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綠色法規”提升“生態福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4 12:0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福州4月14日電(新華社記者  蘇傑)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的福州是一座山水園林城市,它依山傍水,兩江環繞,森林覆蓋率達54.9%,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福州空氣好、閩江水質優、榕城滿眼綠”是“生態福州”的集中概括。

為了持續保護和提升“生態福州”,今年以來福州市出臺了《生態福州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建立生態紅線管控制度;啟動了對《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的修訂工作,決心用一部部“綠色法規”,助力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綠水青山。

城市風道:一軸十廊

最近,《生態福州總體規劃》出爐,讓福州擁有了一份更長遠的生態規劃藍圖。“生態福州”的規劃範圍為總規確定的中心城區範圍,面積約1447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約為378平方公里,發展目標概括為“生態福州,人居典範”。

福州市規劃局規劃研究中心負責人孫良輝介紹説,“生態福州”就是以生態理念引領福州城市發展,探索生態城市建設的新模式。

在這張藍圖裏,福州將以“顯山露水”為主要目標,通過保護山水本體,控制山水界面,建立與城市的良好銜接,建設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山、水、城和諧共處的格局。

此外,規劃專家還提出了“城市風道”概念。福州是一個盆地,三面環山,一面是閩江出海口。為改善福州市風環境、減緩熱島效應,按照通風廊道、降溫節點、通風口的建設模式,將福州市規劃為“一軸十廊、一門多點”的通風格局。“一軸”指閩江和烏龍江及沿江兩岸100米範圍,“十廊”是連接“主通風軸”向城市各方向放射的10條重要內河河道,今後城市建設尤其是沿江沿河高層建築必須符合通風規劃。這些風道將有助於福州“夏天降溫、冬天除霾”。

建立生態紅線管控制度

閩江河口濕地是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每年在這裡越冬和遷徙停歇的水鳥達數萬隻,其中瀕危珍稀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被稱為閩江河口濕地的“吉祥三寶”。不少觀鳥愛好者、攝影愛好者都到過閩江河口濕地,身臨其境地感受過“濕地深處群鳥騰飛”的大自然奇觀。

為了更好地保護濕地等自然生態資源,最近,福州市明確提出建立生態紅線管控制度。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將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飲用水源保護區、水源涵養區、基本農田保護區、礦山公園、礦産資源禁採區等區域納入紅線保護區,確保全市生態紅線區域面積不低於國土面積的30%。同時建立生態紅線管控監督、協調和考核機制,對生態環境損害實行領導幹部責任追究。

以立法呵護福州好空氣

“清新空氣”是福州的一塊金字招牌,福州城市空氣質量優良指數排名持續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為呵護良好空氣,福州作出了諸多努力。

福州市環保局副局長任義文介紹説,從2010年開始,福州市引導産業“退二進三”,推動工業企業“退城入園”,近年來市區共有250多家工業企業實現異地搬遷和騰籠換鳥發展,目前城市規劃區內基本不存在排放廢氣的工業企業。福州五城區已全面禁煤,生活燃料全部改為清潔能源,累計拆除366臺燃煤鍋爐。

但是,今年以來福州的霧霾天數有所增加,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有所減少。專家分析指出,福州在治理機動車尾氣排放、火電廠污染物排放及建築施工揚塵等諸多方面,還有許多功課要做。

在今年初召開的福州市“兩會”上,由10名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修訂〈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的議案》備受關注。

早在2002年,福州就頒布實施了《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但它對當前以PM2.5為特徵的區域性大氣污染沒有涉及。因此,這10名人大代表建議,相對滯後的《辦法》需要儘快修訂,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目前,該議案正由福州市人大常委會調研辦理中,一則更為完善可行的《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問世。

責任編輯: 呂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