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召開“反壟斷工作”專題新聞發佈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08 16:43 來源: 商務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4月8日,商務部召開“反壟斷工作”專題新聞發佈會。反壟斷局局長尚明就商務部附條件批准微軟收購諾基亞設備和服務業務案及查處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工作向記者通報有關情況。發佈會具體內容如下: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今天向大家通報兩件近期反壟斷工作情況。第一,附條件批准微軟收購諾基亞設備和服務業務案;第二,關於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行政處罰予以公開的情況。

    先介紹微軟收購諾基亞設備和服務業務案的反壟斷審查情況。大家都知道,去年在通信行業,有一件對市場影響較大的並購。該項並購涉及兩家公司,一家是微軟公司,全球軟體業的巨頭,另一家是諾基亞公司,通訊行業翹楚。該案目前已審查完畢,商務部附加限制條件批准了該案。鋻於該案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該案情況比較複雜,為了幫助公眾理解,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13年9月2日,微軟與諾基亞簽署《股票及資産購買協議》。根據該協議,微軟將收購諾基亞所有的設備和服務(手機)業務。微軟將支付諾基亞54.4億歐元對價(約合458.62億人民幣),其中37.9億歐元用於購買諾基亞所有的設備和服務業務,16.5億歐元用於支付專利協議和未來期權。

    交易前,微軟生産智慧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但不製造自己的智慧手機,通過該交易,微軟進入智慧手機設備生産行業,實現縱向一體化整合。交易後,諾基亞基本退出了手機生産市場,但保留了所有通信及智慧手機相關發明專利。

    二、案件審查程序

    2013年9月13日,商務部收到微軟收購諾基亞設備和服務業務案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申報。經審核,商務部認為該申報文件、資料不完備,要求申報方予以補充。10月10日,商務部確認經補充的申報文件、資料符合《反壟斷法》第二十三條的要求,對該項經營者集中申報予以立案並開始初步審查。11月8日,商務部決定對此項經營者集中實施進一步審查。經進一步審查,商務部認為此項經營者集中對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2014年2月8日,經申報方同意,商務部決定延長進一步審查期限。

    該交易在全球包括美國、歐盟、加拿大、中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反壟斷審查,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中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主管機構做出了審查決定。

    大家看到,這個案子審查時間較長。原因是,首先,這個案件的案情複雜,是反壟斷法實施以來我們遇到的最複雜的案件之一,涉及一些知識産權與反壟斷交叉的問題,有很多問題對於反壟斷執法面臨新的挑戰。第二,中國市場受這項並購的影響比其他司法轄區更大,中國需要對這些集中給予更多關注,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調查取證和分析。中國是手機生産大國,也是手機消費大國。2012年中國手機生産量是11億8千萬台,全球銷售量是15億8千萬台,即全球銷售的75%的手機在中國生産。2013年,中國智慧手機銷售總量是3億2千萬台,佔全球市場的34%。由於産業規模和市場規模龐大,中國受該交易的影響要高於歐美相關産業。調查過程中,審查小組對微軟4萬多項專利進行逐一篩查和技術分析,總結出一份安卓手機高度依賴的微軟專利清單,以確定交易可能對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産生的排除、限制競爭影響。在該案審查中,審查小組還運用了經濟分析、市場調查等多項技術手段發現競爭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審查小組還需要與有關申報方多次討論。總之一句話,中國市場受交易的影響最大,解決並購帶來的競爭問題非常複雜,所用的時間也相對較長。

    三、案件發現的主要問題及與申報方的討論

    反壟斷審查考察了微軟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智慧移動設備相關專利和諾基亞的智慧手機業務之間存在的縱向關聯。此外,反壟斷調查還考察了交易對諾基亞持有的移動通信相關標準必要專利的影響。

    反壟斷審查發現,微軟可能會憑藉智慧移動設備相關專利排除、限制中國智慧手機設備市場競爭。安卓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智慧手機操作系統,它不屬於微軟,但含有微軟的技術專利。微軟針對安卓操作系統智慧手機(安卓手機)進行的安卓許可項目中,包括了微軟持有的專利技術,多達數百種。安卓手機佔中國智慧手機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技術分析表明,微軟持有的專利是實現安卓手機主要和基本功能不可或缺的技術,且不存在有效地替代。微軟具備通過其安卓許可項目限制下游智慧手機市場競爭的能力。

    該經營者集中完成後,微軟進入移動終端製造領域,實現操作系統和智慧手機設備生産的一體化整合。總體看,此前微軟為推廣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對手機生産商的依賴程度降低。為使微軟的移動終端獲得有利的市場地位,微軟有動機提高專利許可費。

