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海中學、華東師大二附中、復旦附中、交大附中等4所上海著名高中,同時舉行自主招生活動。考生只能選其一而“不能兼報”,引發家長和社會的關注。 6日自招現場,4校基本以學生能力測試為主,涉及語數英物化生等綜合學科知識。家長們開玩笑説“這是‘牛娃’們的盛宴”。不少同時接到兩所以上學校自招通知的學生,都是“獲獎專業戶”,他們或手捧新知杯(數學)、大同杯(物理)、天原杯(化學)等學科競賽證書,或是參加過奧數競賽。這些“牛娃”也只能“四選一”,但更多家長卻認為,4校自招放在同一天,有助於避免“牛娃”在多所學校“佔坑”,從而給其他學生留出更多的機會。 4所著名高中自招“不約而同”放在同一天舉行,並非巧合。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掐尖戰”進入白熱化的體現。實際上,早在寒假後,各校已經通過冬令營等活動,圈定了一批心儀的學生。 從現場情況看,與往年相比,今年的4校“衝考”(學生沒收到通知直接去考試)現象不多,只有華東師大二附中和復旦附中有極少量“衝考”學生。對於“衝考”,上海中學明確表示拒絕。接下來更多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自主招生將“跟進”。 別讓自招變成另一種中考 “自主招生”成為“掐尖”的戰場,與其初衷已漸行漸遠。據上海市北區一所以輸送奧數競賽金牌著稱的初中校長透露,初三奧數競賽一二三等獎的學生名單,名校校長幾乎人手一份:“不少獲獎學生,在二三月份就陸續接到一些著名學校的電話,邀請他們報考自主招生。” 上海高中推行“自主招生”,本意是給高中學校和優秀初中畢業生“雙向互選”的機會,鼓勵學生多元發展、學校特色發展。它屬於上海中招的“提前批”,優秀學生提前填報心儀的高中學校,經過學校自主測評合格者與學校簽約,中招時享受錄取下調20分的“優惠”。 在國外,知名高校均為自主招生,學生可以根據考試成績和特長志趣,同時申報多所學校。因此,在上海高中自主招生政策問世之初,為突出“自主選擇”,對學生的志願填報並無數量限制。而由於多數高中自主招生時間不同,有些學生往往兼報五六所學校趕場參加測試。 為減輕學生的“應試”負擔,近年來市教委對高中“提前批”政策進行了調整:將初中學校“推優”與高中學校“自主招生”合併為同一志願,每位考生只能填報2所學校。這一政策,對學生來説,減輕負擔的同時也減少了選擇機會。“自主權”首先變成了“選擇權”——學生要事先精準定位自己到底更適合哪所學校才能報考。 而對高中來説,“限報”規定,則意味著生源競爭更加激烈,上海中學、華東師大二附中、復旦附中、交大附中等4所上海著名高中首當其衝。據本市北區一所以輸送奧數競賽金牌著稱的初中校長透露,初三奧數競賽一二三等獎的學生名單,名校校長幾乎人手一份:“不少獲獎學生,在二三月份就陸續接到一些著名學校的電話,邀請他們報考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成為“掐尖”的戰場,與其初衷已漸行漸遠。如果自主招生的標準趨同,各校均盯著競賽獎牌和學業成績,那“自主招生”與中考又有何異?(記者 彭薇 李愛銘)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