軍僅于佔領南京後最初的六個星期,不算大量拋江焚燬的屍體,即屠殺平民和俘虜20萬人以上。”這裡需要做注腳的是“大量拋江焚燬的屍體”究竟是多少?據日軍第二碇泊場司令部少佐太田壽男供認,日軍拋江焚燬的屍體為15萬具,加上東京法庭確認的20萬以上的平民和俘虜被屠殺的數字,不難看出東京法庭判決被日軍屠殺的人數應為30萬人以上。

日軍在南京屠殺我同胞30萬人以上數字直接出自南京軍事法庭。該法庭判決書確認:“計于中華門花神廟、寶塔橋、石觀音、下關草鞋峽等處,我被俘軍民遭日軍用機槍集體射殺並焚屍滅跡者,有單耀亭等19萬餘人。此外零星屠殺,其屍體經慈善機關收埋者15萬具。被害總人數達30萬人以上。”

紀念戰爭是為了遠離戰爭——中國以立法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

今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和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將民眾的願望轉變為國家意志的一次重要行動,有著深厚的歷史基礎和緊迫的現實需要,同時也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中國人民愛好和平、捍衛和平的信心與決心,有助於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藝術學院院長鄒建平在2012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專門提出建議,指出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的災難,應該通過國家公祭的形式悼念死難的同胞,振奮民族精神和愛國意識。而之前,相關的悼念儀式僅僅是由江蘇省或南京市組織的,“規格、規模和影響有限”。

“紀念戰爭是為了遠離戰爭,追憶災難是為了遠離災難。”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王建朗説,設立國家公祭日的舉動表明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不輕言戰爭的,更多的是要教育國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牢記戰爭的災難,讓戰爭不再重演。

責任編輯: 劉嘯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