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一些地區進行了負面清單模式試點,目前雖尚未全面推開,但已經成為了未來發展的趨勢。”天正集團董事長高天樂説,作為民營企業家,他能明顯感受到市場環境的變化,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傳遞出的信息對民營企業發展又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高天樂同時認為,因為基礎設施等方面涉及的投資金額較大,他會持續觀望一段時間。“政策落實有一個過程,具體開放哪些領域什麼項目、開放程度有多大,都有待好好研究。” 而對於江蘇宿遷市委書記藍紹敏來説,最為關鍵的問題在於:當全國各地都在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時,如何保持宿遷的發展優勢?“沒有資源、産業和區位優勢的宿遷,一直把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打造的獨特政務環境作為自己的招牌。”藍紹敏説,在和地級市的競爭中,宿遷每年都力求做到行政審批事項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在把市級193項行政審批事項精簡至57項後,宿遷成為了目前全國行政審批精簡力度最大、保留項目最少的地級市之一。 他舉例説,過去商店開業放個氫氣球都需要經過氣象局審批,裁掉這一審批事項後,在企業受益的同時,相關部門卻須全過程監管,政府職能悄然發生了轉變。“設置門檻和前置審批曾經佔用了各級政府的很大精力,但這兩者均不能代替後續監管,絕大多數項目是這兩者管不了也管不好的。”藍紹敏説,審批事項精簡不等於監管缺位,反而能有效防止權力尋租。去年,宿遷新增個體工商戶47721個、私營企業7537家,分別增長了37.9%、154.3%。“過去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好,現在全國都在做了,我們只能繼續往前跑,才能保持優勢。”藍紹敏説。 山東2013年就出臺了《山東省工商局關於進一步發揮職能優化市場環境的意見》,被山東省工商局個私處處長郭之祥看作山東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30條”。郭之祥説,這“30條”主要涉及3部分:進一步降低門檻,營造寬鬆、便捷的準入環境;改進方式,強化監管,營造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提升行政效能,營造透明高效的服務環境。 “市場要健康有序,需要加快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山東省完善了企業信用分類監管體系,建立起向社會公開的企業信用公示和查詢平臺。”郭之祥説,這套“黑名單”制度,將與引導企業申報馳名著名商標,“文明誠信企業”等創建活動一起發力,促進企業依法誠信經營。(記者 陳瑩瑩)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