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4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 張桂林 何宗渝)4月8日中午,一列滿載貨物的班列,從重慶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出發,向西直奔11000公里之遙的德國杜伊斯堡港,這是貫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渝新歐鐵路大通道,打造“升級版”開出的首趟公共班列。 2100多年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如今,一列列穿越中西部、馳騁在亞歐大陸橋上的列車,為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促進中西部地區加快開放,注入源源動力。 串起“絲綢之路”經濟走廊 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加強道路聯通,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2013年8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深刻闡述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 絲綢之路經濟帶東牽亞太經濟圈,西係歐洲發達經濟體,沿線人口規模接近30億,被譽為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商務部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貿易總額達5495億美元。 3月29日,習近平主席來到德國杜伊斯堡港,見證了滿載而來的渝新歐列車;在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舉行會談時,習近平提出,要把中歐合作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等重大洲際合作倡議結合起來,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暢達物流通道是前提。”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流通産業研究室主任宋則説,此前南線亞歐大陸橋由於通關等障礙,運行並不成功,渝新歐鐵路開通後,創新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極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一度沉寂的絲路古道,如今汽笛聲聲,貨運繁忙。在哈薩克斯坦多斯托克鐵路口岸,每天來自中國的換裝車皮增至近500個。哈鐵公司副總裁如馬塔耶夫説:“渝新歐鐵路使哈薩克斯坦成為中國與歐洲貿易的十字路口。” 地處歐洲工業中心的德國杜伊斯堡,作為渝新歐鐵路終點,一躍成為亞歐貿易重要樞紐。杜伊斯堡市長林克表示,渝新歐鐵路為沿線各國經貿合作提供了一條史無前例的“快車道”。 大通道架起內陸開放大“橋梁” 渝新歐鐵路自重慶始發,經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穿越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抵達德國杜伊斯堡港,全程運行16天,比海運節省20多天,比空運便宜五分之四。 重慶市政府物流辦常務副主任楊麗瓊介紹,自2011年1月首趟渝新歐班列開通以來,已累計開行110班,將上萬集裝箱的電子等産品,輸往歐洲市場;隨著貨源不斷豐富,4月起開行公共班列,運輸頻次將翻倍增長,今年計劃開行114班,超過前3年的總和。 在對外貿易帶動下,內陸其他地區也陸續開通至歐洲的班列。來自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物流部門的消息顯示,鄭州至德國漢堡的“鄭新歐”已累計開行22班;成都到波蘭的“蓉歐快鐵”,今年有望實現每週定期開行;武漢至捷克的“漢歐”也將在4月試運行。 大通道,又聚集起大外資、大産業,促進內陸加快融入全球分工。渝新歐班列開行3個月後,歐洲最大的印刷電路板生産商奧地利奧特斯集團,將年産值30億元的高端電路板生産基地佈局在重慶兩江新區;智慧機器人、直升機等一批高科技企業也紛紛落戶。 在渝新歐大通道等開放平臺助推下,2013年,重慶利用外資達到106億美元,進出口總額達687億美元,居中西部首位,全國第十位。 打造“升級版”還需破解“成長煩惱” 渝新歐鐵路大通道運行3年來,憑藉其安全性和時效性,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內外商貿企業關注,並在開行公共班列、貨源集納、運行便捷等方面不斷優化,著力打造“升級版”。 打破“貨物集齊才發車”的局面,實現每週一、四、六定時發班。回程貨不足的問題逐漸破解。渝新歐物流公司總經理周樹林介紹,此前渝新歐僅開行一班回程班列,2014年計劃開行14班,貨物涉及高端汽車零部件、機電産品、醫療器械等。 與此同時,自5月份起,重慶還將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設立聯絡處,在杜伊斯堡、比利時安特衛普、荷蘭鹿特丹、波蘭、俄羅斯等地設立辦事處、分撥中心,廣泛集貨。 儘管發展勢頭迅猛,但“成長的煩惱”也不容忽視:與海運相比,渝新歐鐵路運價還明顯偏高,不利於大通道初期培育;隨著公共班列開行,貨物種類多樣、集貨區域廣泛,沿線通關、監管亟待進一步提升效率;部分城市基礎貨源不足,為爭搶線路惡性競爭,造成嚴重運力浪費,衝擊渝新歐鐵路運行。 “以渝新歐為主幹的中歐鐵路大通道,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向西開放戰略的重要支撐,亟須國家加強統籌。”宋則説,對外要繼續加強與沿線各國在運價、監管等方面的溝通協作;對內則要加強通道資源整合,充分發揮渝新歐鐵路東聯長江經濟帶、西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優勢。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