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制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5 09:33 來源: 農業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制度,是新形勢下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重要課題,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建章立制的重要內容。

    一、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制度的重要性

    密切聯絡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中央對改進作風建設提出了新要求。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制度”,中央政治局作出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為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提供了制度保證。堅持以人民群眾為本,始終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是共産黨人應有的根本政治態度和政治立場。當前,一些黨員幹部聯絡群眾“不直接”,以致脫離群眾現象仍然較為突出。一些黨員幹部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的意識越來越淡漠,不願直接聯絡群眾;同人民群眾交流越來越少,不想直接聯絡群眾;受文山會海等機關弊病所困,沒有時間直接聯絡群眾;習慣於坐在辦公室裏聽彙報、看材料、寫文件,不會直接聯絡群眾等,嚴重損害了黨政機關、領導幹部的形象和黨群幹群關係。提高“三農”工作本領,黨員幹部必須做到直接聯絡群眾。農業部門幹部必須熟悉農業、熟悉農情,懂得農村、懂得農民,只有走出機關大院,深入基層一線,在直接聯絡和服務農民群眾的實踐中,才能真正增進與農民群眾的感情,增強服務農民群眾的能力,提升做好“三農”工作的本領,先下地頭再回案頭,做出決策才更有準頭,履職盡責才更有底氣。

    二、建立健全黨員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制度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農業部黨組通過建立健全黨員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制度,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樹立群眾觀點,弘揚優良傳統,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農民群眾工作能力,樹立了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為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好勢頭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是建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制度。2011年,開展北大荒精神、南沙精神、祁陽站精神等“三種精神”學習教育實踐活動。2012年,組織開展農業部核心價值觀大討論。2013年,開展“踐行群眾路線大討論”和“辛勤耕耘為小康”徵文演講系列活動。二是建立機關幹部基層實踐鍛鍊制度。堅持開展“百鄉萬戶調查”、青年幹部“接地氣、察民情”實踐鍛鍊活動,建立領導幹部基層聯絡點,選派幹部基層蹲點挂職,構建了多渠道分層次全覆蓋的幹部基層鍛鍊新格局。三是建立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制度。率先在中央國家機關開展行政審批綜合辦公,一個窗口對外,在門戶網站上公開行政審批事項、推進網上審批,實行行政許可電子監察、網上投訴和信息公開。堅持部司領導接待群眾來訪制度,組織領導幹部到部信訪窗口輪流接訪,有效維護了群眾利益。四是建立為農民群眾辦實事制度。堅持12年為基層和農民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每年為農民群眾辦實事都在30件左右。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著力解決了一批群眾呼聲強烈、長期沒能有效解決的問題,讓群眾感受到變化,得到了實惠。五是建立幹部作風考核制度。從2010年起,率先在中央國家機關推行績效管理,把中央決策部署和部黨組中心任務作為績效管理的主要內容和目標導向,突出對領導班子建設和機關作風考評。開展整治“庸懶散木推”專項行動,強化正風肅紀,促進了機關作風轉變。

    在直接聯絡和服務農民群眾的實踐中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深刻啟示我們:必須強化為民服務意識,必須準確把握群眾需求,必須創新聯絡群眾方式,必須提高服務群眾能力,必須切實解決實際問題。

    三、進一步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制度的思考

    一要強化群眾路線教育,推進群眾路線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提高黨員幹部直接聯絡和服務群眾的認識水平和工作能力,激發黨員幹部踐行群眾路線的內生動力。二要改進調查研究,深化領導幹部基層聯絡點工作,領導幹部每年結合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熱點難點和分管工作,深入基層一線調研,重點開展蹲點調研和案例研究,面對面聽取群眾呼聲,下功夫了解真實情況。三要推動幹部深入基層實踐鍛鍊,繼續開展“百鄉萬戶調查”、青年幹部“接地氣、察民情”實踐鍛鍊活動,進一步簡化組織方式,提高活動實效;選派幹部到西部地區、定點扶貧地區、現代農業示範區等挂職鍛鍊。四要加強民意收集與反饋,堅持領導幹部到部信訪窗口輪流接訪制度;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決策事項,通過座談會、聽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開展經常性的談心活動,定期聽取部系統黨員幹部職工意見,健全落實意見建議辦理反饋機制;深入開展“為農民服務”活動。五要開展黨員幹部志願服務,建立健全志願服務制度,充分發揮工青婦組織作用,推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積極創建服務型黨組織。六要建立監督落實和評價激勵機制,建立黨員幹部聯絡群眾情況報告檢查制度,把直接聯絡群眾情況納入幹部述職述廉、單位績效考核,作為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 

責任編輯: 田彬蔚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