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李克強開出“藥方”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1 19:17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汪文品)中國首季經濟運行數據陸續亮相。截至目前,多項經濟指標顯示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採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發展,努力實現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提質增效升級的新階段,不僅要爬坡過坎,還要行穩致遠,李克強總理明確為當前經濟面臨的困難開出了一系列“藥方”——宏觀調控要把握總量平衡,更要著眼結構優化,根據形勢變化合理把控調控的政策力度,適時採取針對性強的差異化措施。

    數據顯示,3月CPI同比增長2.4%,食品價格上漲4.1%;PPI則連降25個月,同比降2.3%。3月製造業PMI雖然回升至50.3,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下行趨勢,但絕對值明顯低於歷年均值。一季度進出口總額為5.9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3.7%,進、出口總額出現雙降。

    在此背景下,部分外資機構擔心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會出現嚴重下行局面。

    “三月份貿易增長再次大大低於預期。我們將一季度GDP同比增長預期從7.3%調低至7.2%。做出這一修改主要是因為一季度內外需疲軟跡象加劇。”巴克萊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分析指出。

    瑞銀研究報告也指出,中國實體經濟活動明顯弱于預期,開局乏力且外貿和房地産前景面臨不確定因素。

    誠然,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確實在加大,這既是錯綜複雜國際大環境影響的結果,也是國內經濟深層次矛盾凸顯和增長速度換擋期的客觀反映。

    面對經濟形勢下行的猜測聲,李克強總理在致辭中強調,當前中國經濟開局平穩、總體良好,但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個上下幅度,無論經濟增速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只要能夠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不出現較大波動,都屬於在合理區間。”

    “中國的發展有著很強的韌性”,李克強總理表示,中國經濟穩增長是有基礎的,今後一個時期不但有保持中高速增長的良好條件,而且具備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是要向改革要動力。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建立政府權力清單制度。著力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我們將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促進中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與健康發展。

    二是要向調結構要動力。以結構改革推動結構調整。加快彌補服務業這塊“短板”。落實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規劃。更大規模改造各類棚戶區。推動沿海向內地梯度發展,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和重要陸路交通幹線,培育新的經濟支撐帶。

    三是要向改善民生要動力。13億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和“需求富礦”。要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個體經營和企業吸納就業實行稅收減免,通過擴大就業創業帶動居民收入持續提高,推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國務院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李克強總理的演講不僅通過對增速目標和合理區間的詳細闡述,解答了各方對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和疑慮;更是通過對未來發展“三大動力”的梳理和提煉,有力地回擊了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也表示,“決策層要保證政策措施既顧當前又顧長遠。”

    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部分宏觀經濟指標雖不及預期,但尚在合理可接受區間內。進入3月份以來,水泥、煤炭、發電量以及與汽車消費有關的數據均較前兩月有所好轉,鐵礦石、鋼材等進口繼續維持兩位數增長,這説明本身經濟運行的內在動力仍在。隨著政策微調效應顯現,二季度經濟增速企穩的可能性很大。

    部分國外研究機構也看好政策微調釋放的信號,認為中國政府能夠有效控制信貸增長和深化改革,從而實現經濟再平衡和可持續發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8日發佈報告,微微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但維持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7.5%,2015年增長7.3%。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