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外國輪子中國路 自主品牌汽車之殤何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4 17:4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新華社記者王敏)正在此間舉行的2014北京國際車展上,儘管我國許多自主品牌汽車發佈多款新能源汽車,含金量十足,但眾多合資品牌汽車展臺更為火爆,更多的消費者將觀展的主要精力放在這些展臺。

    北京車展是現行車市的一個縮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車和自主品牌轎車均出現負增長,市場份額也大幅下降。其中,自主品牌轎車銷售71.5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17.7%,佔轎車銷售總量的22.95%。尤其是從3月車市來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延續上年9月份以來的下降趨勢。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武常岐對此表示擔憂,他介紹了自己看到的一本書《外國輪子中國路》。“中國路上跑的汽車有70%以上是跨國公司或全球企業的品牌車,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佔有率在過去一段時間裏持續穩定下降,快速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被合資品牌汽車主導。”他説。

    自主品牌佔有率的下降也引起汽車業界的高度重視。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指出,此前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各走各的道”,2008年後我國加大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的補貼,國外汽車企業也加大了在小排量、小尺寸和低成本端的投入。

    “不過,由於2009-2010年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掩蓋了中國品牌汽車競爭力不足的問題。近年來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使得這一問題暴露出來。而外資品牌在已經表現出來的競爭力背後,仍在不斷努力和投入,因此總體而言形勢不容樂觀。”董揚指出。

    的確,一直以來,自主品牌汽車憑藉低廉的價格佔據著低端汽車市場,中高端市場也基本能夠滿足國外車企的胃口。但隨著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下沉,國外車企與自主品牌進入真正的“短兵相接”。加上政策優勢不再等因素,嚴重擠壓了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

    目前,自主品牌汽車雖然不斷進行戰略轉型,但新産品青黃不接。同時,各大城市出現的限購、搖號等舉措,讓廣大消費者選擇自主品牌的意願不斷降低。

    專家同時指出,隨著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市場趨於飽和,我國汽車消費市場逐漸向二三線城市和內陸地區轉移,這些地區雖然消費能力有限,但市場潛力仍然巨大,自主品牌尤其需要做好這個市場。

    但是客觀看待,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在世界汽車市場上也算是後起之秀,面對著技術起步晚、製造經驗欠缺等不利因素,並沒有退縮不前。尤其在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方面,國內眾多自主品牌不斷推出含金量高的新車型,希望能在下一輪市場競爭中“分一杯羹”。

    本屆車展上,自主品牌汽車發佈的新能源汽車,也吸引了參展者的關注。比亞迪發佈了全新的混合動力SUV車型“唐”,百公里加速只要4.9秒,從性能、安全、油耗三方面重新定義汽車標準,預計將在今年上市。一汽發佈了首批量産的新能源汽車,充分展示其在節能環保與新能源技術方面成熟的技術實力。

    “除了科技創新,中國汽車企業要反思,要戒浮躁,沉下心來做品質。”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峰指出,“後來者居上的韓國汽車給中國汽車業帶來的啟示,現代起亞的成功經驗就是品質經營,一定要用超出客戶預期的産品品質感動客戶。”

    “不可否認,當前市場明顯暴露出了中國品牌汽車綜合競爭力弱的狀況。這一狀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董揚指出,政府在採購和資助開發等方面,應進一步支持自主品牌的發展。其次,目前國內汽車市場的品牌太多且繁雜,競爭態勢十分惡劣。要加強汽車業的兼併重組,加強自主品牌間的聯合與合作。

    專家指出,自主品牌汽車面臨的困難是暫時的,實施戰略轉型、實現産品升級換代,需要一個過程,要付出代價。目前自主品牌進入深度調整期。隨著這些車企完成戰略轉型,産品品質和技術提高,市場競爭力也會隨之提高。長遠來看,中國車市的潛力仍然很大,自主品牌汽車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責任編輯: 楊雲安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