    中國是手機生産大國,也是手機消費大國。全球銷售的75%的手機在中國生産,中國智慧手機市場規模是佔全球市場的34%。微軟若提高許可費,中國手機製造商最終只能選擇退出市場或者將該成本全部或者一部分傳導至智慧手機消費者。前者將危害市場競爭,後者則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諾基亞交易後有可能憑藉其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排除、限制相關市場競爭。諾基亞擁有數千項通信標準必要專利。從專利持有總數和專利持有質量看,諾基亞是通信標準領域的翹楚。諾基亞的移動通信標準必要專利是所有智慧手機生産商從事生産活動必須使用的,諾基亞憑藉這些標準必要專利擁有對移動設備市場的控制力。本交易後,因諾基亞基本退出了手機設備和服務業務,可能存在諾基亞對其標準必要專利收費策略的不合理改變,將導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智慧手機生産商知識産權的總體成本將增加,並將最終導致最終的消費者利益的減損。

    在我們在審查過程中運用了經濟分析、市場調查、技術解剖等多種手段調查取證,證明了微軟、諾基亞因並購導致的競爭問題,並要求其解決我們關注的問題。

    四、申報方的解決方案及評估

    2014年3月6日、27日,諾基亞、微軟分別提出了最終解決方案,經市場評估,商務部認為,該方案能夠減少此項經營者集中對競爭産生的不利影響。

    1、微軟承諾主要內容包括:(1)不基於標準必要專利,對中國生産商生産的安卓手機尋求禁令。(2)對安卓手機使用的微軟專利,進行非排他性許可,且交易後收取的費率和其他許可條件不會超過當前水平;微軟可根據市場條件和被許可人特定情況給予優惠。(3)對非標準必要專利,僅在潛在被許可人不善意談判的情況下才尋求禁令救濟。(4)對標準必要專利的承諾永久有效,對非標準必要專利的承諾有效期8年。

    2、諾基亞承諾主要內容包括:(1)就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繼續遵循公平、合理、無歧視(FRAND)原則,不尋求不符合FRAND原則的許可條件。(2)對善意被許可人不通過禁令阻止標準必要專利的實施。(3)許可標準必要專利時不進行搭售。(4)諾基亞標準必要專利的受讓方也需遵守本承諾規定義務及FRAND義務。(6)諾基亞承諾交易後不偏離當前FRAND計件費率,但允許依據這些因素進行合理調整。(7)上述承諾永久有效。

    需要説明的是,對解決方案內容的理解還需要看公告全文,否則可能會得出不準確的結論。現在審查已結束,有關公告也已發佈在商務部網站,通過這個並購的審查反映出中國監管部門的專業水平、敬業精神和處理複雜案件的能力。

    五、附條件批准及監督執行

    微軟、諾基亞的解決方案能夠減少交易對市場競爭的潛在威脅。交易後,商務部將依法對微軟和諾基亞的承諾履行情況進行監督,希望雙方嚴格遵守並切實履行上述承諾。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附加限制性條件的批准只是一種對未來可能損害競爭行為的一種前置預防。若以後出現了濫用支配地位及其他“壟斷行為”,除並購審查部門進行有效監管外,還會有其他反壟斷執法部門依據反壟斷法相關規定對其進行調查和處理,以保證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下簡稱《反壟斷法》)和《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經營者集中達到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的,經營者應當事先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自《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商務部依法履行職責,共對700多件經營者集中案件進行了反壟斷審查。實踐證明,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對於預防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反壟斷法》和《規定》施行後,絕大多數經營者能夠依法申報,但我們也注意到,也有一些經營者集中未經申報實施集中,違反了《反壟斷法》和《規定》的要求。為此,商務部于2011年12月30日公佈了《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調查處理暫行辦法》(2012年2月1日實施),加強了對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查處力度。自《辦法》實施以來,我們依法立案查處了一批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分不同情形作出了相應處理決定。

    為提高查處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透明度,進一步督促經營者依法及時申報,今年3月20日,在商務部部外網新聞欄目發佈消息,對今年5月1日後立案調查的未依法申報案件,商務部將通過商務部政府網站向社會公佈行政處罰決定,同時公佈了舉報傳真電話(65198998),接受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涉嫌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舉報。

    上述消息發佈後,各界都非常關注,也有企業和仲介機構來電諮詢,今天在座的一些媒體也及時給予了轉載,在此我代表反壟斷局表示感謝。結合各方的關注,借這個場合,就有關問題澄清如下:

    第一,今年5月1日之前立案的未依法申報案件,如經調查需要予以行政處罰的,會依照法律給予相應的處罰,並不是對之前的行為予以處罰豁免,但行政處罰決定可不主動公開。

    第二,今年5月1日之後立案的未依法申報案件,如經調查需要予以行政處罰的,商務部將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將行政處罰決定書在商務部網站公開。

    第三,依法公佈未依法申報案件的行政處罰決定,是商務部依法行政、進一步提高執法透明度的舉措,對有關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預警,也表明對守法企業的尊重,使違法企業承擔相應後果。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在今後查處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工作中,商務部將繼續嚴格依法行政,切實保障當事方、舉報人以及第三方的合法權益,依法做出合法、合理、客觀、公正的處理決定,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競爭秩序,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歡迎廣大媒體朋友的監督,也歡迎廣大媒體朋友向我們舉報未依法申報的集中,提供相關線索。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