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4月28日電(記者顧玲、曹婷)這幾天,是地處黃河上遊的青海省貴德縣種植露天蔬菜的時間。行走在海拔約2200米的黃河濕地千姿湖的黃河灘邊,三三兩兩的村民結伴勞作,有的負責松土,有的負責起壟,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我種辣椒8年了,前些年價格不行,1斤辣椒才幾毛錢,賣了多少年沒上過1塊錢,連年增産不增收。”停下正在揮舞的鐵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黃河灘村63歲的村民張國元説。去年,黃河灘村成立了貴德縣清清種植業合作社,張國元和村裏的很多村民一起加入了合作社,並把家裏的11畝地全部流轉給合作社,“加入合作社後,村裏每年給我土地租金近4000元,我在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掙60元,比自己種菜掙得多,也不用操心辣椒的銷路。”張國元説。 貴德縣地處黃河上遊,是一個以農為主、農牧結合的縣,由於黃河由西向東橫貫境中,境內水域資源豐富,適宜農牧業等發展。近幾年,針對種養殖戶分散經營、效益不高的問題,貴德縣大多數村開始成立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帶動當地群眾致富。 黃河灘村村主任石懷玉介紹,黃河灘村共有148戶,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被分為兩組,利用流轉的土地有規劃地種植蔬菜,蔬菜價格也由合作社出面與商家商議,“去年種的辣椒最低價也賣到了1斤1.2元,你看這1畝地能産5000多斤辣椒,算下來村民的整體收入也增加了不少。”石懷玉説。 而在距貴德縣城約十幾公里的河東鄉王屯村藏係羊養殖基地,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羊舍。井然有序的生活區、養殖區、排污區和隔離區、還有兩個容量約700噸的青飼料儲藏室,被幾名飼養員打理得乾淨整潔。 貴德縣農牧局幹部胡永峰介紹,王屯村是全縣人口最多的村,村裏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勞動力多,農忙時節勞動力不足,但全村牛羊育肥散戶較多,養殖基礎較好。針對這種狀況,王屯村利用“整村推進”的扶貧項目資金,2012年成立了貴德縣惠農種養專業合作社,下設種植組、養殖組和勞務輸出組。 正在羊舍裏忙碌著的基地飼養員楊海雲告訴記者,養殖基地是全村人入股、借助婦女創業貸款等資金投資246萬元建成的,基地佔地40畝,現在有羊3100多只,已成為貴德目前規模最大的肉羊雜交繁育基地。 胡永峰介紹,除了養殖基地,王屯村的種植大戶們還組成了合作社種植組,他們利用全村集中流轉的約4600畝土地,集中連片種植飼用玉米,為養殖戶和養殖區提供飼料。 “這種‘農戶+基地+預約’的種養繁育産業鏈帶動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胡永峰説,“按照這樣的發展勢頭,這個村今年可實現肉羊育種1000只,販運育肥18600多只,産生效益220余萬元。” 貴德縣農牧局副局長關卻日介紹,目前貴德縣有農牧業合作社150個,這些合作社正在逐步改變過去農牧民分散經營的方式,有效地整合了資源,降低了農民分散經營的風險,帶動農牧民增産增收。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