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 連日來,人們紛紛登錄福建省見義勇為英烈網上紀念館,點亮“蠟燭”、擺上“鮮花”,向154名受省級表彰的見義勇為英烈表達敬意。網上開展祭奠見義勇為英烈活動,在全國尚屬首次。中國文明網福建聯盟站、福建文明風網、福州數字青少年宮等網站,也有許多人特別是青少年點擊,到此慎終追遠、緬懷英烈。 不僅是清明節,近年來,以傳統節日為載體的“我們的節日”活動在我省廣泛持續開展。福建省以這一主題活動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健全機制,豐富內涵,打造品牌,傳統節日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 拓展覆蓋面 打造新品牌 4月2日,農曆三月初三,是畬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烏飯節。這幾天,福州羅源縣霍口畬族鄉、連江縣小滄畬族鄉等地的畬族群眾都忙碌著,準備烏米飯的食材,練練嗓子以便拉歌對唱唱得更響亮。 像“三月三”烏飯節一樣,福建省節日主題活動“一縣一品牌”培育工作持續開展,取得良好成效。 各地傳統節日過得有聲有色,形成自己的活動品牌。在福州,從2005年起就持續開展“弘揚孝敬美德、共建和諧社會”的“拗九孝敬節”主題系列活動;端午節,遊園、午時茶、午時書等閩都特色民俗活動集中上演;中秋節,中秋“擺塔”、文化廟會精彩紛呈。在廈門,“有節必誦”,經典誦讀成為當地節日主題活動的響亮品牌。莆田媽祖文化節、武夷山市朱子文化節、龍岩“紅色清明節”等,都具有顯著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福建省與台灣一衣帶水、習俗相近。在主要傳統節日裏,福建省沿海地區與台灣一同開展“兩馬同春鬧元宵”、“兩門新春焰火節”、“閩臺對渡文化節”、“閩臺兩東石共數一宮燈”等活動,形成多個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的新品牌,也使傳統節日成為維繫兩岸血脈親情的重要紐帶。 “我們的節日”主體是“我們”。這一主題活動要熱火,關鍵要基層“熱”、群眾“熱”。 福建省注重提升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參與節日主題活動的熱情。全省中小學生踴躍參與製作節日小報、舉行主題班隊會、開展網絡簽名寄語、經典誦讀、詩文會等活動,從而提升對中華傳統節日的認知認同和對民族優秀文化的理解熱愛。福建省未成年人參與中央文明辦組織的多個網絡簽名寄語活動近700萬人次,位居全國前七。大學生假期返鄉,在村居組織“網絡春晚”、“草根村晚”、社區聯歡會等,男女老少自編自演、同臺同樂。全省200萬名志願者在各大節日期間開展“三關愛”、歡樂下基層、文明交通行動、網絡文明傳播、服務大型賽會、家園清潔行動等主題活動, 全省200萬名志願者在各大節日期間開展“三關愛”、歡樂下基層、文明交通行動、網絡文明傳播、服務大型賽會、家園清潔行動等主題活動,“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願服務理念與“歡樂過節、過仁愛節”的文明風尚有機融合,賦予傳統節日全新的時代內涵。 在開展活動時,福建省注重讓群眾唱主角,讓傳統節日成為民俗文化的盛會,成為提升群眾文明水平的載體。如福州擴展“鄰里節”,組織開展了“鄰里守望·情暖榕城”志願服務活動,市民自發組建百餘支“鄰里守望志願服務小分隊”,併發放“愛心聯絡卡”,進行結對幫扶和樓門互助,讓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感受到鄰里鄉親帶來的溫暖。 活動常態化 凝聚正能量 近年來,福建省創新機制,把“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開展情況作為年度文明城市 (縣城、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測評的重點考核項目,採取省市聯辦等方式推動活動開展,還安排專項活動經費,對活動成效明顯、影響廣泛的設區市給予支持。每個重要節日,要求各地做到“六個一”——下發一個通知、制定一個方案、形成一個主題、做好一個總結、組織一次宣傳、打造一個亮點,使活動形成高潮、保持熱度、産生效應。 福建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紅色資源。結合這些資源,福建省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國夢的要求,貫穿到節日主題活動的全過程。在革命舊址、展覽館等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展覽、祭奠先賢先烈等活動熱烈開展;在歷史名鎮名街,踩街、龍舟賽等活動讓人們更加融入家鄉、熱愛家鄉…… 結合加強“四德”教育,福建省開展“紅紅火火過大年”快樂返鄉、“綠絲帶”助學、關愛特殊群體未成年人“牽手行動”、“中國夢·社區美”好人故事匯、“我和空巢老人有個約定”、“鄰里守望”等系列活動,推動形成崇德向善、孝老愛親、互助進步的社會風尚。 文明短信傳遞、文明餐桌、文明旅遊、文明交通、綠色殯葬……“講文明樹新風”被融入節日活動,引導廣大群眾移風易俗,過文明節儉節、健康向上節、綠色環保節。如2013年春節期間,福州煙花爆竹燃放量大大減少,除夕夜的垃圾量比往年少了500余噸;莆田商家一改往年比拼燃放煙花的做法,將節省出的500多萬元全部捐助公益事業。 學習先進典型、傳承中華美德活動在節日期間廣泛開展,如慰問幫扶道德模範和“美德少年”、學習宣傳“身邊好人”、“做美麗福建人”等。幾年來,省、市、縣各級共發放慰問幫扶資金5000多萬元,並出臺幫扶禮遇道德模範實施辦法、金融服務道德模範及文明單位企業實施細則等,以制度措施和金融手段,引導人們弘揚傳統美德。 擴大影響力 提升實效性 在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中,福建省大力拓展傳統節日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開發、設計、推介了一系列以節慶民俗活動為核心的旅遊項目。 永定“土樓神韻”、泰寧擂茶表演、武夷山“印象大紅袍”等,成為福建省民俗遊、風情遊市場的閃亮名片。在龍岩、三明等客家人主要居住地,“遊大龍文化節”“做大福文化節”等特色節日活動,展現了客家文化注重人倫、和睦親善、熱愛生活的特質。寧德福鼎的瑞雲畬族“四月八”歌會,吸引了浙南和閩東其他地方畬族歌手參賽,影響十分廣泛。泉州拍胸舞、漳州木版年畫、柘榮剪紙等一大批具有獨特情趣、承載民族文化基因的民俗技藝,在節日主題活動中復活,並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節日旅遊市場效益不斷提升。今年春節期間,全省接待國內外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同比增長29.7%;旅遊總收入69.89億元,同比增長31.2%。 福建省將“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納入文化惠民工程,廣大文藝院團、文藝愛好者、文化志願者進社區、下農村、上海島,藝術扶貧、文化低保、激情廣場大家唱、社區文化藝術節、新農村百鎮行、送戲下鄉等活動,為城鄉群眾送去了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節慶文化大餐。 “我們的節日”,是百姓之樂、文化之形,更是情感之依、民族之根。 以節樂民,以文化人,未來,福建省將推動這一主題活動更接地氣、更有特色、更富內涵,使之成為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實現中國夢征程上的強大文化動力。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