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汛期,複雜多變的天氣都牽動人心,而對於氣象工作者來説,這是一場艱苦又必須直面的考驗。它是新預報員的“成人禮”,也是老預報員傳遞經驗的課堂;它是檢驗新預報技術的戰場,亦是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成果展示的平臺。 做好汛期氣象服務,發揮好國家級單位的龍頭帶動作用,國家氣象中心責無旁貸。該中心主任畢寶貴告訴記者,為做好今年的汛期氣象服務,該中心早謀劃、早部署,從預報技術、服務流程、人員團隊等各方面做好準備,枕戈待旦,全力以赴。 準備,緊張而忙碌 剛剛進入汛期,記者在中央氣象臺會商室看到,往年在大範圍強對流天氣來襲或颱風逼近前,那種戰爭般的緊張氣氛似乎尚未瀰漫開來。在各自的崗位上,人們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 對於氣象工作者來説,汛期氣象服務不過是日常工作的延續,並沒什麼特殊。但同時,汛期又是“特殊”的,對我國而言,汛期天氣複雜,暴雨、颱風、強對流、高溫……事關舉國福祉,牽動億萬人心。 天氣預報室的唐健,29歲,2012年加入中央氣象臺。這是他第二年參與汛期氣象服務。“我對汛期工作最直觀的感受是,工作量要比平時大很多。”唐健説,“打個比方,平時,我們一天工作量等同於製作一到兩個城市的精細化預報,在汛期時,工作量相當於一天製作五、六個城市的精細化預報。” 儘管已經歷了20多年的汛期氣象服務,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高拴柱卻告訴記者,汛期仍會讓他感到“緊張”。 “首先,汛期天氣過程一般更複雜,對公眾的影響也更大,譬如颱風,前不久生成的今年第4號颱風根本影響不到我國海域,但汛期會有更多、強度更強、預報難度更大的颱風影響我國。其次,在天氣預報工作中,有經驗是好事,但不是放鬆警惕的理由。每一次天氣過程都不同,正如我們預報準一個颱風,不代表對下一個颱風的預報就能做好。最後,對於天氣現象,尤其是颱風來説,人類的理解和認識還有很大不足,無論年輕預報員還是資深預報員,在颱風面前,都是小學生,因此,需要長存敬畏之心,加倍細心、謹慎應對汛期工作。”高拴柱説。 服務,體現現代化 今年,國家氣象中心不僅將秉承“一年四季不放鬆,每個過程不放過”的服務理念,還將推進氣象現代化任務全面鋪開,利用現代化的成果,提高汛期服務能力,做到汛期氣象服務與推進氣象現代化兩手抓、兩不誤。“現代化建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預報能力,提升預報服務精細化水平。”畢寶貴説。 據介紹,今年汛期,國家氣象中心將加快GRAPES全球模式業務化進程,升級應用10公里分辨率GRAPES區域模式;T639全球集合預報也將取代T213全球集合預報系統,為業務提供更大支持;不斷提高颱風預報精細化水平,增發72小時時效內12小時間隔和24小時時效內6小時間隔的颱風路徑和強度預報産品;依靠在遙感技術、作物模型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全面保證産量預報準確率…… 預報技術提升歸根結底要通過預報服務體現。據悉,國家氣象中心汛期氣象預報服務的重中之重在於力推格點化産品體系建設。4月15日,中央氣象臺定量降水格點化已從目前的24小時時效推進到72小時時效,其在預報和服務産品中增加的雨量極大值預報,將對製作水文預報、及時發佈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質災害預警等起到關鍵作用。未來,還將有十余種格點化産品投入業務、準業務運行,將對包括降水、氣溫、風、能見度等氣象要素進行定點、定時、定量預報,精細度達到10公里以內,進一步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 培育,新老共成長 “做好汛期氣象服務,除了在技術準備、制度準備、組織及服務流程方面的準備之外,最關鍵的還是要落實到人。”畢寶貴説。 在國家氣象中心,今年,已有1990齣生的年輕預報員參與汛期氣象服務。面對汛期,如何能讓年輕預報員儘快成長並擔負重任呢? 回想去年首次參與汛期氣象服務的經歷,唐健説:“説不緊張那是假的,但中心對年輕預報員有一整套完整的培養機制,這讓我們年輕人擁有良好的成長契機和相對寬鬆的成長空間。譬如,中央氣象臺建立新預報員實習平臺;設立了‘一對一培養制度’,每一位年輕預報員都有一名工作經驗近10年的資深預報員擔任指導老師。” 2013年,唐健還參與了旨在推進科研與業務相結合的暖季試驗,在這個團隊裏,他不僅可以受到資深預報員的指導,還可以向其他單位、外部門的專家學習。 談及對年輕預報員的期望,高拴柱説,天氣預報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必須多經歷一些,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成長。因為真實面對的天氣過程,絕不像教科書中寫的那麼簡單,它極為複雜,需要在值班過程中更加用心學習。在每次過程之後,都要下功夫總結這次天氣過程與此前遇到的過程有什麼差別。“每年汛期,即便下班之後,我都會反復思考值班時做出的預報結論是否存在問題,哪些地方還需要推敲。可以説,汛期就是24小時的值守,不僅在崗位上,我們24小時都有人值班;對於個人來説,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牽掛著汛期天氣。” “對於汛期服務,永遠不要説我們完全‘準備’好了,風雲變幻莫測,要做到‘每個過程不放過’,只有‘時刻準備著’。”高拴柱強調。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