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非遺項目打破“傳內不傳外”等傳統的傳承方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08 09:32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拉薩4月8日電(記者許萬虎、春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丹巴繞旦老人在西藏唐卡繪畫界頗有名氣,其門下桃李遍佈雪域高原。與過去唐卡技藝“傳內不傳外”的傳統不同,他不僅在家招收了30多名學徒,還在西藏大學開辦了唐卡繪畫班,通過學院式教學方式傳承唐卡藝術。

    丹巴繞旦打破唐卡藝術傳統傳承方式,是如今西藏非遺傳承方式發展變化的縮影。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負責人阿旺旦增介紹,西藏非遺傳承方式正日益走向多元,“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傳僧不傳俗”的傳統正在被打破,非遺傳承人對學徒的標準和要求也比從前更加開放,這在以前很難想象。

    “以西藏唐卡繪畫技藝為例,從前幾乎沒有女性唐卡畫師。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以及唐卡藝術愛好者可以通過拜師學藝、參加研習班等方式成為專業的唐卡畫師。”阿旺旦增説,前些年西藏還專門成立了面向社會招收學徒的唐卡畫院。畫院分為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西藏主要的唐卡畫派都集中在這裡,每年都有大批畫師在這裡出師。

    西藏一些高校也成為非遺傳承的搖籃。被譽為“熱巴舞后”的澤吉現為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的一名教師。“小時候學習熱巴舞時很難,只能遠遠地將民間藝人的舞蹈動作偷偷地記在手上。如今,國家級非遺項目熱巴舞進入了學院式教學,我牽頭編寫了熱巴舞教材。以前學生一個月才能學會的動作,現在一週就能掌握。”她説。

    據記者了解,非遺傳承人被列入國家級或自治區級傳承人之後,擁有了藝術大師稱號,社會地位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極大提升。國家每年還提供專門的經費,支持非遺傳承人授徒及作品展示,並不定期組織傳承人進行培訓、交流活動。

    “打破傳統、走向開放的傳承方式,使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産‘活態傳承’的規模空前加大,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學習到特色的文化藝術,這對西藏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揚大有裨益。”阿旺旦增説。

    數據顯示,目前西藏有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近800個、傳承人1177名。其中,68名傳承人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